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基本常识
本号不提供凭空想象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事关小区物业问题!海南公开征集 ·  15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海南考生注意!2025年中考、高考时间表来了 ·  15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我举报我自己!” ·  昨天  
直播海南  ·  男子伪装单身骗财74万元,“5.20”当天被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基本常识

段永平回答中美对立的问题时反问:浙江大学是谁创建的?

基本常识  · 公众号  ·  · 2025-01-06 19:33

正文

近日,浙江大学知名校友段永平回到母校与师生座谈。其中聊到一个关于浙江大学创办历史和中美关系的问题特别有意思。

校友提问:

请问段学长,在中美对立的时代中,浙大人的创业机会在哪?作为校友能够为这方面的校友提供哪些支持?

段永平回答:

中美对立吗?我们学校 (浙江大学) 谁建的?大家不要忘了这个事。我们读的这家大学,都是有很多老美的痕迹,北大、清华,大学里面,大家对这个问题不应该忘记。

其实呢,人家对我们还挺好的。我看过很多人现在去美国,没有人受太多的打击,挺好的。我相信将来也会好起来,可能眼前有一些短期的冲突啊,包括有选了这么个总统,确实会有一些麻烦。

座谈会现场,段永平讲到这里打住,随后主持人切换了关于创业的话题。现场浙大师生没有人回答段永平的反问,没有出来明确回答到底是谁创建了浙江大学。

关于浙大历史的问题,正好我做了些功课分享给大家,估计很多浙大师生自己都不清楚,或者知道一些但不了解全貌,尤其是美国人参与的这部分。

浙江大学的前身,一般会追溯到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各类官方资料中通常还会强调是由中国人创办的学校。由于 再过两年就要庆祝建校130周年了,所以这段历史是浙大人都知道的。

而另一段关于“崇信义塾”和“之江大学”的渊源就比较少有人知道了。1845年在宁波创建的崇信义塾,于1867年搬到杭州后成为“育英书院”,民国政府成立后,学校成为“之江大学”,并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院系调整合并了一部分到浙江大学。

之江大学旧址位于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那么问题来了:浙大明明可以把建校时间追溯到1845年的崇信义塾,变成180周年悠久历史的大学,为什么不呢?

第一个原因是由“崇信义塾”发展而来的“之江大学”当时并没有全部与浙江大学合并,而是拆分院系归属了多所高校,因此这部分传承并不“纯正”。

第二个原因则是段永平用浙大创建历史来回应中美对立问题的根源:

“崇信义塾”是鸦片战争之后由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建的一所教会学校。

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由“崇信义塾”发展而来的“之江大学”一直都是由美国人出资和运营的学校。

更关键的是,“求是书院”和“崇信义塾”并不是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相遇,而是在“求是书院”创建之初就由一位美国传教士把两者紧密联系了起来。

求是书院第一任总教习 王令赓与夫人

“求是书院”的第一任总教习 (类似现在的教务长) 名叫Elmer L.Mattox,中文名王令赓,就是从“崇信义塾” (当时称“育英书院”) 邀请过来的老师。1911年,王令赓又从“求是书院”回到“崇信义塾” (当时称“之江学堂”) 担任校长,直到1934年才退休。

“求是书院”创建时的架构也是创始人们参考当时已经发展成熟的“崇信义塾”而规划出来的。

简单粗暴地说,“求是书院”和“崇信义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套模式。

浙江大学的创建历史,无论追溯到“求是书院”还是“崇信义塾”,其教学工作都是由美国人主导的。

当然,“求是书院”是由中国人林启 (时任杭州知府) 筹建,廖寿丰 (时任浙江巡抚) 批准出资设立的,并没有拿“境外势力”的钱,这点有必要说清楚,不然很多人只怕要破防。

不过话说回来,也没必要破防啦,毕竟段永平回答中提及的北大和清华学生也还没破防呢……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由清政府出资设立的 一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校,一开始就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西学总教习。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是由美国人拿出一部分“庚子赔款”来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这么比较起来,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学堂”在创建之时只是有美国人参与主导教学,实在是没必要去避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