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官方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大学

拿下雷军奖的本科生直博了!科研E人做对了啥?

武汉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5-03-17 11:2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万冠呈的科研经历及成就。他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交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坚持与努力,成功在科研路上取得多项成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转专业挑战自我,融入化学与计算机兴趣

万冠呈从化学专业转入计算机专业,将化学爱好与计算机机遇结合,开启独特科研之路。

关键观点2: 科研路上的坚持与突破,获得多项成果认可

万冠呈面临困难不选择放弃,凭借兴趣和冲动坚持下来,论文被会议录用并担任审稿人,获得奖学金和学术支持。

关键观点3: 学术交流与视野开阔,科研不再是闭门造车

万冠呈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与交流活动,与不同学者交流拓宽视野,发掘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观点4: 时间管理与兴趣激发灵感,科研生活平衡发展

万冠呈注重时间管理,将健身、篮球等兴趣爱好融入科研生活,激发创新思维和灵感。

关键观点5: 未来规划与荣誉激励,持续深耕AI for Science领域

万冠呈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AI for Science领域深入探索,期望未来能为科学发现按下加速键。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b15ee117eb4f5aeb65f8809942afa72.jpg



数次失利后,他以热爱开启新篇章

交流互鉴中,他以坚持逆袭科研路

当AI for Science的浪潮席卷科技疆场

他直面算法与现实的剧烈碰撞

将“化学”和“计算机”这两大兴趣融入研究

在交叉学科的碰撞中生出新的火花

今天,和珞珞珈珈一起认识

雷军卓越奖学金获得者万冠呈

探求如何 以积极心态面对困难挑战

在学术研究中收获个人成长




IMG_7489.JPG





用热爱改写接连失利




在人工智能 重塑科学研究范式的浪潮中 ,无数科研学子投身于此探索科技新发展,其中,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万冠呈 的成长轨迹显得格外独特——从高考失利被迫转专业,到以本科生身份直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他如何将化学的热爱与计算机的机遇熔铸成一条独特的科研之路? 这段旅程的起点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彼时的他参加了两年的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那段时光里,他全身心投入到化学的奇妙世界中,虽然两度折戟,但是一颗热爱化学的种子,悄然在心底生根……


天有不测风云,准备深造化学的他,却因高考失利与专业调档,与心仪专业擦肩而过。 经过审慎思考,万冠呈通过转专业考核进入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深造。 这个看似“偏离初心”的选择,却在交叉学科的碰撞中迸发出璀璨火花。 在参与大创项目时,他偶然了解到可以 运用图数据结构表征分子结构 ,并加以人工智能 算法 进行训练。这种 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化学研究的前沿结合,正与他 自身喜爱的两大兴趣相符,于是万冠呈便毅然决然踏上了研究 图机器学习 + AI for Science” 方向的科研之路。


e92657cc0da82d3cbb146f72e2379707.JPG

▲2024年5月万冠呈的一篇有关 自监督图学习的论文被ICML 2024会议录用

(同年12月,万冠呈担任ICML 2025的审稿人)





对“延迟性满足"发起挑战





然而这条科研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遇山开山、遇水架桥是万冠呈取得成功的宝贵秘籍。


刚入门时,面对散乱的资料和模糊的入门线路,他只能独自摸索。初步学习算法和优化的时候,也基本无法得到正反馈,对他来说,面前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迷茫。但是万冠呈没有选择“摆烂”,而是凭借着最初对科研的那份 “兴趣” 和 “冲动”,咬牙坚持了下来。回忆走来的艰辛路时,他谈到:“没有叶茫教授,黄文柯学长对我学术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我难以迎来胜利的曙光,他们耐心的教我筛选高质论文、设计算法、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每当我一筹莫展时,总能收到来自他们满满的情绪价值!”


b828ab667ee7e4b1b7fd14ef0ebfbb95.JPG


在开展实验活动时,99% 的情况下都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调整心态便成为科研必修课,把获得好的实验结果当作是中 “彩票”。每一次失败,他都会从中总结经验,反哺到模型或流程设计方案的修改中。在他看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科研过程中宝贵的经历,都值得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破而后立,没有前者的铺垫,何来后者的创新? 计算机 学院所搭建的平台,具有丰富的计算资源和良好的物理环境,为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他谈到,“学院对我们本科生设置了独特的‘雷军计算机研学资助基金’,这直接资助了我的一次出境交流机会,拓宽了眼界的同时也得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论文投稿也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 程。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的论文,可能要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看到结果,被拒也是家常便饭。为了缓解这种长期正反馈不足带来的低落情绪,万冠呈选择在生活中寻找出口,健身成为了他调节心 情的重要方式。一周五练的频率已经持续了一年半之久,在一次次的挥汗如雨中,他释放压力,重新找回积极向上的状态。


ec2f787e25751952c100e032346acaf.jpg





交流借鉴的“人性化”科研





你不是一个人在努力,而是千万人点灯共勉 。过去两年中,万冠呈参加了 数场学术会议,对他来说科研不应闭门造车,与不同学者交流才能开阔视野,用多元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新的研究方向。 谈及参加学术会议的难忘瞬间,万冠呈印象最深刻的是与一位工业界同行交流时,他们探讨起了某个在学术界非常流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极少落地的架构。这直接吊起了他的“胃口”,深入交流后,他发现推理效率低等问题是阻碍其实际部署的关键。于是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顺势提出新的算法,规避了很多问题,并最终将成果发表顶会。

▲万冠呈 参加 KDD 2024,并组织了有关 流行病学与图神经网络 的主题研讨会

一位知名 AI 学者在报告结束后坦言,自己研究过程中的失败案例比成功还多,甚至调侃自己的 “垃圾代码” 足够写一本书。这让万冠呈意识到,失败和挫折是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里,每个人都在不断摸索和前进,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继续探索的决心。学术交流的全新视角和互学互鉴,铺就万丈光芒的科研之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d08e69cd2ebecf030f23f4224f1c7459.JPG

▲万冠呈 参加第 32 届国际人工智 能联合会议(IJCAI)

右一为万冠呈





做一个稳重的科研“E”人





在课题组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万冠呈经历了从注重表面效果到深入探究问题本质的蜕变。初入课题组的他只关注模型跑完后的指标,总是以任务型的心态面对科研,将求知欲抛于脑后。导师的深入问询,让他意识到学无止境。


他逐渐明白, 真正的科研是一场需要耐心的求索,而不是一场急功近利的竞赛 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加美好。在花时间去探究“为什么”的路上,万冠呈成长为“时间管理大师”,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通过提早掌握课程大纲、明确重点知识来节省学习时间,同时将课堂作业与科研课题相关联。在他看来,平衡课程与科研的关键在于根据自己的规划合理分配时间,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


1fed578a5aba0dde8f511d0c90a388b2.JPG

▲万冠呈 获得 2 0 24年 商汤奖学金 ,并 学术论坛上进行研究分享


让兴趣爱好为科研注入灵感和新鲜血液,是万冠呈一贯坚持的生活方式。健身、篮球缺一不可,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让很多新奇的、特殊的灵感应运而生。他认为,长时间在实验室看论文可能会让人思维局限,而适当的放松和活动能够激发反事实的创新性思考模式。


9b1782fe00cd19be582b5b2b16011461.JPG

▲万冠呈参与滑雪运动


多个朋友多条路,爱好交友的他收获了许多关于竞赛和武大生活的新理解。他真诚回答道,身边的每一个朋友都有着独特的闪光点,能够在不同方面给予自己启发和帮助。低谷时的陪伴,胜利时的喝彩,勾勒出整个青春的回忆。


94002571c5a2a424ad73fc0cab1f6328.JPG


科研的探索让万冠呈形成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最基础的逻辑出发,不急于求成,而是要耐心打磨”,这种思维也渗透到他的生活中,让他学会如何从容面对困难。比如在做饭时习惯性地“试验”,尝试不同的搭配,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会觉得是一次有趣的尝试。他也打趣说道,“科研的苦都吃过了,这辈子还有啥苦算事啊”。


得知自己获得雷军卓越奖学金时,万冠呈难掩激动与喜悦,心中满是感恩。对他而言,获得雷奖不仅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认可,更像是接过了一份责任。是对未来的鞭策。“我会把这份荣誉化作动力,激励自己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深耕。”


IMG_7488.JPG


谈及未来,万冠呈坚定回答,“我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 AI for Science 领域深入探索。为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万冠呈已经收到了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在被问到为什么选择直博的道路时,他说,本科期间的科研积累让他确信,自己更适合在连贯的学术周期中深耕具体问题, 而非通过读研再读博的断断续续“切换模式”。 “我希望未来十年能潜心钻研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他语气笃定,“ 更期待真正的用人工智能反哺我热爱的化学等基础学科,为科学发现按下加速键。


同时,他也希望将所学所得像雷军学长一样,回馈母校,教书育人,为更多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年轻人点亮前行的道路。


4c0bf2aa7707d9f180e7a168cc88fc72.jpg

▲万冠呈在雷军卓越奖学金答辩会现场

后排右三为万冠呈




“白鹭立雪,愚者看鹭
聪者观雪,智者见白”
珞珈山下青年步履铿锵
在基础研究的深海中探索未知
在交叉学科的边界上开疆拓土
不忘初心,坚定向前
终将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直聘正教授!武大全球招聘开启


选武大,真的很city啊!



图片




学口腔的小朱拿下雷军奖!


选武大,真的很city啊!



图片








建言献策!武大代表委员议国是


选武大,真的很city啊!



图片




摸鱼中?来一把武大版贪吃蛇


选武大,真的很city啊!



0 (24).jpg







图片

图片



纯好奇:今天你过得「糟糕」吗?

助手上线!来武大如此丝滑→

● 美国小伙留学武大,在这爱上.......

● 武汉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面合作!

● 今天,抬头!

● 直聘正教授!武大全球招聘开启


图片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访:邢煜晨 段懿恬

文案:王悦翔 邢煜晨

编辑:邢煜晨

责编:段懿恬

审核:张佳宁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图片

为他点个“ ,再点个“ 在看 ”,一起奋发向上!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