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
说起名创优品的大红大紫,离不开郎咸平的推介,也离不开吴晓波的访谈,
但是最大的功劳却来自这样一桩“突发事件”。
2014 年 12 月 18 日上午,两位名曰杜某和李某的记者,在未经过调查的情况下,就在《广州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名创优品”隐瞒中国血统》的文章,内文暗示名创优品涉嫌“山寨”“侵权”、出售“伪劣”制品,其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引发热议:
其一是为什么名创优品作为日本品牌,中国商标却注册得比日本商标要早; 其二是为什么名创优品作为日本品牌,产品却是中国制造;其三是为什么一些商品与其他大牌产品外观类似。在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名创优品确认这篇文章为不 实报道;且经过核实,报道中提到的品牌相关负责人并未接到过《广州日报》记者的电话及短信。于是,名创优品迅速启动“专业机构”调查系统。
2014 年 12 月 18 日下午,《广州日报》紧急撤掉了该报道的内容,但部分网络媒体在别有用心的人士操作下进行转载,瞬间引爆网络引发众议。
随后,名创优品所委托的“专业机构”调查系统初步查明:《广州日报》该文的“鸡蛋里挑骨头”、恶意中伤,是名创优品竞争对手暗地里有组织、有策划的蓄意伤害事件,是通过金钱收买记者和主任撰写企业虚假信息的行为。这桩事件的真相仅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便水落石出,可是带来的影响却持续了近两年之久。事实上,正是这篇名为《“名创优品”隐瞒中国血统》的文章掀起了其后的轩然大波,文章撰写者罗列的诸多“内幕”勾起了读者的兴趣,致使数不清的媒体和不明真相的网友加入了“抨击”名创优品的队伍中,推波助澜地引爆了话题。
2014 年正处于紧急“开店年”的名创优品虽算不得“名不见经传”,但也绝对称不上“赫赫有名”。可当质疑声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当名创优品潜在的竞争对手坐等这出好戏登场以将名创优品杀得片甲不留的时候,叶国富却十分淡定。
对此,他在后来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
“那段时间我们的业绩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上升很快。这就是可怕的地方,名创优品事件的背后揭露了人性。
今天我们说一个人好,没有人听得进去;说你坏,说你差,说你不好,一定会有很多人关注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