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海关检疫政策再起波澜,并推动国内豆粕市场再上一个新台阶。由于这个事件的影响可以非常大,今天就专门就此事的来龙去脉和潜在的影响作一个专题的分享。
1月21日,一条消息在国内各期货微信群广泛传播:
“
各关要加强对进口巴西大豆报关单证进行审核。(-)针对TERRA ROXA COMERCIO DE CEREAISLTDA、OLAM BRASIL LTDA和CVALE-COOPERATIVAAGROINDUSTRIAL3家企业,如现《植物检疫证书》等证书签发日期在2025年1月8日以后的,不得受理报关申请;如(植物检疫证书》等证书签发日期在2025年1月8日之前的,已经从巴西发货的,可以受理报关。
(二)针对CARGILLAGRICOLASA和ADM DO BRASILLTDA2家企业,如发现《植物检疫证书》等证书发日期在2025年1月14日以后的,不得受理报关申请:如《植物检疫证书》等证书签发日期在2025年1月14日之前的,已经从巴西发货的,可以受理报关。
”
此消息一出,豆粕期货应声上涨,尤其是对现货最敏感的03合约,一度接近涨停。当天期货收盘后,各地区的豆粕基差也纷纷上调,华北地区2月和3月的基差甚至直接跳涨80元。
1月22日,此事被路透社报道,引起了外媒的广泛关注。也相当于变相确认了这个传言的真实性,从而导致国内基差再次上涨。像一些压力比较区域,如华东、山东,也补涨了80元。
此后,巴西农业部官方作出回应,表示收到了中国关于巴西大豆货物不合格的通知,中国海关在这些货物上检测到了害虫和杀虫剂。将会加强对出口中国的大豆船货的检查,并补充说,在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后,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不会受到影响。
至此,消息的炒作才有所降温,豆粕期货冲高回落,基差也没有进一步上涨。
为什么这个消息能产生这么大的威力呢?如果严格执行,会对国内豆粕供应产生怎样的影响?
根据采购进度的统计,今年1月船期我国大豆采购量只有350万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60万吨。主要原因是减少了美豆的采购,因为市场担心特朗普上台之后,中美贸易战再起,加上美豆成本远高于巴西豆,采购美豆的榨利亏损比较严重。
1月船期采购量小,必然会影响国内一季度的大豆供应,我们不得不指望巴西豆今年能快点装船,来弥补美豆的缺口。
但今年巴西豆装船偏偏又出现了问题。由于马托格罗索州在种植前期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导致种植进度推迟了半个月左右,如今到了收割的季节,又接连下大雨,影响了收割进度。
根据马州农业局的统计,截止上周,该州的大豆收割进度只有1.41%,远低于去年同期12.82%的水平,也落后于5年平均水平。
收割进度缓慢,就必然会拖累巴西的发船进度,从而影响国内的到港。根据某船运机构的统计,
截至1月18日当周,巴西周度对华1月已装51万吨,仅高于 21年同
期。
根据该机构的报告,
国内一季度大豆到港预估总量1390万吨,同比-490万吨。其中,
1/2月到港预估保持640/400万吨;3/4月到港预估至350/970万
吨,1-3月单月到港料均低于过去五年,2-3月单月均为同期最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海关再次收紧检疫政策,上述名单上的粮商,出口到中国的巴西豆将没法通关放行。那国内1季度的大豆供应将现超级紧张的局面。
这就是2-3月基差和03合约暴涨的根本原因。
根据采购计划的推算,机构对
5月到港预估暂放1190万吨,6月预估1250 万吨,
二季度到港预期3410万吨(同比+70 万吨)。理论上二季度到港比较充足,但如果海关这个政策严格执行,会不会对二季度的到港也产生影响,都是不确定的事情了。
我们只能等待巴西官方和中国官方协商的结果,以及上述名单中的企业会如何去调整以满足中国监管方的要求。
油脂油料的信息比较繁杂,而且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需要专业解读,才能从复杂的市场信息中发现好的交易机会。建议大家如果想长期关注油脂油料市场的话,可以加入我的油脂油料小红圈,一些重要的新闻信息,以及对信息的解读,我都会在小红圈里及时向大家呈现。
【END】
更多油脂油料的分析,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本人的油脂油料小红圈
同时,我也创建了几个品种的
微信交流群,包括
油脂油料、橡胶、玻璃纯碱
等,
并邀请到我身边做该品种的
现货商、研究员、资深交易员
等朋友加入,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资讯交流平台。
加入社群,您将获得以下方面的价值:
了解品种的最新基本面动态信息
行业大咖的观点分享
行情走势的最新分析
圈内的人脉资源
入群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由本人拉大家入群。
上一篇
【重磅】豆粕稳了!USDA 11月报告深入解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