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私银
各个银行服务特点对比,银行热点活动新闻的良心吐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私银

紧急提醒!百度腾讯支付宝上这个按钮千万别点!

私银  · 公众号  · 金融  · 2018-01-16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百度、支付宝、今日头条被叫去谈话了!!!


1月11日,针对近期爆出手机应用软件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分别约谈了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蚂蚁金服集团公司(支付宝)、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头条)。


信息管理局认为:三家企业均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使用目的告知不充分的情况,要求三家企业本着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原则立即进行整改。


而就在支付宝被工信部约谈的前一天,支付宝已经被网信办约谈。。。



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初, 关于App侵犯隐私的新闻报道一个接一个,让我们觉得可怕。但鸭鸭觉得:之前隐晦的一些问题被摊到了桌面上,其实是好事。


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近段时间, 这些互联网巨头在有意或无意间都做了哪些不好的行为。面对这些行为,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支付宝

默认勾选用户协议 条例处处是坑


我们曾经的报道:

支付宝连夜道歉:对不起,我傻逼我愚蠢!


1月3日,在大家乐呵呵的分享支付宝年度账单的当晚,一篇名为《紧急!查看支付宝年度账单前,请先看看这个》在微博广泛传播,原因是在查看账单时,我们都被默认勾选“同意《芝麻服务协议》”。



这个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的字很小,在复杂的背景中毫不起眼 ,于是我们都默默进了坑。


这跟当初爆出携程默认勾选各种保险的性质类似,都是在 帮用户做选择。 不过《芝麻服务协议》更可怕的是,它超长的协议内容里还埋了很多坑。


比如有些条例就是 允许支付宝获取你的信息并推送给合作机构,这意味着你将同意你的信息被卖掉,然后你会接到无数的骚扰电话。



1月4日凌晨,支付宝旗下的蚂蚁金服发布声明,自称自己愚蠢傻逼,同时,对于“默认勾选”,也做出了及时调整。


百度、凤凰新闻等

违法获取用户手机权限 如监听电话


2017年12月11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百度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相关问题,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今年1月2日,南京市中级法院已正式立案。



根据江苏省消保委的说法, “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 涉嫌违法获取 “监听电话”、“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 等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权限,而且并未明确软件申请获取这些权限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我今天测试了两部安卓机,有一部还是会出现通话授权的弹窗


而据很多用户反映,很多软件都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 应用权限授权 。新闻类和音乐类反映的较多。


“凤凰新闻”手机App ,下载后会出现“需要使用 电话权限 ,您是否允许”,“需要使用存储权限,您是否允许”等字样。尽管他给出了选择,但 对于一个新闻客户端来说,为啥需要“拨打电话等权限”?


“腾讯新闻”App 下载后也会显示“为了您的正常使用,腾讯新闻需要获取以下权限”,其中就包括位置信息,存储空间以及电话权限。



还有网友评论“ 虾米音乐” :我想破头也没想明白,我就听个歌你非得要我电话短信和联系人的应用权限是干什么去了?


“网易云音乐 ”在默认的消息和隐私设置中,有“其他人可以在附近页看到我”“其他人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找到我”等选项,如果不主动关闭,在下载此APP时,这些选项全部是默认开通的。


今日头条

账号无法注销、麦克风窃取用户隐私?


今年1月3日,部分网民在个人微博、论坛上表示,今日头条存在通过麦克风窃取用户隐私的嫌疑,因为自己通过麦克风涉及到东西,今日头条会有推荐。


不过今日头条对此进行了否认,表示:技术上达不到这个水平。而且,今日头条也绝对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隐私数据。



去年年底,某自媒体人爆料,他的手机号注册今日头条账号后,无法将账号注销,他咨询了今日头条客服,对方表示头条账号暂时不支持注销。


客服表示,并不能进行解绑的操作,但是可以更换头条账号所绑定的手机号。

360 水滴直播

隐私画面被直播 用户不知情


我们曾经的报道:

这个网站太恐怖!你上班、吃饭、开房都可能被直播!


2017年12月11日,网上出现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公开质疑360“水滴直播”侵犯公众隐私的行为。


360智能摄像机可以连接水滴直播,导致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一些公共场所的行为被直播。网友可以通过直播观看、点评摄像头下公众的“一举一动”。



12月20日,360宣布,关闭水滴直播。


我们能做啥

长点心 多举报


面对这么多问题,咋整?不用也不现实吧。有几个小建议可供参考:


1、 对于用户协议,要有点耐心看完,防止被坑。


2、准备一个不常用的小号,用来注册不太可靠的应用。


3、 使用系统自带或第三方的权限管理工具,禁止应用用不上和敏感的权限;



4、如果权限管理和用户协议都不能选择,我们就可以积极向监管部门举报。从这次约谈的时间来看,国家还是很重视的,而且也出台了一些法律来约束这个事情,比如 《网络安全法》、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



一起来吐槽

被手机App坑过的事


我就是想用个App,

它们却想要强奸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