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道学舍
——何为“知道”: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 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 让我们用社会的常识和道理改变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  18 小时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  18 小时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昨天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昨天  
洞见  ·  回家过年,我发现了3个残酷真相 ·  3 天前  
今晚报  ·  过年书|冯骥才:年夜思 ·  2 天前  
今晚报  ·  过年书|冯骥才:年夜思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道学舍

成龙女儿割腕自杀,告母入狱:我们是怎么把孩子养成仇人的?

知道学舍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11-04 11:45

正文

在最近的综艺《我家那小子2》中,于小彤的母亲公开放话:儿子35岁前,她就是扣着户口本,也不让他结婚!


一句话立即引起众多网友热议,一度登上热搜。



要真等到于小彤35岁,他女朋友陈小纭都40多了,哪个女人能够等得起?小纭当时就说了一句,“散了吧”

 

而一旁的于小彤同样无奈,但又不敢反驳母亲。

 


有位网友嘲讽说:“于小彤妈妈还不是怕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


是啊,我们都说孩子离不开父母,其实在一些家庭,何尝不是父母,更离不开孩子呢?上一个这样刷屏的母亲也许就是吴绮莉了!


这几年,成龙一直不承认的私女儿吴卓林,多次登上热搜。近日,吴绮莉与女儿吴卓林又起冲突!

吴绮莉报警称女儿把自己反锁在了屋内,担心有人遇害。结果经过警察和消防人员的彻夜排查,发现只是虚惊一场。原来只是吴绮莉想借警方联络女儿。


母女俩已经有近20天没有互通音信了。


警察找到她,她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觉得妈妈需要去看医生了。



这些年,这对母女间上演的爱恨纠葛、相爱相杀,让人不胜唏嘘。

不能说吴绮莉不爱女儿。吴卓林9岁之前,连上厕所吴绮莉都要抱着。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尽力给女儿最好的生活。


可同时,她也自称“是个疯妈妈”,对待女儿很严厉。


她表示:“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你不让她害怕是不行的,要让她知道她妈是会拼命的那种人,所以她到现在都很害怕我。


吴卓林六七岁时,只要不乖,吴绮莉就会打她。打完了,还让她把厚厚的《辞海》顶在头上,不能放下来,否则会继续打她。


甚至开始家暴——掐她,打她,用皮带抽她,罚她通宵不准睡觉。


在这样没有温情的环境下,吴卓林变得灰暗又叛逆。

她学会了抽烟,离家出走,自残。

2015年3月,吴卓林第一次报警抓吴绮莉。说妈妈“酗酒、抽烟很厉害,我想有人帮妈妈,”



吴绮莉第一次因涉嫌虐待儿童被捕。吴卓林住进医院。

没过多久,母女两人便在媒体面前亲密亮相,和好如初。

不过仅仅过了三个月,吴卓林再一次被曝离家出走,甚至割腕,被送入医院。



但吴绮莉却不觉得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反而认为不要制止孩子,让她去经历这种痛就会改过。

她说道:可能小朋友之间流行割腕,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



2017年3月,吴卓林再次报警。

警方到达时,吴绮莉正歇斯底里地骂,“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2017年4月,小龙女再度自杀,并入院。

吴绮莉面对记者的提问连连叹气:“唉,真是不好意思!

2017年6月,吴卓林被曝自残10多次。

记者拍到的照片里,手腕上伤痕累累。


父爱缺席,母爱畸形,导致吴卓林用惊世骇俗的叛逆,来对抗自己的母亲:


宁愿流落街头也不归家、从国际学校辍学、抽烟喝酒样样精通、四次离家出走、两次报警抓母、多次割腕自杀、公开出柜,与大自己12岁的同性结婚……


成长的不幸,让吴卓林在用自己的一生和母亲对抗。


高晓松曾经在《奇葩说》中提到:“我好为中国的父母悲哀,仿佛他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独立的人格,他们不配有自己的亲密关系,就只能和孩子相濡以沫。



的确,太多中国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变成了“失我老人”。


之前有个新闻,河南一位六旬老人,一直把女儿视若珍宝。女儿长大后,离开家,一直在外地工作。


前一阵,女儿谈了外地的男朋友,老人担心女儿将来远嫁,不能留在自己身边。


有天,他忽然就情绪失控,反锁了家里的门,把家里能扔的东西都从窗户扔了下去。然后自己坐在七楼的阳台窗户上,激动哭泣。


尽管他双目失明的八旬老母一直劝说,邻居亲友、消防员也极力安抚,但他还是跳下了7楼,当场身亡。


可悲可叹。


父母是爱孩子的,但这份爱不是把孩子和父母绑在一起一辈子。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别离。

父母要允许长大的孩子从你的世界慢慢飞走,但孩子也要记得回报父母这份牵挂的爱。



亲子关系不是永恒的占用,为人父母,是一场关于爱和分离的修行,聪明的父母不会让孩子感到童年的贫瘠,也不会让孩子感到成年的窒息。


该呵护的时候,就给孩子最浓烈的爱,该退出的时候,就勇敢体面的放手。


我为我活着,你为你活着,但我们都独立、健康、完整,然后才有快乐可言。


在央视耗费十年打造的纪实片《镜子》介绍了三个不同的家庭:都有“一心为孩子好”的父母,和暴戾乖张的孩子。父亲感叹:现在和儿子就像仇人一样。


儿子则发出宣言:没有人愿意一辈子过别人的生活,即便这个人是我的爸爸。


他们反抗父母的方式,就是抽烟、酗酒、打架、早恋,把父母反对的事情,全部做一遍。而对于父母“好好读书”的希望,则加以抗拒。他们以这种方式,来宣告自我意志的存在。



最后节目总结说: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18 小时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18 小时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昨天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昨天
今晚报  ·  过年书|冯骥才:年夜思
2 天前
今晚报  ·  过年书|冯骥才:年夜思
2 天前
柴犬花生酱  ·  列兵和阶层 #540
7 年前
济宁潮事儿  ·  因为吃饺子没蘸酱油,所以进监狱了
7 年前
高效运维  ·  DevOps China 2017 深圳沙龙(916 周六)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