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由美国彭博社、中国商务部、现代传播集团联合出版,定位于“国际视野,全球商机”,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160亿天津老板,突遭留置 ·  18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购房新政后,售楼处挤满了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周刊中文版

摩拜单车CTO:我们要让用户感觉是在开法拉利

商业周刊中文版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6-10 11:25

正文


曾几何时,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成为穿行于中国城市的一道风景。作为行驶在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工具之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不可能败下阵来。自行车价格便宜,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紧凑,有些地方只能允许脚踏自行车通行。


就在1986年,还有63%的北京人使用自行车作为主要的出行工具。


然而到了2013年,这个比例就急剧下降至14%。


自行车使用率下降的原因不是什么秘密。在过去30年里,中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中国人享受经济繁荣的新生活,寻找更为“”高效舒适的方式穿行在规模越来越大的城市里。


不幸的是,过去10年汽车数量的增长已经导致中国大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严重。随着道路日渐拥堵,普通民众、企业家和中国政府都在寻找其他出行方式。自行车再次成为最有希望的出行选项之一,尤其是共享自行车计划。不过随着中国交通状况和污染问题日益恶化,汽车的地位开始受到影响,交通规划部门采取了令人钦佩的举措,加倍致力于改进公共交通水平。


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着世界各地交通规划部门遭遇的共同难题:


通勤者居住的地方距离公交车站或地铁站越远,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般来说,通勤者走到地铁站要比走到公交车站的路程更远。)


这段距离被称为“第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这个交通问题成为全世界优先考虑的事项。


如今中国的自行车得以重返城市,多亏了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摩拜单车的CTO夏一平接受彭博专访时表示:


“我们希望让用户感觉不是在骑自行车,而是在开法拉利。”


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意味着模仿美国这样以汽车为中心的国家。在中国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共享自行车不会成为最终的交通工具,而无人驾驶汽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可行的选择。


但是,共享自行车让中国在利用自行车这一险些被弃用的交通工具方面走在了前沿。如果有幸,中国将向其他城市和国家表明,回顾过去也可能是步入未来的一种方式。


编辑:孙昊然、格根坦娜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优客工场印度改革知识付费宝莱坞电影

日本用工荒专访雷军千禧一代疯狂音乐节 

勒索病毒电竞产业文在寅牛奶大战鬼城

特朗普毕业季VR行业僵尸企业人机大战

优步被诉博彩业亚马逊数字革命同性婚姻

......

乐视网员工投诉维权

公司断缴4、5月的五险一金 |视频

尽在《商业周刊/中文版》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速速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