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Way
“科way”是专注于科技创新的官方媒体平台。链接最新的双创政策与最深的科创思潮,推送最值得关注的科技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T之家  ·  雷军放大招!小米15 Ultra与SU7 ... ·  昨天  
新浪科技  ·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2 ... ·  昨天  
新浪科技  ·  #国际金价有望冲上3000美元#【飙涨!春节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Way

和“筷子夹火箭”一样牛的科技创新!浦东科创群星闪耀时

科Way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1-14 17:10

正文



“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自2012年首办

至今已陪伴创业者十三载

累计吸引超7万家科创企业报名参赛

已有1.7万家优质企业

获得约20亿元市级创新资金资助

在科创星空闪耀的“明星”当中

有许多是自浦东冉冉升起的新星



2024年“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首设“上海总决赛”环节,邀请知名专家和投资人作为现场评委,通过预赛、复赛和总决赛公开路演等形式,最终决出各赛道最优质最闪亮的硬科技企业和项目。

总决赛将于2025年2月中下旬打响,吸引了超过一万个报名项目参加比赛,最终将有16家企业晋级总决赛。

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地区选拔赛,“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是上海发掘优质企业的重要渠道。今年,大赛在多元主体参与、市场化筛选、提升赛事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新增“以投代评”模式,近两年获得股权融资的企业可直接晋级复赛。

2024年“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设立“专业赛+专题赛”。

其中,“产业高质量发展专业赛”围绕上海市“3+6”重点产业体系布局,关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业”等产业,专业赛设置六个赛道,联合31家高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细分赛道的赛事和特色服务;

“未来产业新赛道专题赛”重点关注“4+5”产业(绿色低碳、智能终端等四大新赛道产业,以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并携手头部企业、高质量孵化器、创投平台等举办市场化专题赛。

目前,“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已决出小微企业组参加总决赛的前10名,其中有5家企业来自浦东。近日的大赛媒体通气会上,有3家浦东企业进行了成果汇报。让我们来一睹为快!


生物医药赛道


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生物农药创制

“RNA生物农药用于田间”入选2024《科学》十大科学突破,这个榜单还包括了马斯克的“筷子夹火箭”等重大科技进展,代表着这份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眼中最重大的科学发现、进展和趋势。该RNA生物农药成果来自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羿科技”)。2017年10月,硅羿科技成立于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家从事RNA生物农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RNA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中,RNA农药的原理是通过作用于特定基因的RNA片段,阻碍害虫、病毒等的正常代谢和发育,使其衰弱或死亡,从而起到防治作用。

农药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传统化学农药存在诸多问题。据联合国统计,传统化学农药每年在发展中国家导致200万起中毒事件。除了毒性强,传统化学农药生产工艺还有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缺陷。而RNA农药具有特异性,也就是其作用只针对特定的防治对象,并且在制备工艺上采用合成生物学,安全、洁净、绿色低碳。更重要的是,RNA农药不会导致化学农药常见的病虫害抗药性问题。因此,RNA生物农药被称为农药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纳米级RNA生物农药原液


本项目选取的防治对象为烟草花叶病毒,这是烟草、茄科作物和花卉(如番茄、辣椒、马铃薯等)中最普遍且危害最严重的全球性植物病害,能感染近两百种植物,急需防治特效药。而目前,硅羿科技开发的RNA生物农药(烟草花叶病毒核酸干扰素)已进入登记测试阶段,效果可喜。


大田测试:未施用RNA生物农药的作物与施用RNA生物农药的作物(右侧)对比,可以看出施用RNA生物农药的作物生长更加健康旺盛。


硅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唐雪明介绍,在项目开发中克服了很多困难。“我们建立了国际上的第一个高通量筛选平台,用于筛选能够迅速停止病毒发育的RNA,其难度不亚于找到一个肿瘤药物的靶点。”他举例说。

我国烟草种植的防治面积超过1500万亩,全球范围内的防治面积约6000万亩。每亩治理烟草花叶病毒的管控费平均在80元左右。以此计算,针对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生物农药产品全球直接市场价值或可达数十亿元。此外,该产品在番茄、辣椒、茄子、花卉等作物上也有非常高的防控经济价值。RNA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将能助力我国传统农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集成电路赛道


上海灵昉科技有限公司

高分辨率固态激光雷达芯片和系统

“我们希望将激光雷达开发成摄像头。”上海灵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昉科技”)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臧凯开门见山地说。

灵昉科技专注于设计SPAD和dToF芯片。这两种芯片都是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媒体通气会上,灵昉科技展示了其研发的第三代固态激光雷达芯片,其分辨率已经达到了近50万像素,能同时输出激光雷达点云和图像信息,清晰度和摄像头相当,而第三代的价格也将从第二代的3000元左右降至数百元。

灵昉科技由三位海归博士团队创立于2020年4月,位于上海浦东张江,为下一代传感器提供单光子芯片。

激光雷达最为人熟悉的应用是智能汽车的组成部件。在臧凯和灵昉科技的设想中,未来第四代的激光雷达性能能够再上一个台阶,在普通摄像头基础上增加30元左右即可实现3D功能。届时,智能汽车的相关性能将会再次大大提升。



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拍摄照片、视频最为关键的不同是,它能够捕捉环境中的三维信息,判断物与物之间的距离,并生成清晰的点云,完成三维信息重建。因此,它也是机器视觉传感器的核心部件。

臧凯说,2025年,灵昉科技将开始量产用于无人机的固态激光雷达,在货运无人机、农业无人机、航拍无人机等应用领域发挥作用。此外,扫地机、割草机这类工作机器也能用上。在臧凯的远景规划中,激光雷达还可以给机器人装上“眼睛”,为高阶具身智能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视觉基石。

臧凯介绍,公司在相关领域已申请专利32个,授权专利8个,集成电路布图11个。灵昉科技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



上海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司

国产智能网卡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

“大模型是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上海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脉芯联”)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刘永锋如此强调大模型和算力的重要性,而后话头一转,“我们要让网络为计算服务。”

云脉芯联创立于2021年5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以“构建数字世界的互联底座”为发展愿景,致力于打造用于云和AI算力基础设施的网络互联芯片。


云脉芯联产品


刘永锋说,在集群计算时代,网络互联已不再仅仅是通信基础设施,而将成为算力发挥作用的底座。云脉芯联虽然仅成立了3年,但创始团队与核心成员却拥有超过20年的国际高端网络芯片研发经验,以及一线互联网厂商云网络基础设施的融合经验,可谓是“老兵”进到了新赛道。公司占比超过80%的研发人员,运用以前的技术积累,打开了新的方向。经过三年快速发展,公司研发出第一颗支持高性能网络的ASIC智能网卡芯片。“我们的高性能网卡芯片能够支持RDMA RoCE协议满足AI智算场景对网络互联高带宽、低延迟的需求,在网络互联集成电路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刘永锋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