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史上最厉害的乞丐,一生娶了四个寡妇,47岁起 ...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近代“3大战神”:林彪、薛岳、白崇禧,谁的军 ... ·  昨天  
鱼羊史记  ·  男女间生理性喜欢,这些反应真的很明显 ·  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  ·  辉煌一时的美国铁路,为什么越混越差? ·  3 天前  
高山流水的心语屋  ·  东拉西扯:证明丈夫“举”或“不举”,竟然要众 ... ·  昨天  
高山流水的心语屋  ·  东拉西扯:证明丈夫“举”或“不举”,竟然要众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三维治港战役:中世纪法兰西对英国的最后征服尝试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2-02 11:00

正文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

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公元1214年,布汶之战的失利让英王约翰名誉扫地。 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现场战斗,却是整个包夹法兰西战略的始作俑者。高昂的军费开支失和糟糕结果,让相当部分的英格兰贵族都非常不满。为此,他们不惜从法国请来尚未登基的王太子,让其兼任本方君主。 由此爆发的男爵战争,直接将整个国家都撕成两半。

男爵战争中的英格兰王国分裂状况


然而,更多英国贵族并不希望自己能真的重归法兰西。他们转而支持新君继位,并在最艰难的时刻中顶住压力。 直到1217年的三维治港战役胜利,才彻底断绝了法兰西重新征服英格兰的野心。

后来成为法国国王的路易八世


早在1215年,法国王太子路易离开巴黎,执意要为自己拿下对岸的英格兰王冠。 事实上,反对,连自己的父亲菲利普二世也对该计划嗤之以鼻。但年轻气盛的路易却自恃甚高,并且因获得对岸反对派的邀请而沾沾自喜。甚至不惜顶着被逐出教会的巨大舆论压力,从四方招募到同样富有野心的大量支持者,并由加莱渡海登陆英伦。

约翰一世因拒绝履行《大宪章》条款而引发内战


当时,英格兰的内战已不可避免。 由于约翰一世被迫为《大宪章》上签字,却企图在风波平息后再全盘赖掉。那些早已忍无可忍的地方男爵,随即以武装抵制的方式予以回敬。等到路易带着一干部属抵达战场,就轻而易举的将都城伦敦控制下来。约翰虽然处处被动,却死活不肯向命运屈服。直到自己在次年病死,终于为这场混乱迎来了转机。由于许多英格兰贵族本身就源自法国西北部,所以非常反感巴黎宫廷的中央王权扩张。如今看到自己的讨厌的国王身故,又不想再迎来一位能调动法国资源的新主,便迅速站出来支持新继位的亨利三世。

亨利三世在继位后 率领英格兰本土派展开反击


很快,代表英格兰本土利益的保王派就逐步占据了上风。 仅从军事角度而言,他们阵营里就有威廉-马歇尔这类超级悍将,拥有小到单挑比武、大到远征交战的丰富经验。何况路易因缺乏强力支持而不具备压倒性优势。除部分渴望新领地的骑士与贵族私生子外,就只能靠雇佣兵和海盗勉强支撑。最终,他们在1217年5月的林肯战役中被挫败,丧失了一举攻克英伦的速胜机遇。为此,他不得不要求西班牙妻子帮助自己,组织第二波登陆英格兰的增援队伍。但由于这批冒险家们从未控制住英国东南海岸,不免遭保王派势力的加速反扑。

力保英王亨利三世的威廉-马歇尔


当年8月19日,老将威廉-马歇尔赶往海边肯特郡,准备为拦截法军而招募舰队人手。尽管这些海员依旧为约翰王时代的高税收而怨声载道,却还是挡不住任何关于战利品的致命诱惑。加之边上的多佛尔城堡曾遭路易的部下围攻,使水手们纷纷感到战争距离自己并不遥远。等到听闻法国船队的领军人物,居然是让自己更为憎恨的变节者海盗,便不再为是否推辞而犹豫不决。 于是,整个港口及周边的资源都被迅速调动起来,构成了由16艘柯克帆船+20艘小型驳船拼凑的临时舰队。包括前任国王私生子查理在内的一批贵族,也纷纷离开自己熟悉的马背,披甲踏上湿润的木质甲板。

战争前期 路易的阵营就曾围攻过多佛尔城堡


由于法国人和叛军曾短暂控制三维治港,所以有不少人还认为当地是己方阵营的占领区。由10艘柯克帆船和70艘运输驳船组成的舰队,就计划从这片海岸迅速通过。 随后进入泰晤士河,到伦敦让船上的生力军上岸。为首的指挥官尤斯塔斯,曾是效忠英王约翰的海盗头子。在为英格兰占据海峡群岛之后,成为控制英吉利海峡的土皇帝。但在后来又突然反戈一击,倒向了看似更有实力的法王菲利普二世,并且对英国船只大肆劫掠。所以,这次交手就不仅关系到伦敦城的王冠归属,还涉及整条海峡的航运控制权问题。

三维治港和多佛尔 同属于沿海的肯特郡


8月24日,法国人利用海峡上空的天气晴朗,顺利从加莱抵达英国海岸。 虽然他们的柯克帆船数量较少,却比任何英国船只的体积都大。从理论上来说,这就是海上交锋中的巨大优势。然而,尤斯塔斯此行的第一要务是运载增援,所以将主力船只的空间都让位于精华部队。在必要的军饷和补给品外,还有161名磨刀霍霍的法兰西贵族骑士、他们的扈从和急需的战马。再加上路易王太子亲自索要的重型抛石机等武器部件,让每艘不超过200吨的帆船都必须超载出航。至于原本能呆在船上助战的雇佣步兵,则被全部安排在70艘运输驳船上。由于体量过小,她们很难同大型战舰抗衡,又让乘坐者因海上的颠簸而充满疲态。

三维治港的舰船和水手 成为英军的反击主力


早已完全集结的英国舰队,则首先选择在三维治港中按兵不动。 等到迎风急进的法国船只驶过,才兵分两路的展开围剿。由于年迈买的威廉-马歇尔选择留在岸上,所以舰队的行动主要由另一位贵族伯格指挥。他主动率领几艘船挡在航线上,向规模浩大的对手挑起挑战。但很快就装出畏惧法军规模的样子,开始带头朝着反方向奔逃。法军旗舰上的贵族指挥官罗伯特,丝毫不顾及更有经验的尤斯塔斯提醒,执意要追上去吃掉对手。结果,让10艘战船和后面的小艇出现脱节,并遭被刚刚驶出三维治港的英军战舰包围。

法军舰队由大型柯克帆船和各类小型驳船组成


这场海战开始没多久,法国人在各方面的劣势都暴露无遗。 英军因为是本土作战,只需要在船上部署骑士和专业弓弩手。他们很快就压制了聊胜于无的轻装水手,并成功击败了数量更少的敌方骑士。同时,先前负责诱敌的船只也立即调头,借助上风口的优势发起反击。除了让弓箭手的射程增加,还顺势泼洒出大量石灰粉,让许多法军都睁不开眼。

遭到英军围攻的法军旗舰


此外,由于之前都是在单纵队航行,法军船只几乎不能为前排同伴提供支援。 英国人则抓住宝贵的机会窗口期,直接对敌方旗舰发起围攻。他们迅速将海员屠杀殆尽,并把失去抵抗能力的骑士都变成俘虏。然后将罪大恶极的尤斯塔斯从下层甲板中搜出,当场对这位叛徒实施施以极刑。后者虽然提出用10000马克为自己赎身,依然没逃过脑袋落地的凄惨结局。

转投法国阵营的尤斯塔斯 被英国人处以极刑


更重要的是,其他法军战舰都因失去旗舰的指挥而自乱阵脚,在匆匆交战过后就各自向着远海方向脱逃。 留下的小型驳船却无此幸运,很快成为英国人的肆意屠杀对象。他们不仅从高处投下更多远射武器,还仗着船大而直接将对方撞翻。最后由骑士带队冲上那些载有补给的补给船,将所有能抢到手的物资都控制下来。只有15艘运载士兵的驳船,趁他们搬运战利品时逃离。而没有能脱身的运输小船乘员,大都被不加区别的弄死在海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