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港澳IPO上市
关注香港、澳门等海外资本市场动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BA Community  ·  DeepSeek: Your ... ·  昨天  
GBA Community  ·  DeepSeek: Your ... ·  昨天  
黑马程序员  ·  鸿蒙+DeepSeek:一起探索“黑科技”! ·  2 天前  
黑马程序员  ·  鸿蒙+DeepSeek:一起探索“黑科技”! ·  2 天前  
美股研究社  ·  增长放缓,投资者过于乐观,亚马逊隐忧频现! ·  2 天前  
美股研究社  ·  增长放缓,投资者过于乐观,亚马逊隐忧频现! ·  2 天前  
江苏新闻  ·  知名连锁品牌被曝关店,门店遍布全国! ·  2 天前  
江苏新闻  ·  知名连锁品牌被曝关店,门店遍布全国!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港澳IPO上市

李小加:「新股通」十年内可以实现丨香港IPO市场

港澳IPO上市  · 公众号  ·  · 2024-11-11 19:40

主要观点总结

李小加是香港交易所前行政总裁及滴灌通创始人,他提出互联互通已经完成了二级市场通的阶段,并表示未来十年将实现新股通以连接内地与香港市场。他认为新股通将有利于两地经济并为港交所吸引更多国际企业上市。同时,他也强调了选择合适的保荐人在香港上市中的重要性。李小加提出新股通的预期影响,包括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李小加表示互联互通需要扩展至一级市场以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

李小加提出了新股通的构想,允许内地投资者认购香港IPO,同时允许香港的全球投资者认购内地A股的IPO。

关键观点2: 李小加认为新股通具有巨大潜力但对时机有严格要求。

尽管他相信未来会实现新股通,但目前并非合适的推进时机。他强调了合适的时机和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3: 李小加强调了新股通背后的战略和逻辑。

他认为新股通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并有助于中国与国际进行更深层次的股债互换。

关键观点4: 李小加的职业生涯和背景为他的观点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他曾在港交所担任CEO并在金融和法律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这些经历为他提供了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正文




来源:明报、新报等


综合媒体报道, 互联互通 即将于下周日 (11月17日) 十周年,港交所前行政总裁、滴灌通创始人及主席 李小加 表示,目前 互联互通 只完成一半 (只限于二级市场) 要达至真正的互联互通,需要落实新股通及拓展至一级市场。 预期「新股通」能为内地及香港带来巨大贡献,只是短期时机未到,相信未来十年内一定可以成事。


李小加 ,他于2014年「沪港通」推出后不足两年,便已在2016年初在港交所《战略规划2016-2018》中首次提及「新股通」,惟多年来一直只闻楼梯响。他坦言「新股通」是当日推出互联互通的终极目标,因二级市场通只是解决投资上的需求,一级市场通才对世界有更大影响。


李小加 当时倡议的新股通机制是以互联互通模式,允许内地投资者认购香港IPO (首次公开招股) ,同时亦允许香港的全球投资者认购内地A股的IPO。

李小加 称,「新股通」是当日他推出互联互通的终极目标 (ultimate objective) :「二级市场通只是解决投资上的需求,一级市场通才对世界有更大影响」。他说,此举不但能提升香港对国际企业作为上市目的地的吸引力,同时对国家亦有裨益,如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他举例,沙特阿美 (Saudi Aramco) 来港通过「新股通」上市,内地投资者可以人民币认购,消费者也可通过投资沙特阿美来自然对冲油价;同时,国际企业通过「新股通」募集人民币后,亦可用于投资中国国债等人民币资产,「让他们也变成我们的债主,我们欠他钱,但拥有他的股票,又是一个natural hedge。」


李小加 表示,「钱是流动性很强的东西,它追随“贪婪”和“恐惧”,当“贪婪”起很大作用的时候,它是可以克服“恐惧”的。只 要确保当有足够的赚钱机会时,钱能够来这里,没有恐惧,或把恐惧降至最低。」


李小加 相信,「新股通」背后战略及逻辑皆没问题,放诸今日仍适用,预期当天时地利人和配合时,终有一天可实现「新股通」,促使中国与国际可作更深层次股债之间的「世纪互换」。但他同意目前并不是推进「新股通」的合适时机,因内地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资本并非处于极其丰富的时候,现在还要拿内地的资金去投海外IPO,在可见将来都不会是当局的优先选项。




李小加,自2010年起出任港交所CEO,2020年12月离开港交所,2021年创办滴灌通,2024年8月31日出任亚布力论坛新一届轮值主席。
李小加,1961年出生于北京,长在甘肃,初中毕业考上石油技校,在渤海油田当过4年石油工人,曾任英文《中国日报》的编辑记者。在美国完成法律博士学位后,李先生曾在纽约的达维(Davis Polk & Wardwell)(1991-1993)与布朗伍德(Brown & Wood)(1993-1994)律师事务所执业。加盟香港交易所前,李先生为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2003-2009);此前为美林证券中国区总裁(1994-2003,其中1993-2003任总裁)。
李先生,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英国文学);1988年获得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新闻系硕士学位;1991年取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疏漏难免,敬请指正
版权声明:「港澳IPO上市」主要跟踪关注香港上市、澳门上市、美国上市等,所有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我们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美国IPO等境外上市资讯,敬请浏览:www.hkmipo.com


相关阅读

今年前十个月香港上市54家,IPO募资686亿、增1.17倍丨香港IPO市场

香港上市 保荐人 」排行:中金、华泰、海通、中信建投、中信、建银,6家中资券商位列前十

香港上市中介「审计师」排行: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Top 3

香港上市中介「香港律师」排行:高伟绅、美迈斯,Top2;金杜、竞天公诚等2家中资律所位列前十

香港上市中介「中国律师」排行:竞天公诚、通商、金杜、中伦、君合,位列前五

130家「医疗健康企业」香港上市中介机构排行榜:中金、安永、通商、达维,保持领先

130家「医疗健康企业」在香港IPO上市,其中包括65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1家特专科技公司

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香港是中国企业IPO的首选,香港上市选择「合适的保荐人」非常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