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蛇年喝蛇果,要被好运缠上啦! ·  1 周前  
知乎日报  ·  都开汽车,那马车夫怎么办? ·  1 周前  
知乎日报  ·  又是一年近乡情怯,带上自己好好过年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巨婴」这个词确实戳中了痛点,但它真的有道理吗?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7-02-18 18:09

正文

题图来源:《铁皮鼓》


知友 | Feitong Yang


来说一下为什么「巨婴」会戳中人们的痛点。


首先,至少有两个不同的痛点。「巨婴」戳中的一般群众的痛点,和「巨婴」戳中的心理学研究相关人员的痛点,两个痛点是不一样的。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戳中的痛点更有可能是觉得这个观点说的很有道理,然而反思了一下自己和周围的人的人生,觉得这个观点切中要害,一语道破自己没有想明白的道理。


对于心理学研究人员来说,戳中的痛点是:我真的不能接受这也叫心理学理论。一般读者把这个观点看做是一个严谨的心理学研究,并认可其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这一点实在是膝盖都要碎了。


我在读北大心理系之前读过武志红师兄的书,包括《心灵的七种武器》等。


作为一个对心理学研究完全不懂,而且生活过得很苦逼的高中生,我当时觉得这些书真是写到骨子里去了。每一章书都写得好有道理,对照自己的生活,觉得一下子能够解释很多我之前没有能够想明白的现象。


后来我去北大心理系读本科了,也就再也没有读过武志红师兄的书了。不过这几年的心理学训练倒是帮助了我重新思考为什么在我高中时候那些书能够集中我的内心。


作为归纳推理的观点


首先,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大概有这么个现象:「巨婴」这样观点,的确好用,而且看上去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简直是谁用谁知道。


这里我们就首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个观点好用,以及这种看似的好用是否就能让「巨婴」成为一个心理学理论了。


作者做的功课


这一类的「心理学」书籍,之所以要超越一般心灵鸡汤书籍,是因为这类书籍里面的确存在作者的思考。我相信武志红师兄在写书的时候是花了心血的。


但是所有这些思考是建立在自然观察之上的总结,所以,不管是『巨婴』也好,之前的那些理论也罢,我认为都只能称之为经验总结和观点


这些观点来源于作者长时间的观察,比如观察来访者案例,比如观察社会媒体报道,等等。每一个人都会在观察之后思考原因。


比如,你今天看到女朋友不高兴了,你也会思考她为什么不高兴。你跟女朋友处久了,你一看到她不高兴,你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只说明你对于女朋友的行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得出了经验总结,并不代表你对女朋友的行为形成了「理论」。


在大量的观察之后,有些人的思考比其他人深入,他们会在多个样例之间找相似之处。通过发现这些相似之处,总结出共性,并赋予这些共性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个观点就诞生了。


而其实很多社会普遍性为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不是那么难找,「巨婴」观点本身也没有能够脱离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子,比如弗洛伊德的理论,以及「依恋」理论。


由于这个观点来自于大量的观察,所以写成书以后,为了论证这个观点的有效性,当然需要举很多例子。


但是因为这些例子是产生这个观点的来源,所以这些例子当然就会满足这个观点。用技术的话来讲:就是这个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不独立,那模型拟合的程度当然好了。


所以在作者方面,他的讨论本身看起来是自洽的,因为他的观点被他的证据所支持,他的证据又能够被他的观点所带动。而这些证据又有非常大的代表性,所以作者的功课基本上就做完了。


当然,作者把功课做的更好的一点,就是把这个观点打造得更加形象。如果一个观点叫做「基于对家长的依恋状态」,这就远不如一个叫做「巨婴」的观点来得有力。


读者做的功课


一个观点击中痛点,不是作者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剩下的一半估计还得读者完成。在读者阅读这样的观点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主动给作者助攻。


首先,作者的举例论证会给读者带来可用性启发 (Availability),这样就会启动 (Prime) 读者对于同一事件中某些因素,而使得读者忽略另外一些因素。


某一个行为都会有很多因素影响,但是在有限的认知资源下,人只能想到一部分因素。于是就会用这一部分因素来解释行为。


《怪诞行为学》(Predictably Irrational)和《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两本书中已经为我们展现了很多人们在决策的时候的认知偏差。


于是,本来一个事情有很多原因。但是因为你读了作者写的案例,你对这个事情的原因就只看到那些被写进书的部分了。因为,作者的文字本身限制了你的发散性思维。


这就好像你本来要写一篇文章,但是你读了你朋友写的一篇类似的文章,于是你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抛不开你朋友的思路。


用数学的话说,就是本来这个模型是:



但是因为作者在自己的『巨婴』观点里面的事例说了:


这三个因素,于是,你最后在解释行为的时候就变成了:



你仍然能够解释一些 y 的方差,而且由于你一下子忘记了其他的因素,你还觉得『巨婴』观点提出的因素对某个行为的解释还挺好的。


其次,读者经常有归因的需求。但是人在寻找归因的时候,只是找一个有用的就好了,不见得是找一个最正确的。


当人们对于一个行为没有很好的解释的时候。比如为什么一个人会表现为妈宝呢?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给你空降一个解释,一下子你就能够给这个行为归因了。


这个时候你就会用这个空降的解释来作为行为的原因——即使这个解释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比如,女朋友有天对你生气,你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一不小心从知乎知道大姨妈期间女生会情绪波动,然后你又知道你女朋友正在应对大姨妈。


这个时候,你就会轻易地把女朋友生气的原因归咎为大姨妈。这个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你女朋友生气的原因是你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抢了她碗里那块本来要留到最后再吃的叉烧肉。你误以为她吃不完了,但是她其实是希望最后再细细品味。


你抢了一个吃货女生珍藏的叉烧肉,犯了大错,而你却因为看知乎以为女朋友是来了大姨妈才跟你怄气。你还觉得很有道理,学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那我又能说什么呢。┑( ̄ ̄Д  ̄)┍


「巨婴」之所以好用,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读者和作者的配合打得好。但是,要解释人类行为,不是你读到一个观点好用这么简单的。


从观察到理论还有好多条街要走:


接下来,我就要说为什么「巨婴」不是一个心理学理论,为什么心理学研究人员看到一般读者认为这是心理学理论而悲伤。


「罗辑思维」对于「巨婴」的介绍完全是欲扬先抑。他在最开始大肆铺成说一个理论不能称之为科学理论是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可证伪。


然后似乎摆出一种:「我懂,这个巨婴理论不能证伪,所以那些严谨科学家会不承认。」然后紧接着一个「但是」,就开始了弗洛伊德,借着弗洛伊德的名号,实际上是说,『巨婴』理论,不管你科学家认不认,他都还是一个重要的洞见,重要的理论。


那么,我就先就着这个思维走,我先不说『巨婴』是否可以证伪,我先需要认为这个理论是科学理论的解决一个问题——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循环论证:


一个人之所以是巨婴,是因为他具有某种特定的行为,比如妈宝。

一个人之所以具有某种行为,比如妈宝,是因为这个人是巨婴。


这都不是可不可证伪的问题,这个观点的解释力完全基于自己的循环论证。根据这个循环论证,我还可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某种行为,他大概就脱离了巨婴状态。


为什么这个人脱离了巨婴状态呢,因为他没有了某种行为。没毛病!当然没毛病,因为全是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总是听起来无比有道理,因为除了它是循环论证这个逻辑谬误以外,每一条推理都是逻辑成立的。


要打破这种循环论证,至少要告诉我:有没有一种独立的测量方式来让我测量一个人是不是巨婴。


然后,当我用独立的测量方式确定这个人巨婴之后,再来看他是否在另外的独立的测试上表现出了「巨婴」观点所预测的行为。


这就带来了下一个问题,一个心理学理论的成长方式:一个心理学理论之所以最终会成为「理论」,它大概需要接受如下步骤:


1. 自然观察

2. 对于自然观察的经验总结

3. 提出假设

4. 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

5. 通过多种独立的研究验证假设

6. 最终形成理论


我不断地讲「巨婴」是一个观点,是因为整个这个观点连一个假设都没有提出。这都还没有到证伪的步骤呢!一个连假设都还没有的观点,终究只能停留在基于自然观察的经验总结之上,而离一个心理学理论,还有好长的路要走。(你看,上面 3,4,5,6 四个步骤)


所以说,假设是什么?我相信热心的读者,能够为「巨婴」理论提出很多的假设,比如:


假设:如果一个人心存巨婴,那么他就会在找女朋友的时候,要找一个妈。


好,就在我们提出这个假设之后,我们就需要来验证这个假设。在验证假设的第一步,我们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如何测量一个人心存巨婴?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不在这里揭晓答案了。欢迎同学课后踊跃讨论。


记住:至少有一个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的——你不能通过观察这个人找女朋友是不是在找一个妈,来衡量这个人是否心存巨婴。否则的话,你就陷入了循环论证。


一个理论:成人依恋理论


「巨婴」观点其实感觉不是很新鲜,让我想起了依恋理论。


这里简单的说一下,小孩子跟母亲之间存在不同的依恋关系,比如:


  • 安全型依恋:母亲不在的时候,小孩子也会觉得很安心,因为他们相信母亲会回来。母亲回来了以后,小孩子会很开心地迎接母亲。

  • 回避型依恋:母亲不在的时候,小孩子会很冷漠,母亲回来的时候,小孩子也会很冷漠,不去亲近母亲。


依恋理论后来发展到了成人依恋,并且认为,孩子跟母亲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到其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的风格,比如:


  • 安全性依恋:在跟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分开的时候不焦虑,重逢的时候也很开心

  • 回避型依恋:在跟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分开的时候比较冷淡,重逢的时候也非常冷淡。而且与男女朋友很亲近的时候反而感到非常不舒服。


当然,我这里只是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介绍,并不是对依恋理论的科普。但是,这个理论本身也可以像「巨婴」一样解释很多社会现象。


依恋理论之所以后来发展为理论,是因为其有一系列假设,并且基于假设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比如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这些研究本身对于依恋风格有独立测量方式,而在独立确定了某一个人的依恋风格之后,实验者会研究这个人其他的独立行为模式。这样,避免了循环论证的「看似有道理」。所以,「依恋理论」发展成为了一个心理学理论。


最后的话


总体来说,一本通俗书籍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观点,并且让读者觉得读起来有用,本身已经不错了。


而且,通过大量的观察,总结一个比较精炼的道理,这种做法从我们的老祖宗们就开始了。这是归纳法,本质上跟观察一万只白天鹅而形成了白天鹅的概念很相似。


另外 多说一句,因为我读过武志红师兄的书,我觉得他对于观察到的案例的思考是很深入的。基于他之前的心理学训练,他提出的观点和进行的总结的确是更有意思一些。所以,作为一种阅读,或者作为对于自身的思考,我觉得了解一下也无大碍。


但是,经验总结,永远只是经验总结。他可以用,也可能好用。但是,你硬要说这是一个科学理论,还得说这是解释中国人行为的重要发展,那我是一万个不同意的。


都不说你很有可能看到黑天鹅,咱先把循环论证这一点说明白了,搞清楚你的假设是什么,在跟我来谈科学理论不理论好吗?


心理学理论已经够被人诟病的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准备好,我要地图炮了——就是一般群众随便抓到一个就轻信这是心理学理论。


一方面要轻信一个说法是心理学理论,一方面又要攻击说心理学理论不靠谱。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 ̄ ̄Д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知乎日报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