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呦呦
屠呦呦研究员因青蒿素研究荣摘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桂冠,成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本土科学家,这也是我国科学界的荣耀。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是我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之一。
►
青蒿素分子式
►
中药青蒿(植物黄花蒿)
青蒿素研究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项特殊战备任务——五二三任务(后也称五二三项目),其研发历程艰辛而曲折。除了屠呦呦研究员,还有许多北大医学的校友在不同单位、岗位参与其中,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1967年5月23日会议后下达的文件
►
越南战争现场
今年是五二三项目成立五十周年,为了纪念老一辈科学家的这段珍贵历史,促进学界交流,凝聚各方智慧,探讨新时代下中国科研发展、新药研发、科研评价体系等问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拟于2017年5月23日-24日开展系列活动,包括“追寻五二三项目的精神内核”主题讲座,“五二三项目的当代启示”及“五二三项目与北大医学”论坛。
►
523科研人员下连队进行药物试用观察(1960年代末)
►
523医疗队到耿马进行临床试验
►
1981年523办公室负责同志合影留念
欢迎大家参加此次论坛并对相关问题发表高见,与嘉宾共探发展。感谢您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关心与对本次论坛的支持!
具体活动安排附后。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知识分子》编辑部
活动议程
活动一:公开讲座
题目:中国本土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的工作溯源——“追寻五二三项目的精神内核”
时 间:
2017年5月23日上午9:30-10:30
地 点:
逸夫楼402教室
主讲人:
宁殿玺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主持人:
张大庆
主讲人介绍:
宁殿玺,1942-,吉林省辽源市人,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65年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一直从事抗疟新药研究,期间参加过多项药物的药理、临床研究和毒理工作。复方蒿甲醚的第二发明人和主要研究者,曾任疟疾研究室主任,五所科技处处长。他于1967年参加中国523项目,曾经亲自参与了部分抗疟药的试服,1971年更是与其他成员一起亲自将中国研制的抗疟药送往越南战场,亲眼见证了战争与疟疾的危害。
活动二:学术论坛
时 间:
2017年5月24日上午9:00-11:30
地 点:
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
主持人:
周程
(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
会议安排:
对话嘉宾:
秦伯益,周德敏,张大庆,逯春明等
对话嘉宾:
施凛荣、曾美怡、余亚纲、刘天伟,北医师生
参会事项:
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外地参会者食宿自理。如需协助订酒店可提前联系。
会议联系人:黎润红
电话:010-82802512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