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纳米颗粒(
LNP
)作为
siRNA
和
mRNA
的有效载体已经取得了临床批准使用。在构建
LNP
成分中,可电离脂质被认为是决定
RNA
递送效率的关键因素,其稳定
RNA
分子的封装,并在细胞内促进
RNA
的释放。然而,临床数据显示,接受
LNP
治疗的部分受试者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发烧、局部疼痛、肌酐暂时升高和心肌炎等症状。这些临床表现促使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优化
LNP
的设计,以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并提高治疗效果。
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可电离脂质的性质以及其与
RNA
相互作用的机制,以进一步优化
LNP
的设计,提高
RNA
递送的效率和特异性。多项研究表明,可电离脂质分子与
RNA
之间形成的氢键等弱相互作用力有助于提高
LNP
的体内递送效率,但在
LNP
剂型中的作用尚无报道。
近日,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泰康生命医学中心/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殷昊团队
在线报道了一类新型多羟基可电离脂质分子(HTO脂质分子),通过增加脂质分子中羟基的数量以加强可电离脂质分子与RNA之间的氢键作用力,其递送效率和已商业化制剂SM-102 LNP递送效率相当,但倍数降低LNP中所需脂质分子,将其用于单碱基编辑工具的高效体内递送。该成果近期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NSR),题为“
Minimizing the ratio of ionizable lipid in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in vivo
base editing
”。
与商业化脂质
SM-102
相比,
HTO
分子通过环氧烷开环反应使分子的一条支链上产生一个额外的羟基。同时通过改变环氧烷的碳链长度,分别得到三种新的脂质分子(
HTO12
、
HTO14
和
HTO16
),相应分子的合成路径如图
1
所示。随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羟基数量的增加显著增强了脂质分子和
mRNA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图
2
)。
图
1 HTO
脂质分子的合成路径
图2 分子动力学模拟图。(A)SM-102和(B)HTO12
研究人员将
HTO
脂质分子、
DSPC
、胆固醇和
DMG-PEG2000
按照摩尔比
50
:
10
:
38.5
:
1.5
与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
mRNA
(
Luc mRNA
)通过微流控装置混合,通过改变可电离脂质与
mRNA
分子的质量比制备得到相应的
HTO LNP
。研究人员发现羟基数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
LNP
的载药水平。随后分别将相应的
LNP
通过尾静脉注射至小鼠体内,
6
小时后使用活体成像系统采集小鼠活体和主要器官的发光强度。结果显示,与商业化制剂
SM-102 LNP
一致,
HTO LNP
经尾静脉注射后主要富集在小鼠的肝脏部位(图
3
)。其中,
HTO12 LNP
的
mRNA
递送效率与
SM-102 LNP
相当,但此时
HTO12 LNP
中可电离脂质与
mRNA
的比例与
SM-102 LNP
相比降低了
2.5
倍(图
3
)。
图
3 HTO LNP
制剂配方筛选
研究人员利用
HTO12 LNP
共同递送腺嘌呤碱基编辑器
ABE8.8m mRNA
和靶向小鼠
Pcsk9
基因的
sgRNA
,以降低小鼠肝脏细胞中
Pcsk9
蛋白和总胆固醇的表达水平。具体的作用机制如图
4
所示,通过将
sgRNA
设计在
Pcsk9
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剪接位点处,干扰
Pcsk9
pre-mRNA
的正常剪接,从而产生错误的蛋白,最终实现
Pcsk9
蛋白的表达下降。
随后,将制备得到的
HTO12-ABE8.8m mRNA & sgRNA LNP
注射至野生型
C57
小鼠体内,剂量为
3 mg/kg
,两周后收集小鼠的外周血和肝脏组织进行相应的分析(图
4
)。结果显示,
HTO12
组小鼠
Pcsk9
蛋白下降了
86.6%
,总胆固醇含量下降了
25.2%
。深度测序结果表明,
HTO12
组小鼠肝脏的基因编辑效率为
63.4%
,与
SM-102
组小鼠相当。
图
4 HTO12 LNP
递送单碱基
编辑工具的
综上所述,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羟基可电离脂质分子(
HTO12
),通过增强脂质分子与
mRNA
之间的氢键作用力,不仅实现了与商业化脂质
SM-102
相当的
mRNA
递送效率,同时也倍数减少了脂质的使用量。
HTO12 LNP
成功递送单碱基编辑工具,实现高水平的体内基因编辑。与此同时,更少的脂质使用量可显著降低由脂质分子引起的潜在不良反应的风险,表现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