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粽子算是端午节的“特产”,但在广东,它早已变作日常食物了,体量也挺无敌的。对广东人,特别是广深地区来说,最熟悉的粽子,既不是箬叶粽,也不是露兜草叶粽,而是荷叶粽——你敢说你经常买来当早餐的糯米鸡不是XXXL号粽子吗?
啥,你没吃过糯米鸡?那请不要说你在广东生活过……
追本溯源,用荷叶包食物的做法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人著的《北史·李兴传》记载:“方食,器用不周,言昆明池中有大荷叶,可取盛饼食。”这大概是较早的用荷叶包装食物的记录。之后文艺范满满的宋人沿用这种小清新做法,并发扬光大,取荷叶包装他们当时所能吃到的固态食物。总而言之,除了五花八门的食用药用之外,在古代,荷叶就是个天然免费无污染的可降解食品袋。
你可以从很多方面,什么荷香开胃、药治百病之类的分析荷叶作食品袋的原因和益处。
但我相信,荷叶不沾水、富含维管束,荷花分布广泛、生长繁茂,应是古人选取荷叶的重要缘由。说到荷叶不沾水,古人还挺喜欢戏弄荷叶的这个“洁癖”,如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白居易“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苏轼“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意思都是,落到荷叶上的水,不仅不会浸湿荷叶,反而总在叶面上形成圆溜溜的水珠。
那为什么荷叶具有不沾水的本事呢?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观察荷叶表面,我们将发现,看似光滑的叶面,实则凹凸不平。
简单地讲,原来荷叶表面密布着无数个微米级的山峰形突起,突起之间夹着空气。当水滴落到叶面上时,水与叶片的接触面实际只是突起的顶端,而突起之间的空气会连成一层气垫,把水滴托了起来,所以水滴能在叶片上滚动,而不渗入叶片之中,并在滚动的同时,顺便撵(黏)走叶面的垃圾,使荷叶保持干净。这便是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科学道理了。
粽子界一向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要满足粽叶的合格要求,哪种植物都有机会(被迫)贡献自己的绿叶。除了以上列举的粽叶佼佼者外,在我国各地吃货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之下,诸如芭蕉、槲树、柊树、美人蕉、椰树等等的叶还有竹筒、竹笋鞘之类,都能进入粽子界发光发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