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首《感觉身体被掏空》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很多人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原来,我也被掏空很久了。
近日,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苏州一位年仅24岁的工程师因长时间加班猝死。这位年轻的工程师,不抽烟不喝酒,无不良嗜好,就这么倒在了电脑前。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2015年3月,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酒店马桶上。他曾说:我好累……
2015年7月,江苏省某演艺集团员工王某,被同事发现死在了宿舍,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同事说,他太拼。
6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被发现在医院宿舍逝世。
……
“过劳死”事件早已不罕见,而主要人群也正在从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过度,并呈年轻化趋势。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给世人敲响警钟:长期过劳无异于“作死”。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过劳死”也已不是哪个行业独有的现象,广告、媒体、医疗以及金融等行业都没能幸免。IT行业更是“过劳死”的重灾区。
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同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是产生“过劳死”的主要推手之一。比如,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增大、竞争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事实上,许多员工常常为了养家糊口的薪水,以及息息相关的升迁、职业发展,常常选择 “自愿加班” ;而一旦发生“过劳死”的悲剧,我国法律上也没有对疾病发作与工作之间关联性的明确规定,导致“过劳死”处于无法律保护的尴尬境地。这种“过劳无责”又加剧了“过劳用工”的肆无忌惮。
1、“将军肚”早现。
30-4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症状之一。
2、脱发,斑秃,早秃。
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
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记忆力减退。
5、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燥,悲观。
6、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7、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
8、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当你出现上述几大症状时,请你注意了!
1、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增强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积极转移注意力。
4、多锻炼。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
5、进餐时间规律化。有规律地进餐,可以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
6、多睡觉。每个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应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有一个现象是,每当提及“过劳死”,多数人的反应都是“又是加班”“工作不要太拼”等。
“长期加班”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过劳”却不一定是真的有多“劳累”。
也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健康的作息及饮食规律导致的,比如长期熬夜打游戏、看剧等。
但在现代社会中,“加班”确实是导致“过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天的工作还没做完,加会班吧!
明天的计划还没做好,加会班吧!
领导说一会儿要开会,加会班吧!
之前派的任务着急要,加会班吧!
……
加班的理由总是有千种万种。而且很多时候,并不是被领导强制加班,而是自己“不想走”。
结果,好强的职场“拼命三郎”们,也有可能是健康上的“瘸腿将军”。
面对这样的“中国好员工”,只能说:
健康才是一切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