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求真务实,严肃活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5 ... ·  2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胶卷单反的手动对焦与景深控制(新手篇)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富士XF 16-55mm F2.8 R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中国航天器成功着陆火星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1-05-15 10:49

正文







5月15日7时18分,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贺 电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习近平强调,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着陆情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现场宣读了习近平的贺电。

▲ 着陆巡视器软着陆(示意图)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强,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海波,“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导飞控工作。

▲ 成功现场:掌声,拥抱,喜极而泣!


▲ 视频:着陆过程示意(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提供)


今天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 降轨 机动至 火星进入轨道 。4时许, 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 ,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 进入火星大气 ,经过约9分钟的 减速 悬停避障 缓冲 ,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


▲ 悬停成像段→避障机动段→缓速下降段(示意图)


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 升轨 ,返回 停泊轨道 ,为着陆巡视器提供 中继通信


▲ 任务现场(赵聪 摄)


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 对着陆点全局成像 自检 驶离着陆平台 并开展 巡视探测


▲ “祝融号”火星车后续部分动作(示意图)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计划 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 ,对火星进行 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 ,在火星表面开展 区域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 环绕器 着陆巡视器 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 “祝融号”火星车 进入舱


▲ 天问一号任务团队部分成员与探测器合影(五院供图)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阶段完成了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于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 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 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定向天线监视相机画面)


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后,对火星开展 全球遥感探测 ,并 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查 ,探测分析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为着陆火星做准备。


▲ 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


任务实施过程中,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


▲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整流罩上印有天问一号任务有关合作组织或机构的logo(王磊 摄)


目前,探测器已在太空运行 295 天,距离地球约 3.2亿千米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



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 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 等关键技术,实现了 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 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