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红的高考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刊登在1978年2月19日的《人民日报》。
“高考40年”人物系列 第2篇
第1篇:77级大学生刘海峰:我是高考制度的维护者
撰文 | 刘学红(原中青在线总经理)
● ● ●
2007年7月10日下午两点,当我把写着我名字、印着“100198”报名号的“北京市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交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二部征集室的工作人员收藏的时候,内心充满着一种幸福和感激之情。从这个时候起,这张40年前的小纸片开始承载着特殊的使命,它成为了当代中国一段特殊的历史转折和发端的真实见证。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对我来说,印证这个说法的最好的个人经历和历史事件,当属40年前那次史无前例的高考。那是一次汇集年代最长,考生年龄相差最大、复习时间最短的一次创记录的高考。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没有那次高考,我无法知道我现在会怎么样;然而,因为有了那次高考,我的人生轨迹得以彻底改变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学里,学的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新闻专业。大学毕业后,从事着我从未梦想过的理想职业,工作中,施展着我从未发现过的才智和能力。倒回40年,我甚至不敢想象,我居然能成为一家全国著名大报网站的总经理!
►刘学红1977年在北京市密云县高岭中学考点参加高考的准考证。
在40年前那个特殊的年代,我没敢做大学梦。因为求学的阶梯到高中毕业之后便彻底中断了。同学中,除了极个别符合留城条件的可以到工厂当工人,或者应征入伍当兵,其他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难逃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去插队落户的命运。那时,虽然也知道有工农兵大学生,而且当时我的家就住在大学校园内,但对我来讲,上大学似乎是一件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那不是靠个人努力就能实现的人生之梦。因为,能否上大学的权力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上山下乡欢送会,左四为作者。
当时的工农兵学员走的是“推荐”的路子。首先要群众推荐,然后是领导批准。群众推荐只是个幌子,领导批准才是真格的。领导依据什么标准来批准?只有天知道。我只记得,如果我们下乡知青想要有被推荐上大学的可能,自己能做的是尽力往好了表现,当先进,入党,而且还要表态扎根农村干一辈子(至于是不是真的“扎根”则另当别论)。按照当时的逻辑,谁的手上有老茧,谁跟领导的关系好,谁才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个人的理想抱负和知识水平一钱不值。
我当时插队的时候也是充满激情的,为了向优秀插队知青学习,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1976年初,我和学校其他11名高中毕业生一起,放弃在离北京较近的密云平原地区插队的机会,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山区去“改天换地”,幻想着能凭自己的热情、知识和能力,干出一番大事来。
然而一年后,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仅凭我们的热情,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点太天真了。在我插队的农村林业队,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只有一个标准——体力。体力强,挖的树坑多,挣的工分就多。知识、才华和能力只偶尔在办大队广播站和公社文艺汇演时得以展露,然而,这些都是业余的和义务的,与体现一个人价值回报的工分无关。由于我们插队处在上山下乡阶段的末期,按照当时的政策,两年后就具备招工回城的资格,所以,当地干部村民也没想真正重用你。在我们知青所在的大队林业队,稍微带点技术性的活,比如果树嫁接之类,队干部都不会让知青去干。问他为什么,他会说,这些技术活你们知青学了也没什么用,在农村干两年就回城了,还不如培养当地的年轻人干。
让人感觉心理不平衡的还不只是拼体力。1976年底,我们所在的生产队破天荒得到了一个工农兵上大学的推荐名额。我们心里非常清楚,这种好事是不会落在我们知青头上的。结果,被推荐的是一个经常跟我们知青在一起玩的大队会计的女儿。推荐上的专业是北京大学低温物理系。这件事在我心理上引起的刺激是巨大的。中学时,我当过班里的物理科代表,对物理的兴趣非常浓,每次考试都是100分。只有一次考了个90分,结果在年级老师同学中引起很大震动,好像我考了个不及格似的。北京大学低温物理系,这应该是我的梦中所想。然而,它却与我无关。
跟那个女孩相比,我们年龄相仿,阅历相当,论文化知识水平也绝不比她低,我不明白,为什么她能上大学,我就不能上?!然而,当时没有人能够回答我这些问题。我的大学梦就是这个时候被真正激发出来的。
我记得,这个女孩上大学之后,我曾趁春节回城之机专程坐了一趟332路公共汽车,不为别的,只为能在车上看一眼心仪中的北京大学。望着北大高高的石墙和古老的校门,我幻想着,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进到这个校园里读书该多好!
1977年的10月21日,广播里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不管什么人,只要符合报考条件都可以报名。当时的报考条件是:政治历史清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革命纪律,决心为革命而学习;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身体健康,不超过25周岁,未婚。另外,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年、1967年两届高中毕业生)。
►农村插队的照片,前排右三为作者。
忽如一夜春风来,上大学不再是别人的恩赐,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机会。我们知青点的所有人都兴奋无比,并无一例外地全都报了名。紧张的复习开始了,白天我们照常上工,劳动的间歇和晚上的时间便全都用来看书。其实当时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书,只是把中学的课本重新翻出来看而已。四场考试五个学科,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不可能做太系统的复习,我只能抓重点。语文基本没复习,政治注意听广播看报纸就大致可以。最初本想考理科,报我喜欢的物理系,后来经过权衡,为了提高成功率,不得已弃理从文,因为理科的理化和文科的史地相比,我对史地的把握要更大一些。
眼看离考试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我们集体向生产队请假,回城做最后的复习冲刺。虽说是一场能够改变命运的考试,但当时社会上的高考气氛并不太紧张。回城以后,一些没想参加考试的同学伙伴还经常来找你聊天。为了让我的复习不受干扰,我母亲无奈地把我反锁在屋内,然而,即便这样,门外仍然时常响起敲门声。
那时,为了找到更多的复习资料,家长们各显神通,我母亲就通过她的同事给我找到了文革前几年高考的历史卷子,我也在同学家里把她父亲文革前的高中数学教材从箱底翻了出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从同学的口中第一次听说了“新闻”这个专业,感觉当记者是一个非常符合我天性的理想职业,于是,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内,填上了北大新闻专业。我暗下决心,要凭自己的水平考进这所我心目中的知识殿堂。
12月10日和11日,决定命运的考试来到了。从我们知青点到高岭公社中学的考点要走十几里山路。我们一大早就顶着寒风,翻山越岭往公社赶。记得当时参加考试的人非常多,学生、老师、知青、干部、农村青年什么人都有。高考没什么特别,就像平时上学考试一样,一个教室坐四五十人,考生两个人一桌,一斜眼都能看到同桌的试卷。拿到考卷之后,我感觉考题比我原先想象得要简单的多,都是一些基础性和常识性的题。所以,越到后来越放松。最后一门是考语文,语文知识题占30分,作文占70分,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我一看这个作文题,就更有信心了。因为在前一天的晚上,我已经像过电影似的,把到农村插队这一年多的生活全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我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写起,到1977年10月结束,记述了我在林业队与贫下中农一起开山造田,修建大型现代化果园的过程。历经冬春夏秋四个季节完整的一年。由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平时又经过认真的总结,所以,考试的时候,只简单地捋了一下思路,便一气呵成。在大约一个半小时里,我居然一气写了将近2000字。全部课程考完后,我自信每门都能达到80分以上,数学还有可能得满分。心里开始期盼梦圆的那一天。
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找了几本文革前有关大学生活的文学作品来看,开始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活。其中有一本名叫《大学春秋》,写的就是北大学生的故事。由于想上大学的愿望太强烈,有一天做梦竟然梦到我真的考上了大学,心情那叫一个激动。然而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然躺在冰冷简陋的知青宿舍里,才体味到什么叫黄粱美梦!
1978年2月19日下午,我跟一个中学同学在街上闲逛,在商店门口碰到一个插队的同伴,她对我说,刘学红,你的作文见报了!我说,真的,见哪个报?她说,好像是《人民日报》。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说,早上在广播里听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得知这个消息,我将信将疑,于是到附近的一个同学家里找报纸。但是,当天的报纸还没到。我也就没把它当回事,说不定是重名呢!
晚上吃完饭在桌子旁边看书,忽然发现不常回家的父亲走到了我的身后,他把一份人民日报往我桌上一放:看看,是不是你写的?我看了标题和文章的第一句话,笑着说,是我写的。我的高考作文见报的消息在父母亲的单位和同学中不胫而走,大家都祝贺我考上了大学。我嘴上说,作文上报纸并不见得就真能拿到录取通知书,但心里却早已心花怒放:我知道,这篇见报作文已提前通知我:我的大学梦终于实现了!
后来我才知道,当年是邓小平同志力排众议,果断决策,才有了这次改变中国历史方向和发展进程的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全国一千多万被文革耽误了的青年人终于有机会通过公平的考试,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改变人生命运。
40年后的今天,回想当年的高考经历,回顾我的人生成长历程,我想,只有用“幸运”两个字才能概括——我幸运地赶上了第一年恢复高考制度;幸运地以第一志愿考上了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毕业后又同样幸运地以第一志愿分配到了自己向往的中国青年报社,从事我自己最喜爱的新闻工作。
►作者近照。
今年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最应该感谢的是邓小平。如果不是邓小平当年力主恢复高考,提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早出人才的口号,就没有我们这些人个人命运转变的“幸运”;如果没有邓小平后来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就没有我们国家这40年来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令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考制度发展到今天,尽管有许多方面需要改革,但有一点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就是高考体现了面向所有青年学子的教育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身处何地,背景如何,只要你有知识,有才华,就可以通过高考实现个人梦想,改变人生轨迹。从这点来说。我感谢高考,尤其感谢40年前的那次高考。
制版编辑:徐可丨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大学扩招错了吗|创作性非虚构|HHMI青年学者|上帝手术刀
青蒿素|可燃冰|西湖|农场|学术辩|日本奖
屠呦呦|王晓东|张启发|崔维成|张锋|杨振宁|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吴文俊|袁钧瑛|张纯如|数学教皇
科学队长助力知识付费一周年
扫描图中二维码领取会员
即可在6月6日~8日以5折购买喜马拉雅精品音频
向知识致敬,听科学家为你讲科学!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粉丝专属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