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胡海娜,之前担任法意读书执行主编,现在担任法意一个内刊的主编工作。
过去的一年,是惊心动魄、五味陈杂的一年,但千难万阻,我们在党的带领下,迎接了顺利的曙光。作为法意的小编,在新春之际,从幕后走到台前,写下一段自己的感言与祝福,逐渐成了法意的传统。大多数法意的小编都是在校生,像我这样,工作之后还能留在法意,要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但也正因为这样,我所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现实性。今年,我不打算在宏大的理论叙事中,重复法意的使命和理想,而是从小我的视角,挖掘法意另一维度的魅力。
硕士学历毕业的我们大都没有机会从事与学术或是理论研究有关的工作,因此,我们所接触到的人和工作,就从“理想家”同学变成了“现实主义”同事,适应从“应然”的海阔天空到“实然”的狭窄通道,需要拿掉很多东西,才能将自己和世俗工作融洽在一起。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失落的认为,我就是一台行走的机器,接受指令,设定代码,输出产品,没有思想的自己和堆砌一旁的没有灵魂的材料,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在这种环境中,我们会主动放弃打磨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会问,“法意何用?”这与我们所要处理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它不解决“物质利益的难题”,没有鸡汤,没有娱乐,没有情感话题,还要聚精会神、开动脑筋才能读懂其中意思,但懂了,那然后呢?这些内容,甚至都难以充当同事之间的谈资。难道法意真的只是特定群体的专属刊物么?
只有工作之后,才会发现,坚持理论思考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但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必要。接受这样一个过程很容易,但内心要受很大的煎熬,如果不认识范畴本身,脑海里就根本不会有与之相关的任何概念,但当范畴及其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对范畴本身的解构已经成为你思想体系的一部分的时候,很难满意当下疲惫但却单调的日常。于是,对于我们这帮人来说,常常会感觉到生活在夹缝中,游走在边界地带,哪一边,都不是自己的安身之所。这种不安分感,用好了就是扬弃过程的开始,因此,我用这种理论,来规整生活材料,并重新指导实践。如果我没有坚持在法意工作,我大概率会渐渐的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周期,这也是一种完满。但在尚有时间可供折腾的时候,我还是想释放那个不羁的灵魂,不问成败,但求心安。
也正是在与生活反复的磨合中,让我对法意的力量和意义有了更为现实的确证,在这种确证中寻找到对自己人生安排的新的支点,也是我想展现给读者的。它不是能够让你眼前一亮、轻松一刻的“舒倍宁”,而是“山河日月,悠悠过往,大浪淘沙,曲终人静”的清澈透明,这是法意的历史的气质,它散落在每一篇文章中,又与每一位读者结合。
最后,仍旧要感谢每一位读者,也祝福每一位读者,牛年更要牛气冲天,飞出“花花世界”。我们,下一个春天见!
聚焦新冠疫情
福山 | 应对新冠危机,亟须破除“唯体制论”!
反驳福山谬论,新冠疫情肆虐的根源是社会不平等
对病毒的东方主义想象,延误了欧洲抗疫时机
约翰·格雷 | 新冠危机将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托马斯·皮凯蒂 | 新冠病毒疫情暴露人类社会长期的巨大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