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广漂,一到过年回家,Sir就要面对这样的广州火车站。
在回到家出演贺岁大片之前,总得先经历“釜山行”“我是传奇”……
没办法,谁叫我们赶上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呢。
最高峰的时候,排队进站花的时间,比在火车上的时间都长;回家的这一天,比上班的任何一天都累。
一到过年,我们就像一条条沙丁鱼,被严严实实地塞进铁罐里,再成批地送回我们的原产地。
说多了都是泪啊。
但可能你不知道,有些人的归途,比抢车票、挤火车还要艰辛得多。
看过的人说,原来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不知足,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别人的艰辛@spoon
说的就是这部拼了命也要回家的纪录片——
《
1350KM
》
豆瓣评分
8.8
,看过的人好少,但一半以上都甩出了五星。
这部纪录片才叫名副其实的
千里走单骑
——
1350公里
(km)
的路程,全靠摩托车骑完。
听上去像是《逍遥骑士》
(Easy Rider)
一样酷炫的公路片。
可事实上,中国的骑士们一点也不easy。
主人公
汪正年
,是个在广东务工的建筑工人。临近过年,他选择开摩托车,载妻子彭双芹回老家。
1350公里,是他从广东肇庆市到四川石阡县的路程。
长途跋涉,可不是为了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丈量河山”、“升华灵魂”……
而是无比简单和卑微的两个字,
省钱
。
看看他是怎么算这笔账的——
夫妇两个坐火车,来花一千多,去花一千多,加一起就是两千多块。
骑摩托呢,来花三百,去花三百,来回六百块。
这能省下
一千多块
呢。
一千多块什么概念?
半个月的工资,坐一天的火车就没了……肉疼。
所以,夫妻俩和三位亲友一起,组成了一支摩托小分队。
5个人,3辆车,家走~
这车飙的,看得Sir肝儿都颤。
《1350KM》的特别之处,在于
它不仅是一次沿途的旁观纪录,更让每个观看者都“亲历”了这场长征。
摄制组非常会玩,自驾跟拍之外,还把两台迷你摄像机,安在汪正年的座驾上当行车记录仪。
摩托车向前飞驰,漫长的回家路也在观众眼前一点一点铺开。
是不是满满的VR效果,一下让观众也参与到了这场“闯关游戏”中。
因为不是RMB玩家,汪正年的车队开启了史诗级难度。
首先,玩家们没有游戏地图,1350km的路,零导航。
你可能想说,手机安个地图不就行了?但这对于汪正年来说,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
他的路线,是记在小本本上的一个个带有错别字的地名。
进(晋)州过去就是井苹(锦屏)
井苹(锦屏)过去就是天柱
天柱过去就是三会(穗)
三会(穗)过去就是镇远
镇远过去就是我们县,石阡
这么原始的方法,在中国错综复杂的路网系统中,压根没什么卵用。
摩托车不能上高速,只能走国道,岔路多,稍不留神就懵。
如果加上这些兜兜转转的冤枉路,实际上的行程远不止1350km。
汪正年:我们掉头啊,这里封路了,掉头掉头
彭双芹:我当时说走那边,你们要走这边,当时直走就好了
路远还不算,汪正年他们一路上更要饱经风霜。
南方的冬天,莫道不消魂。户外湿度大,开摩托车顶着几十迈的狂风,这魔法伤害不是闹着玩的。
玩家们的装备抗冻性本来就差,一连好几个小时开下来,手脚冻僵不说,头盔上的护目玻璃上都结了一层冰。
打电话联系车队队友时,声音颤抖,身体还哆嗦,有多冷看动图就能感受出来。
按说赶路这么辛苦,总得吃好休息好吧。
但由于玩家的金币数量告急,只能风餐露宿地将就了。
天色暗了,就在路边找最便宜的小旅店搞掂。
50块一晚的双人房,5个人挤,平摊到每个人,10块。
反正我们开一间房,(老板)你就别管我们几个人睡
这……也行?
天色乌漆麻黑,鸡都没睡醒,他们又启程赶路了。
睡不好,吃的也糙。
五个人一路上吃得最壕的,是一顿麻辣火锅。
别被这飘着香味的几个字给蒙住了,实际上它的主料,就是大白菜。
锅气冒上来,再就着辣油白菜送饭,一来可以填肚子,二来还能暖身子。
在餐馆休息的空当,他们也没闲着,赶紧聚在煤炉旁烤火取暖。两天赶路下来,彭双芹的脚上已经生了冻疮。
汪正年也趁这个工夫,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一旁的彭双芹则嫌丈夫太啰嗦。
比起脚疮,更让她心疼的是哗哗流走的漫游费。
你少说两句,一块五一分钟啊
可就算心疼,报平安的电话也必须打啊。
因为这一路上实在是太险了。
路上的苦处和难处你能克服,但会发生什么意外,谁也料不到。
看不到尽头的冰碴子路,摔跤自然逃不掉,保不齐就连人带车滚出几米远。
而公路的旁边,常常就是悬崖……
摔倒了,拍掉身上的冰碴和泥水,该赶的路还得赶。
路况如此艰险,以至于拍摄途中,导演也跟丢了车队好几次。
明明只是回个家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就难得像和天地搏命一样。
可是再能拼命,也有拗不过天的时候。小老百姓的生存智慧是,拗不过,就求求老天爷吧。
老天爷啊!赶紧出点太阳!
实在没有太阳,只好在路边烧稻秆取暖
求不动,就骂两句。
我日你妈哦!
又翻车啦
这样好像什么苦什么难都能挨过去了。
在摩托暴走五天四夜之后,一向寡言的汪正年,突然喊出了憋在心里的四个字——
到石阡咯!
连日来经受的所有辛苦和委屈,在这一刻终于释然了。
《1350KM》跟拍的是一个5人的车队,但其实每年像汪正年这样的摩托返乡族,仅广东一地,就多达数十万。
他们背后的辛酸与苦衷,远不是一部《1350KM》就能道尽的。随之而来的,是长途“裸骑”无法忽视的潜在安全隐患。
导演常河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抖出他听过的一个悲惨故事。
一辆摩托车平均坐两个人,有些人还要带上孩子。以前发生过很恐怖的事情,孩子挤在中间,因为冷,包裹得特别严,
等他们回到家后发现孩子已经死掉了
。
其实,汪正年一路上都有事瞒着他。
摄制组随行到达石阡之后,才得知彭双芹已怀孕三个月。
制作纪录片时,此条信息被特意加到了片尾字幕里
这样的冒险,让人觉得惊心、后怕,甚至气愤。
纪录片中,还发生了让人揪心的一幕。
摩托车在路上狂飙,一只汪星人慢慢走入镜头,它刚察觉到不对劲,就马上消失在车轮底下了。
摩托车咯噔了一下,继续向前开。
汪正年问身后的妻子,那只狗是否还活着,妻子懵住了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