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菁城子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菁城子

高考报志愿,有一些别碰

菁城子  · 公众号  ·  · 2019-06-27 08: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陈老师好: 我是一名刚高考完的毕业生,第一次留言,希望得到你回复。 我的成绩出来了,比上次高考差。 虽然失望,也不算很难过吧。 考个本科学校没问题,但不是重点大学。


不想再复读了,就想稳稳上大学。 报什么学校和专业好呢?以前也想过, 现在有点迷茫,想听听你看法。 对了,和你一样,我也是文科生。

回答:你好啊,文科生。祝贺你完成高考,开启人生新旅程。 这个话题之前,先说说我的经历吧。


十多年前我参加完高考,自己填志愿,几个月之后,第一次登上长途火车,到武汉求学。我的父亲没出过省,也无意陪我去报名。他把我送到火车站,就回去了,留下我和一位刚认识的新生同行,四目相对,心中惶惑。


至今记得我走下火车时的心情,看着大武汉,好奇而激动,仿佛开启了冒险之旅。之所以称“冒险”,是因为我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武汉这座城市,对学校的了解,其实非常少。


当时互联网不发达,没有社交媒体,没有可咨询的老师——只有一个内心召唤,就是到大城市。直到高三毕业那一年,我还没走出县城所属的地级市。


现在回想,我的选择真是幸运。武汉是一座很棒的城市,面积非常大,人口足够多,这里有发达的商业,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想看的,想见的,想玩的,都能满足。


武汉满足了我对大城市的期待。从那时起,一颗“不甘心”的种子就已种下。县城家乡回不去了,小城市也不习惯,想追求更好,只能到更大城市。毕业两年后,兜兜转转,我到了北京。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踩小城市,而是想说——如果你知道想脱离现状,发现自己的潜力,有所施展,一定要到大城市。


想到大城市生活,高考是你这辈子最好的机会。爬上高山,才知道能看多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选一个城市读大学,很大概率上, 你要在这座城市实习和工作,你的人生轨迹就此被改写。


因此,高考报志愿,首要选城市,这是值得反复强调的道理。


大学和专业该怎么选?我的思路是:成绩很好,就挑学校,选口碑好、质量高的综合性大学, 专业就不必太在意。而当你意识到,这所大学没有名气优势,水平也很一般,那就挑一挑专业吧。


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形,抛开个人志趣和特殊状况,只谈未来就业,说说我对大学专业的看法——也可以算是偏见吧。


小心管理类学科。管理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在就业市场很尴尬。在企业内任职做管理,凭的是能力和业绩,而不是学了某“企业管理”专业,就有一摊事给你管。管理是能力而非专业,这是报考者首先要意识到的。


至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这一类,其学科设立,学习和施用,都是基于行政角度。求职找工作,拿这些知识标榜,岂不让人笑?


因此,这些毕业生求职找工作,专业知识几乎没得谈,只能泛泛说其他。 在我看来,同样是报志愿,与其学税务管理,不如选会计专业,后者进企业还能做财务。在我的大学母校,考公务员最多的正是管理学院的学生,也算得其所宜吧。


你应该看出了我的思路:高考报专业时,除非出于强烈兴趣,否则最好老老实实,以就业机会为导向,好在四年之后把自己“卖”出去。


好大学的学生可以学屠龙技,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行政管理,求职时不太受影响。


普通大学的学生呢?还是乖乖回到专业对口、职业技术这一套。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学计算机、软件工程 ,总是比气象学、环保专业好找工作。文科生跑去学马哲、思修,将来 求职肯定很尴尬。


文科生实在不懂选什么,中文、文学、新闻、法学这一类大学科可以考虑。基础学科接触的知识多,对应职业范围广。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文字和思想是永恒的需求。要求能说会写、训练表达的行业,文科生都适合。


这道理适用于理科生。数学、物理、工程和计算机,这是理工世界的基础门槛。现代技术的开枝散叶,都是在基础科学土壤上成长。你选一门基础学科学下去,到毕业,你会发现,很多细分行业你都可以去试试。


大概就是这些吧。简而言之,无论选城市、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我都主张立足于市场。预判国家未来,市场前景,在人生关键选择的阶段,顺势而为。人生路很长,奋斗是长期的,但关键选择只有几步。希望你能走得好,我的观点对你有帮助。


祝好!


最近文章

现代世界的思想能量

不做慈善,并不丢人

转发朋友圈

或者点 在看 ↓↓ 表示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