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曝光这门摄影技术是胶片时代的产物,通过在同一底片上曝光多次,而得到神奇而梦幻的多层次画面效果。一百多年过去了,这样的画面效果依然令很多人着迷。在数码后期发达的今天,很多摄影师会通过后期制作去达到这样的效果。
如今很多数码都已具备了“多重曝光”这个拍摄功能,我们可以用相机直接拍出这样的画面,而不再需要复杂的后期制作。今天这篇教程,就是教大家如何用相机直接拍出“重曝”画面。
无论拍一张怎样的照片,我们的脑子里都需要经过一番规划,想象一下它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而“多重曝光”需要把几个画面叠加到一起,形成一张图像,便更加需要我们进一步构思和规划了。开拍之前,不如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的主题是什么?
2)我应该用什么作为背景?
3)我创作这张“重曝”的图像,可以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当你回答完这些之后,你应该会有一个更清晰的想法,让你顺利地完成接下来的拍摄。
如果使用胶片拍摄,只需要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多次曝光,便能达到重曝的效果。但数码相机跟胶片机的运作原理不同,自然需要进行不一样的设定。
如果你的数码相机具备“多重曝光”功能,多重曝光次数一般可以实现2至10次,并且有加法、平均、明亮、黑暗4种图像重合模式。我以2次曝光作为基础,跟大家分析这4种模式可以呈现的效果。
加法模式:
这跟胶片相机的重曝差不多,将多张图像不经过曝光控制的重合,所以合成后的照片比合成前的照片要更亮。
平均模式:
在合成的同时控制了照片的亮度,根据多次曝光拍摄的张数而自动进行曝光补偿,最后将合成的照片调整到正常的曝光。
“明亮”模式:
在基础图像与合成图像比较后,将曝光的优先权给予明亮的部分,并只对明亮部分进行合成。
“黑暗”模式:
与上同理,但这个就只是合成较暗的部分。“明亮”和“黑暗”这两种模式适合在想要强调主体轮廓的时候使用。
但每台相机在操作上都会有所差异,所以,还是以参考你的相机说明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