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发布  ·  抢票丨《太白金星有点烦》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明星都来了!TA们眼中的深圳……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深圳企业,有需要?请按1号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深圳30万年薪招中小学老师:请逼自己优秀,然后过上骄傲的生活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0-01-06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最近,有读者跟我说,打算年后辞职去考研了。
我很害怕她是由于逃避工作上的压力而去考研的,连忙问她,为什么想要去考研?
她说,工作越久,越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希望可以去精进一下自己。
我很认同这样的想法,这个世界,一定会奖励那些不断逼自己变优秀的人。
——就就

作者 | 洞见
源 | 洞见(ID: DJ00123987)

01

前阵子,朋友圈被一条新闻刷屏。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传来喜报,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年薪30万聘中小学老师”,共吸引了海内外3.5万人报考,有491名青年才俊入围。

其中76人毕业于清华北大,博士23人,近9成是研究生。 一举打破了教师薪酬低的刻板印象。


所有待遇的优厚,都意味着竞争的激烈。

有博士生在,本科生就要受冲击; 有清北复交的毕业生在,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可能面临淘汰。

人人都想要优厚薪水,享受全年165天带薪休假,入职就能搬进学校提供的人才住房、长租公寓。

但想要拥有这一切,你得有好学历这块敲门砖。

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人在困惑: 到底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现实是,好学历,是学习能力的最好证明。

而会学习的人,走到哪里都是抢手的人才。

以前总有人调侃,班上那个学习最差甚至半路辍学的人,几经打拼成了老板,赚了大钱,而认真读书的好学生,要给他们打工。

这才有了“读书无用”的论调。

可是,这些过时的故事该改一改了,不好好读书,可能就业都很难,更别说当老板。

有调查显示,硕士学历以上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百万富翁,比例高30倍。

还记得那张疯传的中国互联网大佬的聚会图吗?

这些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境,却清一色的名校出身,让人不得不承认, 唯有教育才能改变命运。


02
“不公平”,让努力有了意义

前段时间,黄多多的发色又上热搜了。

十几岁的小女孩染发、耳钉、化妆、美甲,都一一尝试,每一次都掀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讨论。

很多家长都赞成黄磊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但自己不敢尝试。

因为黄多多是“别人家的孩子”。

家境优渥,父母出色; 想表演可以和何炅一起演话剧; 参加钢琴比赛,搭档是吕思清的儿子。

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不公平,起跑线不同。

“条条大路通罗马,别人出生就在罗马。”

但我们不该因此忽略努力的意义,毕竟不是每个明星家的孩子都优秀,想留在罗马也不容易:

多多英语好,是因为每晚都在看英语读物; 说她多才多艺,是因为一直在勤学苦练。

“只有自律的孩子,才能给她自由。”

无论起点如何,先苦后甜的人生规则不会变。

曾看到过一个视频:

一个高空作业的小伙,坐在高空中的两条绳子上吃饭,可能是坐的不舒服,他稍微动了一下。

结果饭碗就掉了下去。

愣神了一会,小伙子还是捡了捡粘在胳膊上的饭粒,接下来是要饿着肚子干活。

你觉得读书苦,那一定是没有尝过生活的苦。

这世界的确不是绝对的公平。

同样的年纪,有人在工地上挥洒汗水,有人在校园里肆意青春。

以前,提到高考就有人抱怨“一张考卷定终身”是不合理的。

而这两年,人们渐渐理解了这场考试的意义。

它才是人生的又一起跑线,不论出身。

只要你肯拼,就可以跟“黄多多”们做同学。

接受高等教育,结识优秀的人,开阔眼界,改变命运。

03
你所得的,就是应得的

只是这世界上,太多人都在“ 间歇性想逆天改命,持续性输给自己的懒”。

前两天 ,清华做了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部分学霸的计划表曝光:

清晨6点起床,6点40开始学习,晚上9点到凌晨1点,全都安排满满当当。


虽然已经离开校园多年,看到依旧感到很燃。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没有谁是天生的学霸,踏实肯干才能成就未来。

他们能用很密集时间刻度管理的一天,而我们都没有勇气做一张这样的表,因为知道自己坚持不了。

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嘴上说努力的人很多,真正在跟自己死磕的人少之又少。

其实,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未来的困境就少一点。

这段时间,关于非全日制难就业的话题也吵得沸沸扬扬。

在用人单位的眼里,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根本没有学历优势。

指责的声音很多: “这是就业歧视。

可抱怨又有何用?

人才这么多,怎样才能给别人一个“你很值得拥有”的理由?

不禁想起华为用年薪制管理应届博士的新闻。

当你拿出一个足够让人信服的履历,可以解决一切争议。

当你据理力争,“非全日制”也不容易的时候,别人刚上班就拿上了百万年薪。

因为他们扛住了科研的压力,完成所有课业,论文通过答辩,还可能出了专著,获了专利。

这些能拿出来的事实,比辩解的话更有说服力。

他们能得的,都是应得的。


04
请先逼自己优秀,才能过上骄傲的生活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答: 月薪五万可以过上怎样的生活?

“房租不再是压力,可以定期安排国内和国外的旅行,家人生病可以看好的医生。

这是许多年轻人都向往的生活。

至于如何实现,路径是简单又明晰的: 进大公司,去好平台。

但这些地方招人都要看学历。

所以,想成功,最实在且可行的办法就是用功读书,考好学校,为简历增色,给别人选择你的理由。

这个世界一直在默默奖赏会学习的人。

樊登曾经做过一个分享。

樊登读书会成立之初便发展迅猛,没投过钱,却迅速实现营收过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