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吕考研
原公众号“吕建刚老湿”改为“老吕考研”啦! 老吕坚持每日分享管理类联考、经济类联考干货。考MBA MPA MPAcc 等专业的同学快关注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帝国理工清退150名学生,纽大拉黑国内某高中 ... ·  7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国外卖疯了的“越野登山鞋"多变态?防撞耐磨, ...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新一轮H1B抽签开启!今年可能是最容易中签的一年?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困在爬藤之路的中国家长:美高是“捷径”还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吕考研

用数据说话,2021届会有多少人参加考研?

老吕考研  · 公众号  ·  · 2020-02-17 00:00

正文


戳左上角蓝字“老吕考研”关注我们
并点击 右上角 ●●● 菜单栏 ,选择 “设置星标”
每晚12:00 ,老吕陪你考研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准备21届考研,也有一些同学在问我:21届考研的报名人数会是多少?具体难度会如何?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老吕我 教育部 研招网 上,搜寻了近11年的考研报名和录取人数的数据,今天 就用Excel给大家简单预测一下,2021年考研的难度。

1

2021年会录取多少研究生?

我将搜寻到的数据,整理在了以下Excel表格里。 (因教育部的数据是次年七月更新,故2019及2020届考研录取人数暂时未知)
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近十年来,考研报名数有涨有跌,但是录取数是稳步增长的。
这是因为每年的研究生录取名额,都是由教育部规定,而为了高等教育人才的质量及数量稳步增长,咱们教育部内部大概率是有相应规划的。
因此,为了验证教育部内部是否有这样的增长率,我们利用2010-2018年的数据,用excel做一个 回归分析
图上可以看到, R值高达0.9 ,证明这九年的录取数和年份高度正相关,我们的假设是成立的。
接着,我们利用Excel的预测工作表功能,预测出: 2019、2020、2021年的录取数据的预测区间是: 72~86万、73~91万、74~96万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再把预测数据的中间值放入表格中:
图上可以发现:19及20届考研同学的录取比例,与往年比有较大下降: 由原来平均的33%的录取比例降到了25%的区间内。
即使是我们代入预测录取数的上限:96、91、96万。
录取比还是下降到了26%的区间内。

2

为什么录取比例那么低?

那为什么会出现录取比下降的结果?
原因在于: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的数量增长速度,远高于研究生录取数的增长速度,因此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增加。
而考研人数的不断增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无外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针对应届生的岗位供给减少,就业难度不断加大,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不得不选择考研。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自2015年开始,考研报名的学生数量开始逐年增长, 因为从15年开始,GDP增速不断下降,经济大环境没有前几年那么好了···
结合前几天教育部放出的消息:“2020届应届毕业生增至 874 ,预计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还有研招网的2019年的考研报告:“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增加至 45% ”。
我个人做一个不负责的预估: 2021年会有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考研中来,竞争激烈程度会进一步增加。

3

2021年报名人数预测

为了相对精确地测算可能人数,我们把15年及以后的考研报名人数输入到Excel中,做了一个简单的预测。
结果显示:2021年报名数达到了349~407万,中间值为378万。
我们再把之前计算的预测值的中间值带进去(预测数据为红色加粗部分);计算得出了最后的结论: 在教育部按照当前的速度来扩招的话,2021年研究生整体录取比例可能下探到22%。
当然,以上的推算所用工具也是相对比较低端的Excel,流程也不是很严谨,同时加之有政策、经济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计算的结果会有不少的偏差,故仅供参考。

4

更可怕的事实


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了,其实我们在做计算的时候,没有排除保研的人。
这是因为教育部给的每年的教育发布公告中,并未做相应的区分保研和统考数量,老吕也没有查到相应的准确数据,故此部分数据未排除。

如果排除掉保研的人数,实际上,考研录取比例是更低的。

另外,从2017年开始,教育部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并轨,纳入统一招生的渠道中,所以,最近几年的报考及录取人数统计,是把报考非全和全日制的考生一起纳入了统计数据中的。
这一部分的影响因缺少具体的数据,我们也无法做预先的排除。

而如果你不幸报了会计、审计、图情专硕等专业,那你面临的可能是 地狱十八层难度了 ,根据Mpacc教育指导委员的数据, 2018年全国的报录比将近13:1,换算成录取比例仅为7%。

所以还在看手机的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然后立马滚去学习呢?


压力那么大,如何才能高效备考,逆袭名校?
那么,我需要你用三个晚上的时间,来听我讲3节课。
这3节课,我们要完成这几件事:

1. 确定老吕是吹牛,还是真的有干货?
2. 确定一整年的备考 方向 、备考 方法
3. 理解“母题的魔法”,掌握最好的解题方法。
4. 学会5类题型的解法(这5类题2020年考了16分)。
5. 学会写作的底层逻辑。

三晚课程内容如下: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报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