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铜元史,一般认为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广总督李鸿章奏准在广东创铸始,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止,历时五十年。五十年中生产的铜元数量极其巨大,版式极为复杂,其中不乏珍贵的品种。
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铜币
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铜币
该币正面镌有“中华民国开国纪念”“TEN CASH”“十文”等字样。“TEN CASH”左右铸有七星粗点,隶书“十文”两侧环有嘉禾图案。该币,重6.1g,直径28.8mm。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有金、银、铜三种材质。由于铸造厂家不一,铸造年代不同以及雕刻师英语水平的差异,该币除正背面主要图案未变外,其花饰细节、英文字母均有不同,这就形成了该币的多种地方版式。
袁像大面型共和国纪念十文
袁像大面型共和国纪念十文
1912年3月,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天津造币厂根据财政部关于铸造纪念币的规定,铸造了袁像共和纪念十文铜元。按实物,此纪念币可分小面型和大面型两种版别。其中,前者较少,后者极稀。此币的质料,以传世实物而言,有红铜质和铅质两种,均为试铸样币,它们的传世数量,据估计,红铜质的有五枚左右,其中,流传有序的有四枚,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法籍钱币收藏家邬德华和中国钱币专家张璜先生各藏有一枚;
徐世昌像十文铜元
此币直径为28.0mm,缘厚1.8mm。正面为徐世昌头像,背面为开国纪念币的图案。中间为隶书“十文”,两侧为麦穗,以珠圈环绕;外层是缠枝纹。此枚钱存世稀少,十分珍贵。
中心“津”字嘉禾拾枚(1936年)
中心“津”字嘉禾拾枚(1936年)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间,在冀察绥靖公署修械厂(原天津造币厂)中,设计铸造了多种带有“平、津”字样的铜、镍铸币。由於此类币是宋哲元主政该地区时的產物,故钱币收藏界将其概称为“宋哲元铜元”和“宋哲元镍币此项铸币,无论是铜圆还是镍币,传世均甚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