1978年3月5日,中国邮政首次发行《向雷锋同志学习》(J26)专题邮票一套三枚,内容分别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华国锋为雷锋的题词、雷锋像。
但是,那时人们热衷收集这套雷锋邮票,仅仅停留在集邮的层面上,与雷锋主题收藏这个概念仍相差较远。改革开放后,收藏文化知识普及,民间收藏开始活跃,尤其至1980年代后期,红色收藏活动掀起,从这个时候开始,雷锋主题收藏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雷锋早期的纪念品、宣传品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藏品。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董兴喜,是雷锋专题的收藏大家。董兴喜从事雷锋专题收藏开始于1989年。那一年,八一厂拍摄纪录片《雷锋是谁》,雷锋班的历任班长被邀请来京,董兴喜借此机会请《雷锋是谁》的7位编创人员和16位雷锋班的班长在一枚纪念封上签名留念。这枚珍贵的签名封,就像一把金铲子,开辟了他收藏雷锋的红色大道。至今,他收藏雷锋的藏品包括书报、宣传画、影视、邮票、纪念章等40余种类,超过8000件,举办雷锋专题个人展近50次,参与组织了辽宁抚顺、北京、湖南望城五届全国雷锋专题收藏展。
浙江杭州的李克孝,数十年来坚持收藏“雷锋”纪念品,并在一家民营企业的资助下,在杭州市区办起了永久性雷锋纪念馆,这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由个人提供展品的雷锋纪念馆,也是目前中国国内收藏雷锋资料最多最全的纪念馆之一。该馆从2007年11月创建以来,每月都迎来上万市民前来参观。
赵明才老人,曾是雷锋的战友,在1960年11月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召开的政治工作会议上,与雷锋同台作报告,同住一个房间,两人成为亲密战友。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赵明才受命参加公祭大会,他在雷锋墓前立誓:活着就要像雷锋那样做人,一辈子学雷锋。在之后的人生中,他处处宣传雷锋,学习雷锋,并收藏各种雷锋纪念品,仅将军歌颂雷锋的书画作品,他就收集了近百件。他曾将这些书画作品拿到杭州展出,当地人表示出资100万元将作品收购,被赵老谢绝。他说这些作品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他要用这些作品更多地传播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