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工智能那点事
专注国内外AI人工智能、机器人、AR/VR、无人驾驶、深度学习、5G、智能制造、新零售等前沿科技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机器之心  ·  8卡32B模型超越o1预览版、DeepSee ... ·  12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aiaio(AI-AI-O):一个轻量级、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人工智能那点事

国内首部AI知识产权标准启动编制,诚邀科技企业、律所律师、知产服务机构参编!

人工智能那点事  · 公众号  · AI  · 2024-09-25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规模普及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特别是知识产权布局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指出,虽然人工智能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企业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生成和使用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缺乏一致意见,导致面临法律和经济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电子商会和智合标准中心正在编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指南》团体标准,旨在加强AI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整合资源和凝聚行业共识。该标准将覆盖著作权、专利和商业标识运营管理以及商业秘密保护四大知识产权领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规模普及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布局的焦点,并有机会为企业带来巨大商业价值。

关键观点2: 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生成和使用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法律和经济风险,以及海量数据的“合理使用”等问题。

关键观点3: 编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指南》团体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加强AI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整合资源和凝聚行业共识,中国电子商会和智合标准中心正在制定该标准,该标准将覆盖四大知识产权领域。


正文

来源 | 智合标准化建设

作者 | 智合标准中心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规模普及,使企业获得了新的抓手。

人工智能应用不仅满足企业多方面的商务需求,也逐渐成为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布局的焦点。国家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强调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企业也通过制定相关团体标准,形成行业共识,强化对知识产权的共同认识。但目前市场暂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背景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标准,表明关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主要问题还未受到重视或明确规范。


人工智能全面发展,知产管理成为关键


人工智能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我国积极推进AI领域知识产权布局。如今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4.4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在全球总市场规模中占比超过35%,成为全球AI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但我国大量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出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现不足,致使知识产权布局后继乏力。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生成和使用过程缺乏一致意见,致使面临大量的法律和经济风险。

企业在训练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难以对海量数据的“合理使用”形成统一看法,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市场需求结合度不高,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对可专利性的AI核心技术类型缺乏明确认识,当前企业大多申请门槛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高质量的AI发明专利数量不足申请总量的四分之一。以数字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开始成为企业进行营销投放的新思路,但数字人的形象、声音等元素存在知识产权、人格权等问题,致使当前利用智能终端营销的市场总体收益尚未覆盖企业的总体成本。

由此可见,对人工智能进行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是企业部署AI全过程中最重要的业务工作。应用人工智能是企业免于落后风险的首要之选,对人工智能进行明确规范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则是保留企业自身独有优势的关键一步。



垂直行业知产布局各有侧重,团体标准编制助力行业共识


企业在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时面临诸多挑战,并随着企业所在的不同垂直领域有所侧重:



为加强对重点领域保护,整合AI知识产权运营管理资源,凝聚行业共识,并填补相关标准的空白,由中国电子商会作为归口管理单位,智合标准中心作为组织编制单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指南》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智合标准中心将携手业界专家,召集国内头部大模型企业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先锋企业,共同发起本次标准编制工作。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起草单位及起草人,共襄标准编制。

本标准将覆盖著作权、专利和商业标识运营管理,以及商业秘密保护四大知识产权领域,全面覆盖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为确保本标准以企业需求为立场,以重点业务问题为导向,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 欢迎大模型公司、人工智能应用型企业的法务部门/知识产权部门、律师事务所、专利代理事务所、商标代理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数商企业,以及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


【申报流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