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谈心社
ID:txs163
亦舒在《喜宝》里写: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
一句话道破许多人回避的一件事:婚姻里,如果没有爱情,至少也要有面包。
有些不近人情,却又十分现实。
最近,一档恋爱观察综艺《喜欢你我也是》,被观众评价“过于真实”。
几对素人男女短暂接触后,互相选择,不同于偶像剧里的浪漫专一,他们“看脸又看钱”。
每一个选择,都隐藏着恋爱中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一见钟情,没那么可靠
这部综艺,像一个检测单身男女情感发展的社会实验。
实验的规则,是让单身的几位男女在一个月时间内,同居一屋,正常上下班、共同生活。
几位男生女生要通过白天的相处,确定心仪的对象,晚上给TA写信,投入信箱中。
每次写信,都可以转变对象。
演播室里的嘉宾们,观察所有人的言行举止,推断大家的感情走向。
节目第一天,有一条规则:不能公开自己的职业和年龄。
经过一天的相处,有两位男生选择了大家公认最漂亮活泼的女三号杨倩倩。
收到两封信的女三号,笑得很甜蜜
三位女生都选择了同一位男生——阳光帅气的一号男生董浩然。
阳光帅气的男一号被主持人集体认为是“最佳选手”
这意味着,其他两位男生都没有受到女生的青睐。
同样的,性格安静的女一号,也是一封信都没有收到。
失落的女一号还在信箱里找了一下,并没有人给她投信
第二天,公布职业后,剧情发生了巨大的反转:
女一号说出了自己拥有英国顶尖建筑设计学府硕士学历,并在世界领先的建筑事务所担任设计师。
讲起自己的专业成就时,她自信了许多。
这也让她收获了全场的掌声和欣赏。
女一号在全球顶尖建筑公司任职的建筑师
女二号也有着令人艳羡的履历:
资深财经主播,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女生事业成功的魅力,连主持人也被她的优秀圈粉
反倒是初次见面时备受好评的杨倩倩,相对“实力较弱”。
其实也很不错
男嘉宾们这边也一样:
收到三封信的男一号董浩然,年龄23岁,是几位男生里最小的。
职业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
曾经拿过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冠军的他,依然对将来的事业规划举棋不定:
并不想成为一个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相当于放弃了可能的光彩和收入。
现在羽毛球对董浩然来说,只是一个爱好
在另两位早早事业有成,收入可观的男嘉宾面前,阳光开朗也没有那么“加分”了。
男二号和男三号都是高学历,职业发展较成熟稳定
公布了职业后,几人的情感走向立刻发生了变化。
在投行做产品经理的男二号,关注重点转向了女一号建筑师,
女一号准备红酒的时候,他也主动凑过来擦杯子,找话题聊天。
两位红酒爱好者扎堆在一起,擦杯子也能聊好久
而他一开始选择的女三号杨倩倩坐在一边试图加入对话时,完全被两人忽视了。
这个话,插得是有些没头没尾
之后,他们又去了楼上的星空房。
喝着红酒,聊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相似经历。
求学经历相仿的两人,对彼此母校的优秀了然于心
被留在楼下的女三号坐不住了,她拿着白天上烘焙课做的抹茶蛋糕,上楼去找男二号。
可是,男二号在星空房见到她的第一反应是马上离开,带着女一号换个地方接着聊天。
最初的选择,都发生了变化
巧的是,女三号最初选择的,是体育生男一号。
了解男一号职业前景后,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男一号主动和她聊起,童年时在国外比赛的孤独。
二十出头的大男孩主动吐露心声
表情冷漠的女三号,明显没有听进去,只是嗯啊应付。
女三号面对男一号的倾诉
一天下来,六位嘉宾的选择发生了戏剧化的变化:
本来收到全体女生信件的男一号,这次只收到了一封。
之前收到了两封信的女三号杨倩倩,追求者也只剩下了一个。
职业公布后,大家的选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谓“一见钟情”,其实常常被其他条件动摇。
个人魅力,可不仅仅是看外在如何。
漂亮活泼也好,阳光帅气也罢,在现实中,也许并不比“事业有成、实力雄厚”更有吸引力。
真实的婚恋,“脸”只是附加品
“长得好看是种什么体验?”
有人回答:“长得好看,出去逛街店员都愿意给你打折。”
许多人理所当然认为,长得好看的人,是有“特权”的,他们在生活中,会更受偏爱,更加自信。
可实验表明:
幸福度、社交能力、性格这些隐形条件,和外貌上的高分联系并不绝对。
在思考恋爱关系时,嘉宾们也综合上了职业的考量 /《喜欢你我也是》
奥斯丁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就“外貌是否决定感情关系”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邀请了67对情侣和100对夫妻,参与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人们越来越熟悉,在各种因素当中,身体条件的吸引力会越来越低。
知道了职业后,大家的态度都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喜欢你我也是》
相比之下,学历、职业、经济状况,是更有用的“利器”。
有人说,这个节目太“现实”,好像大家都在朝“钱”看一样。
势利吗?
未必。
《2016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发现,近20年来,中国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同质婚”。
也就是说,高收入、高学历的男女生,在婚姻上,更偏向于选择和自己各方面水平差不多的另一半。
相近的教育经历、等同的经济基础,更容易让两个人拥有相似的三观。
婚姻就像一场交易,各自拿出各自的筹码。
只不过除了老套的金钱和美貌,现代人还加上了性格、学识、经历……
哪怕是灰姑娘,也是出身贵族的女孩。
“理想型”,是一场骗局
“你希望未来的伴侣是什么样?”
大概每个人都会在心里幻想出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
后出场的4号女嘉宾说,2号男嘉宾在长相上是自己的理想型:短头发、皮肤白白的,干净清爽。
到了投票环节,她又自己“打脸”——她经常选择的,是和自己聊天更为愉快的3号男嘉宾。
2号男嘉宾VS3号男嘉宾 /《喜欢你我也是》
当爱情来的时候,“理想型”早就被抛在脑后。
沙溢说:“可能最初所谓的理想型,都是小的时候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吧。
现在在路上有几个王子?骑白马的未必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
骑白马的未必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 《喜欢你我也是》
“理想型”可能很完美,更可能不存在。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希望男朋友身高在1米8以上,比我高很多,看起来阳光帅气,会关心体贴我。”
“未来的女朋友,当然是要漂亮有气质,会调皮有趣、不作天作地……”
谁都对未来伴侣有一个“预期心理”,只是常常忽略了,喜欢一个人,不是挑选一件商品。
条条框框可以限制硬性的条件,唯独没法限制感觉。
古力娜扎提起自己的妈妈,年轻时妈妈觉得绝对不能接受有汗毛的男生。
有一次爸爸带妈妈去游泳约会,爸爸一脱上衣,身上很多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