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2013年度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香港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每经智库专栏作家,并多次受邀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撰写多篇学术文章。其作品刊登于香港文汇报、新华社《瞭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数十家权威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郭施亮

下半年A股应该回避这几类上市公司

郭施亮  · 公众号  ·  · 2018-07-23 11: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面蓝字 “郭施亮” 轻松关注  公众号 guoshiliangbo



经过了上半年市场的大洗牌,无论是 P2P 行业还是股票市场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步入今年下半年,金融市场去杠杆的风波仍未终结,且仍然向多领域全方位延伸,由此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风险,同时也给了市场投资者带来了些许的不确定预期。


今年下半年,仍然属于国内资本市场风险频现的时间点,但鉴于上半年风险已得到了较好地释放,料下半年市场的风险释放会趋于缓解。与此同时,随着各类规则与方向的明确化,以往市场盲目去杠杆、盲目抛售筹码的举措,也有望逐渐趋缓,而今年下半年,虽然整体市场波动压力依存,但或许是局部性的风险释放,而并非整体性的风险释放过程,资本市场走势趋稳的预期可能会愈发明显。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今年下半年 A 股仍应该注意回避这几类上市公司。


第一类上市公司,当属身处舆论风波的上市公司,如近期闹得轰轰烈烈的假疫苗事件、前期颇具未知风险的问题股企业以及牵涉到 P2P 踩雷风险的关联上市公司等,对于这类上市公司而言,往往容易产生出一定的未知风险,一旦深陷其中,股价持续非理性波动也是在所难免的,投资者应注意好回避。


第二类上市公司,当属频繁停牌的上市公司,这类上市公司的不确定风险颇具未知性。


实际上,对于任性停牌、长期停牌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多方的重视。其中,从此前公布被纳入 MSCI 指数体系的 A 股名单中,曾有部分上市公司遭到了除名,其中很大程度上受压于停牌时间过长以及任性停牌等问题。确实,任性停牌、长期停牌往往会加剧股价的未知数风险,且加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压力,一旦市场发生了非理性波动,股票停牌后投资者无法及时止损,复牌后除非存在重大性的利好,否则股价复牌补跌还是很难回避的。


第三类上市公司,则属于质押率过高的上市公司,而一旦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表现,则质押率过高的股票往往容易发生平仓乃至强行平仓风险,甚至发生局部系统性问题。


在实际情况下,虽然 A 股市场仍处于“无股不押”的状态,且有 97% 以上的上市公司深陷股权质押的问题,但质押率高于 50% 乃至 60% 的上市公司还是占据一定的比例。然而,对于质押率过高的股票,往往容易发生局部系统性风险,股价颇具未知风险,而因质押率过高导致平仓风险加剧的情况,这也会导致股票价格的持续非理性下行。


第四类上市公司,则属于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


实际上,对于 A 股市场的投资而言,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基本面、盈利预期的问题。换言之,一旦市场发生基本面恶化、盈利增速变脸等情况,股票的价值运行中枢也会因此下降,而股票价格大幅波动,或加剧了资本出逃压力,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五类上市公司,则属于身陷流动性危机的上市公司。


这些年来,随着股票市场的持续扩容,不少上市公司的日均成交量能急剧下降,有的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量能不足 500 万元。然而,在具体表现中,这类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往往容易受到一两笔大单的影响,而加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风险,而这样的股价表现,已经远离了基本面的约束,更容易深陷流动性危机,而缺乏活跃度、缺乏参与者的上市公司,仍需加以警惕。


由此可见,对于今年下半年,国内资本市场仍然需要以防风险、守底线作为政策原则,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更需要注意好回避风险,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环境下,仍然应该以提升资产安全性为主。坚守优质股票投资原则,远离问题股、任性停牌股以及业绩变脸股等,这也是增强资产安全性的真实体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