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本时差
密切追踪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全球大类资产最新动态,深度、硬核、专业,让资本市场没有时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资本时差

太可怕了!大家都不信奉长期主义了?

资本时差  · 公众号  ·  · 2024-06-22 08:58

正文

有一个现象很可怕,现在到处充满了短期主义,甚至为了短期而牺牲长期——“杀鸡取卵”。

当然多数人都不信奉长期主义了,距离发生灾难事件也就很近了。

比如,今天A股又是4000多家下跌,第N次回到3000点。

对比一下,美国股市不断创新高,甚至连印度股市和台湾股市也都在创历史新高。

区别就在于,我们股市所有参与者,基本上都信奉短期主义。

比如,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根本没想着好好经营公司,把公司搞好,自己也会因此受益。

他们想的是,如何掏空上市公司,把股民的钱都装到自己腰包;或者,财务造假操作股价,割韭菜。

这种氛围下,股民咋可能会坚持长期主义?现在说价值投资就是一个笑话,是真会被嘲笑和鄙视的,这里信奉投机,信奉短期主义。

A股游戏的本质就是,“你来割韭菜,我来投机”,所以国外信奉长期主义的厉害的股神,到这里都把裤衩都亏光光,最后灰溜溜的退出。

信仰短期主义,缺乏长期主义,你调整股指编制方法也没用,指数仍然走不出3000点魔咒。

问题是什么呢?这群人是在砸锅啊。

你先割了韭菜,自己全身而退,“主动”要求公司退市,但是股市生态全被破坏了,锅都砸了,以后的人咋吃饭?

还有前几天闹得很凶的,“倒查税金30年”风波。

虽然6月18日税务总局澄清“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但是这样的事情确实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而且没人认为这种事情以后不再发生。

我国宏观税负相当重,严格按照规则,估计99%的企业都得亏损,很多企业就靠着“补税”或“漏税”的那点钱勉强维持着。

过去很多年,我国对漏税和避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导致了民营企业的繁荣。

所以,现在很多企业一被查税,就直接宣布停工停产,甚至申请破产。

查税为了什么?增加税收规模嘛,这是短期目标。

问题是什么呢?查税就相当于提高税率,而提升税率不一定就能提高税收规模。

经济学上有一个规律叫,拉弗曲线。

意思是,超过一定程度,提升税率会导致税收减少,因为企业破产了,税基下降了。

查税导致企业破产,就是只顾短期,而牺牲长期利益。

所以有人调侃,“本来想要杀鸡取卵,结果鸡先自杀了”。

类似的现象还有,彩票、献血等等。为了个人利益,为了短期利益,肆无忌惮的损坏这个行业的信誉,牺牲长期主义。

但是,从微观角度看,自己能做的事情有限,理性选择就是坚持短期主义。

个体的抉择机制是,先顾好眼前,做好短期最优选择;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一定要抛弃代价大的长期主义。

为何大家纷纷选择短期主义,甚至“我在时,必须狠狠捞几笔;我退后,哪怕洪水滔天”?

一般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决策?

1、未来预期明朗,但是情况不太好,那么就不会做事情,长期和短期的事情都不会做。

2、未来预期明朗,但是情况向好,那么就会做事情,做长期认为对的事情。

3、未来预期不明朗,但是又想做点事,那么只能选择短期主义。

具体到当下,一方面,环境变化太快了,很多人根本跟不上节奏;

另一方面,各项规则“漏洞”相继暴露出来了,而现在的社会道德和底线又普遍较低。

政策不明朗,或者来回变动,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再加上各种数据又不断“消失”,这就导致大家看不清未来。

看不清更远处的未来,又想做点事而,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短期主义。

人是一切现象的根源,现在的穷人、中产和富人,坚持长期主义的人越来越少。

穷人挣钱了,不去消费,都存起来;富人挣钱了,不去投资,都润出去;中产挣钱了,都用于还债,降低杠杆。

现在,究竟哪些领域,还在践行信仰长期主义,而且能够获得回报的?

欢迎加个人微信cjshicha(财经时差)交流,点击下面关注我们备用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