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风景名胜区
爱风景,爱旅行。与中国风景名胜区直接对话,及时收取风景区官方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8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昨天  
华夏能源网  ·  谁是2024风电“签单冠军”?金风第一,运达 ... ·  2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德国能源转型:政策调整前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风景名胜区

世界遗产在中国丨亿万年生命的圣地,她的故事都在这里

中国风景名胜区  · 公众号  ·  · 2018-08-01 16:30

正文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5000年文明长河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古迹、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在中国》系列推广第十话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199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座大山被佛界称为大光明山

在佛经中被描绘为形如初月、大放光明

离山不远的地方有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坐像

佛教信徒们为了心中的信仰聚合在此

这里是佛教徒心中永世崇仰的圣地

这里是峨眉山——乐山大佛


峨  眉  山

▲@蚂蜂窝网友(背包走天涯)


峨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

这里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远远望去山势飘逸

好像姑娘的两道秀眉

因此取名为峨眉山



佛 教 名 山 的 起 源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佛界中普贤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最初为人们所知,并非佛教而是道教。这里曾是道教看好的风水宝地,是修炼成仙的理想居所。被道教奉为第七洞天。

公元九世纪末,一位道骨仙风的长者来到峨眉山,在这里访仙问道、采药炼丹。这个人就是被道家奉为北五祖的吕洞宾。

▲纯阳殿   @蚂蜂窝网友(直木)

吕洞宾道号纯阳子,后人为纪念他,便建立了纯阳殿。殿后的山坡上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记载着道教辉煌的石碑。


然而不久

峨眉山道教的平静

却被传说中 “一个老药农的奇遇”改变了


年过花甲的蒲公像往常样上山采药,偶然发现地上有一行大如茶盘、状似莲花的脚印。蒲公沿着脚印一直追到山顶。伴着一阵天籁之音,茫茫云海中升起一轮五彩光环,光环中有一头六根长牙的白象,托着一位头戴金冠、手握如意,盘腿坐在莲台上的菩萨。惊恐万分的蒲公倒头便拜。

▲初殿古刹  @蚂蜂窝网友(安放断年)

事后蒲公经一位高僧的点拔,知道了那就是佛教中 普贤菩萨 的瑞相。

后来他在发现普贤瑞相的崖顶修建了一座专门供奉普贤菩萨的寺院,后人起名为初殿,自己也皈依了佛门。

这一年是公元63年,从此峨眉山开始了长达—千多年的普贤信仰。

▲@蚂蜂窝网友(背包走天涯)

普贤菩萨在峨眉山显像三百多年后,高僧慧持不远万里专程来到峨眉山朝拜。他发现息心岭一带地势宽广、群峰环绕,是个修建寺院、弘扬佛法的好地方。

公元399年,慧持在此建造了普贤寺。 这是峨眉山上唯一一座以普贤法号命名的寺院。从此,普贤寺的命运与普贤道场的兴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道 教 VS 佛 教

佛教的进入,打破了道教在峨眉山的一统天下

峨眉山上佛道之争的序幕因此拉开

峨眉山中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白蛇传》。

传说中,白娘子是峨眉山上修炼千年后得道的蛇仙。她和青蛇幻化成人形来到西湖,偶遇书生许仙,两人一见钟情并结为夫妻。而法海和尚的出现打破了白娘子与许仙的平静生活。发现真相的许仙被吓得魂飞魄散,白娘子救了许仙的命却挽回不了他的心。许仙最终皈依佛门,跟随法海和尚去了金山寺。为了抢回许仙,早已回天乏术的白娘子孤注一掷,施展浑身解数,兴风作浪水漫金山寺,然而固然有千年道行的白娘子,最终还是被法海收入钵中镇压在雷峰塔下。

白娘子与法海和尚的争夺

就像现实生活中佛教与道教争取信徒一般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普贤菩萨提倡脚踏实地、注重实践。 通俗易懂又易于修行,非常符合世俗常人的心态。相比之下,道家的羽化成仙就显得不那么实际。

峨眉山上的佛教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山中的道士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干脆改信了佛教。 普贤道场信者如云、香火鼎盛。


就像白娘子拼命挽救自己的爱情那样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

也在竭尽全力的维护着自己原有的地位

▲@蚂蜂窝网友(背包走天涯)

唐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当朝皇帝推崇道教,下令废除寺院、驱逐僧尼、禁止佛教传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会昌灭佛

会昌灭佛持续了近十年之久,峨眉山佛教遭受了重创,普贤寺也未能幸免。

▲原白水普贤寺 现万年寺

公元874年,新皇帝继位。开明的宗教政策使佛教在峨眉山得以重新发展。

一个名叫慧通的和尚来到峨眉山,看到满目疮痍的普贤寺,他心痛不已。他劝说自己的妹妹慧续法师上山重修普贤寺,共振普贤道场。慧续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进入峨眉山的比丘尼。 普贤寺经过整修扩建,终于在公元876年重开山门。

为了让普贤寺从此远离火光之灾,根据中国的五行学说中水能克火之意,改名为白水寺。宋朝又改作白水普贤寺。 从此峨眉山中的佛教寺院越建越多,普贤道场重新兴盛起来。



乐 山 大 佛 的 修 建

▲麻浩岩壁图  来源:蚂蜂窝网友(猫小文)

公元一世纪,也就是在蒲公奇遇普贤瑞相的同时,一些佛教徒在峨眉山东面凌云山的麻浩岩壁上雕刻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佛像。

五百多年后,凌云山上又一次响起了铁器敲凿的叮当声,正在指挥众人开山凿壁的是一个叫海通的和尚。

凌云山位于峨眉山以东三十多公里的乐山境内,山下就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每当雨季来临,肆虐的洪水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橫冲直撞,吞没农田和房屋,百姓苦不堪言。此情此景,促使海通和尚立下了宏愿—— 在凌云山上开凿一尊与山齐高的大佛像,凭借佛的威力,镇伏洪水保佑苍生。

由此,这个注定让后世为之惊叹的浩大工程在公元713年开始了。

▲海通像&海师洞  @蚂蜂窝网友(demo在路上)

开凿大佛时,海通和尚一直住在大佛后面的海师洞中。 为了保护修建大佛募集到的资金不被勒索,海通和尚愤怒地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吓跑了贪官。

每日海通和尚都要拄着拐杖,在小和尚的搀扶下来到凿壁现场。他说:“ 我虽然看不见,但也要听着把大佛建成 。”

可是大佛的头像刚刚刻完,海通和尚就圆寂了……

▲@蚂蜂窝网友(Trailer_man)

修建大佛的工程艰巨而又漫长。整整90年的时间,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 终于,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建成,并取名为乐山大佛。

此时,乐山大佛的建成与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兴盛,迎来了佛教在中国西南方的鼎盛时期。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乐山大佛高7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弥勒佛坐像

他代表末来,象征光明吉祥和希望

刚刚凿刻好的大佛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 那时的她身穿 彩衣璎珞 披肩金碧辉煌 ,端坐在为之遮风避雨的十三层木质楼阁—— 大像阁 内,气势恢宏。

公元十三世纪末,大像阁不幸毁于战火,乐山大佛从此裸露在风雨之中……

凌云山和周边的几座山峰可以组成一座仰面而卧的 巨型睡佛 ,而乐山大佛恰好立坐于睡佛的心胸部位,这也印证了佛教所谓“ 佛在心中 ”的古老圣寓。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睡佛怀拥大佛

坐东面西与峨眉山遥相呼应

乐山大佛形成了世上罕见的佛教人文景观



普 贤 道 场 的 兴 盛

公元980年,宋太宗的一道圣旨,给峨眉山带来了一场巨变

▲@蚂蜂窝网友(背包走天涯)

普贤寺的高僧茂真和尚接到圣旨,昼夜兼程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汴京。 来到皇宫后,宋太宗请茂真和尚算一算,身怀六甲的皇后是否能为他生个太子。 茂真奏请皇帝准许他做三天佛事,随后便率领百余僧众举行了隆重的法会。三天三夜、日升日落,茂真一直在普贤像前焚香诵经。 第四天拂晓,皇宫上空出现了一片金色祥云,没过多久,皇后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太宗皇帝喜得贵子,对普贤菩萨深信不疑 ,但是他并不知道茂真和尚出家之前曾经还是位颇有经验的医生。

为了感谢普贤菩萨的恩德,太宗皇帝御赐三千两黄金在普贤寺铸造普贤菩萨铜像。

这座铜像高7.85m,重62吨,头戴金冠,端坐于白象背负的莲台上。 造型精巧、比例匀称,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工艺水平都堪称绝世之作

太宗皇帝还颁旨,全山各寺都要供奉普贤菩萨,并特别增设了官员驻扎在普贤寺掌管全山宗教事务。

从此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道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