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有道
这里分享投资路上的个人札记、好文章。挖掘价值,分享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持续火热!300718,大涨超10倍 ·  15 小时前  
四川发布  ·  早安四川丨全力以“复”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京东出手!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就在明晚,油价或下调 ·  2 天前  
四川发布  ·  早安四川丨干字当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有道

股市上那些后来者逆袭的故事

投资有道  · 公众号  ·  · 2022-02-13 17:40

正文

本文转自 丫丫港股圈


回顾整个2021年,不少二线个股涨幅远超一线龙头股,比如说这现象在去年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明显,当中不少二线个股的涨幅是基于产能扩产预期,车型推出后的销量上升预期等催化因素。

而这篇文章就是想以过去成功逆袭及目前正在发生着变化的一二线个股作一个简单的共同点总结,看看非龙头股或挑战者是如何借助行业变化及做了什么事情最终“焕发新春”。

一、消费组: 李宁&安踏、长汽&吉利

时间回顾到2008年,彼时作为奥运火炬手的李宁借北京奥运风潮将国产体育品牌李宁知名度推上巅峰,从营业收入的角度看,当时是国产体育品牌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2009年-2010年,自主体育品牌商不约而同的开启渠道大跃进,李宁、安踏、特步等体育用品生产商疯狂扩张线下门店。

好景持续不到两年,2011-2022年就陆续出现产品高库存,定位不明确,单店利润低等问题,导致李宁、安踏、特步等自主品牌利润开始下滑。

直到2013-2014年,走多品牌战略的安踏体育通过产品及门店大升级,渠道调整,盘活FILA等方式率先走出泥潭,逐渐奠定自主体育品牌国产一哥的地位。


摆脱危机并且重拾成长性的安踏体育开始优化财务,报表反映出安踏财务三个特点:1.债务结构健康,2.存货周转天数减少,3.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快且利润质量高,因此股价也开启数年长牛走势。


相比安踏,李宁在摆脱库存危机上就没有那么幸运,走了近四年弯路,连续三年实现亏损。

直到2015年6月,创始人李宁回归,开始大刀阔斧推进改革,采取“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发展策略,产品定位明确,重塑产品,并开始亮相时装周增加知名度。

至此,李宁2018年的营收及利润开始好转,存货周转天数逐年下降,股价也开始报复式上涨,基于每季度会公布经营简报,所以股价上涨是属于炒复苏预期及炒业绩兑现。

无论是安踏的反超以及李宁后来的逆转,

它们的腾飞有个共同点:经营策略明确,产品力提升,业绩兑现。

此时如果投资者若要了解个股情况,相关动态销量路演,经营季度简报公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消费品的持续性一般比较持久,有淡旺季之分,若淡季不淡,那么旺季就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同样的,这个结论也适用在2017年期间的民企汽车双雄长城汽车与吉利汽车。

2017年前,长城汽车凭借聚焦SUV战略,抓住了国内SUV蓝海红利及自身军事化管理风格,成为最赚钱的民营车企之一。


2017年-2019年,吉利、广汽等众多竞争对手纷纷切入SUV市场分羹,SUV立马成了红海市场,以致一直处于“轿车弱,SUV强”的长城汽车利润随即受损,预期成长性不再。

在售的车型依然只靠哈弗H6支撑销量,寄予厚望的新品哈弗H7、H8销量一直赢弱, 因此2017-2019年的长城汽车一直是空头强力做空的对象。


与此同时,属于“轿车强,SUV弱”的吉利汽车在2016-2017年迎来轿车及SUV产品大年,吉利汽车在激烈的轿车市场站稳后,也开始重点布局SUV领域,发布众多SUV及轿车并实现大卖。

如果落实到股价上,每月初上市公司都会公布汽车产销数据,销量如何,新品是否受欢迎等都是刺激股价及投资者上车的机会。

最终,2017年吉利汽车的净利润及汽车总销量均超过长城汽车,股价一路长虹,依靠就是产品大年红利及乘用车政策东风。


由李宁、安踏及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股价阶段性涨跌走势反映出一个道理。

一旦处于产品大年或产品力上升的上市公司,如果所在的行业处于风口或行业竞争还没出现绝对龙头,市场占有率比较分散时,此类公司的股价大概率会存在一个上涨可能,因为在上涨过程期间会有不少催化剂刺激股价,例如每月的汽车销量,每季度的经营简报。



二、工业组: 三花智控&盾安环境;舜宇光学&联创电子

舜宇光学科技是国内最大的手机、车载镜头供应商,2016-2021年股价走牛是因为吃尽手机镜头增长红利,目前受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因此第二条成长线来自车载镜头。


目前舜宇光学车载镜头的市占率超过50%,2021年手机镜头出货疲倦,而股价仍有不少涨幅的重要原因与车载镜头预期增长有关。

不过,目前舜宇光学遇到来自同行的挑战,虽有先发优势,但由于车载镜头渗透率低,竞争格局不稳定,所以联创电子、欧菲光等竞争对手也切入车载镜头市场。

车载镜头布局稍早的联创电子开始收获车载镜头成果,逐渐获得车企一供、二供资格,蔚来ET7、ET5的7颗8M镜头+模组由联创电子独供;布局车载镜头稍晚的欧菲光,已有些少成果,车载摄像头日后将供应高合汽车的某两款车型。

同行切入车载镜头市场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舜宇光学车载镜头业务中短期增长,由于舜宇光学业绩miss现象并不常见,所以舜宇光学2021年车载业务增速指引miss也就表明竞争格局比预期还要激烈。

竞争格局加剧,不少投行纷纷下调舜宇光学的目标价,公司股价在2021年12月底开始一直阴跌,而与此同时,同行的联创电子、欧菲光股价上涨不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机构扎堆的联创电子由于在2022年1月底并没有出业绩预告,意味全年利润增长不足50%,因此业绩已经miss,股价下跌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同样属于供应链一供、二供逻辑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三花智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证券报  ·  持续火热!300718,大涨超10倍
15 小时前
四川发布  ·  早安四川丨全力以“复”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京东出手!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就在明晚,油价或下调
2 天前
四川发布  ·  早安四川丨干字当头
3 天前
微设计  ·  这才是理想中的家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