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徐时评
独立时评人,新浪微博有影响力的时评微博,将给大家适时送上国内外精彩的热点时事评论。老徐时评,带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多家电视台,上新一批“00后”主播! ·  昨天  
政事堂2019  ·  《哪吒》必须打赢《封神》 ·  昨天  
求是网  ·  海报 | 家国情怀 ·  2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八面来风】这届退休老人,真有钱! ·  2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问题不在你需要什么,而在你是否被需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徐时评

老徐时评:2018年的8个关键词——钱荒篇

老徐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8-02-05 07:56

正文

文/老徐时评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把这一年里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归纳为8个关键词:改革、创业、风险、税收、钱荒、信仰、求真、焦虑。这8个关键词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话题,但是基本能代表很多人的热切关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只提出这些关键词,不做过多深入分析,请大家自己去关注和解读。读懂这8个关键词,其实也就读懂了中国的2018。


上几次聊了其他关键词,今天聊聊第五个关键词:钱荒。本来想把这个话题放在“风险篇”里一起说,因为实在太重要,还是单拿出来聊吧。

最近和几个做生意的朋友聊天,他们异口同声地反应手头钱紧、缺钱,不是要借钱,就是被借钱、欠钱,反正生意不好做。钱荒这个概念其实不是针对个人,而是指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从而对资本市场、利率市场、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引发的一种经济现象,严重的会引发金融危机。很多人恐怕对于2013年的钱荒情景记忆犹新。而2018年的钱荒,只能会比2013更厉害、更残酷。


很多不懂金融的人搞不清,央行这么玩命印票子,房子那么贵,北京三环内随便一套房子都值几百万,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个个都是千万富翁,钱多的都快不值钱了,怎么还缺钱闹钱荒呢?


这里我先给大家普及一点金融知识:央行是如何发行货币的?央行(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就相当于对全国人民的负债,就是央行用一个自己发行的信用凭证,去购买老百姓手中真实的资产。也就是说央行发行的货币,相当于向出售资产的老百姓打的借条。老百姓把这个借条存到商业银行(工行、农行、建行等)获取增值收益,商业银行再把这些钱贷出去,支持实体经济,获取差额收入。只要老百姓不对这个借条失去信心,那么这个借条就可以随便打、永远打,开着飞机到处撒钱也没问题。

假如央行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等手段收紧流动性,那么流通领域内的货币就少了。钱荒就是这么来的。钱荒并不是银行真的没钱,而是银行借出去的钱一下子回不来,到期的债务无法偿还,导致市场上流动资金锐减。钱荒从银行体系萌生,在资本市场被放大、变形,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恐慌情绪如果在全社会劣性传导,将会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


熟悉中国政治经济生态的人,一定有这个感觉,那就是只要最高层开始反复强调防范风险了,那就是不少人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反复强调什么,往往是那个方面最薄弱。这次紧缩银根,是在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未来三年“三大攻坚战”重中之重的背景下出台的货币政策,因此形势比2013年更加严峻,力度会更大。

我觉得中国的钱荒,理解成“钱慌”可能更准确一点。钱荒的背后是“钱慌”。一方面是实体经济缺钱,另一方面又是游资过剩,少数富豪及大型企业积聚了大量财富,导致社会资金的流动速度越来越慢。这种不对称折射出了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央行多年货币环境的宽松,使得资金成本反而更高,流动性反而越来越紧张,表明金融体制存在严重的扭曲。大量高负债的僵尸国企和使用极高杠杆的金融部门,造成了流动性的黑洞。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楼继伟也表达过类似观点:过度的混业经营,造成一系列金融乱象,名目繁多的中国特色衍生品令人眼花缭乱,同业、通道、嵌套、资金池、庞氏融资性的万能险、P2P、非标、现金贷等等层出不穷、相互叠加,结果是不断抬高资金成本,加剧实体经济困难。同时风险传染的渠道极不透明。


楼继伟的这个态度,是否传递出一个信号:未来金融混业经营将会出现变数?

钱荒来啦,不差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钱荒时千万不要以为跟自个关系不大。只要是拥有一定资产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否则可能死得莫名其妙。那么,普通老百姓在钱荒时代应该怎么理财呢?


第一,银行存款是最安全的。钱荒时代,注定是钱越来越值钱。现金在手,天下我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第二,购买理财产品要小心甄别风险。钱荒时代,银行为了“抢钱‘,一定会推出各种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归纳起来一般有三类:1、银行自己管理与投资的理财产品;2、银行资金管理但委托投资的产品;3、银行代销的产品。在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只有第一类产品是相对安全的,其他两类都有很大风险,而且极容易遇到误导和纠纷。


第三,股市、楼市最好别碰,除非你是高手。


第四,回避高杠杆。

关注财经的朋友,一定不要对上一周全球股债市场双杀的现象掉以轻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偶尔发生一下小钱荒,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是好事,可以降低杠杆率。就像人偶尔发烧一样,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可是如果全球金融体系出现问题,那就是一场噩梦。


我总有一个预感:全世界持续40多年的低利率时代可能即将结束,全球利率和资产价格,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性拐点中。这个话题有点扯远了,以后有机会单独阐述。

钱荒时代,会造成资产价格大跌,令实体经济雪上加霜。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借不到钱,资金链断裂,出现倒闭潮、失业潮,从而引发全社会的危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以前是谁胆子大,谁借钱多、谁杠杆高,谁就是大赢家。未来一定是谁风险控制好,谁更稳健、谁现金多,谁才能活下去,成为大赢家。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下次聊聊第六个话题:信仰。前面一些话题,财经方面的多。后面几个涉及政治、民生的可能就多了,也比较敏感。不知能不能发出来?


前四篇文章链接:

老徐时评:2018年的8个关键词——改革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