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在我们提出这个假设之后,我们就需要来验证这个假设。在验证假设的第一步,我们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如何测量一个人心存巨婴?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不在这里揭晓答案了。欢迎同学课后踊跃讨论。
记住:至少有一个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的——你不能通过观察这个人找女朋友是不是在找一个妈,来衡量这个人是否心存巨婴。否则的话,你就陷入了循环论证。
一个理论:成人依恋理论
「巨婴」观点其实感觉不是很新鲜,让我想起了依恋理论。
这里简单的说一下,小孩子跟母亲之间存在不同的依恋关系,比如:
依恋理论后来发展到了成人依恋,并且认为,孩子跟母亲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到其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的风格,比如:
当然,我这里只是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介绍,并不是对依恋理论的科普。但是,这个理论本身也可以像「巨婴」一样解释很多社会现象。
依恋理论之所以后来发展为理论,是因为其有一系列假设,并且基于假设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比如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这些研究本身对于依恋风格有独立测量方式,而在独立确定了某一个人的依恋风格之后,实验者会研究这个人其他的独立行为模式。这样,避免了循环论证的「看似有道理」。所以,「依恋理论」发展成为了一个心理学理论。
最后的话
总体来说,一本通俗书籍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观点,并且让读者觉得读起来有用,本身已经不错了。
而且,通过大量的观察,总结一个比较精炼的道理,这种做法从我们的老祖宗们就开始了。这是归纳法,本质上跟观察一万只白天鹅而形成了白天鹅的概念很相似。
另外 多说一句,因为我读过武志红师兄的书,我觉得他对于观察到的案例的思考是很深入的。基于他之前的心理学训练,他提出的观点和进行的总结的确是更有意思一些。所以,作为一种阅读,或者作为对于自身的思考,我觉得了解一下也无大碍。
但是,经验总结,永远只是经验总结。他可以用,也可能好用。但是,你硬要说这是一个科学理论,还得说这是解释中国人行为的重要发展,那我是一万个不同意的。
都不说你很有可能看到黑天鹅,咱先把循环论证这一点说明白了,搞清楚你的假设是什么,在跟我来谈科学理论不理论好吗?
心理学理论已经够被人诟病的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准备好,我要地图炮了——就是一般群众随便抓到一个就轻信这是心理学理论。
一方面要轻信一个说法是心理学理论,一方面又要攻击说心理学理论不靠谱。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 ̄ ̄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