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老家河南欢迎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2025北京以旧换新补贴参与企业名单汇总! ·  昨天  
最爱大北京  ·  赞了!北京5条地铁新线最新消息! ·  昨天  
LeaderCareer  ·  LSE ... ·  2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这店,终于开到朝阳了! ·  3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提前约!北京情人节活动攻略来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南非遗人指尖上的年味儿,真绝!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公众号  ·  · 2025-02-08 12:15

正文


糖花送出甜蜜祝愿
剪纸“剪”出中国年
花馍蒸出吉祥满篮……
乙巳蛇年,春节非遗作品来咯!

在河南,非遗传承人们
用他们的精湛技艺
创作出一系列饱含新春元素的作品
为新年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更是对新春的美好期许
都有哪些精品?
快跟豫豫一起大饱眼福!


牡丹香包:暗香盈袖,福韵满溢


(传承人:赵海亮)


牡丹香包创始于清朝中期,采用牡丹花、丹皮、苍术、菖蒲、艾叶等几十味香料按古方调配而成。洛阳牡丹甲天下,巩义牡丹香包更是将这份国色天香的韵味与祝福融入一针一线。

以五彩丝线绣出栩栩如生的牡丹,花瓣层次分明,色泽娇艳欲滴,香囊内填充精选的艾草、丁香等香料,香气清幽绵长。每一个牡丹香包都饱含着对新的一年阖家安康、幸福美满的期许,挂于家中,满室芬芳,祥瑞自来。



剪纸:纸间万象,福满新春


(传承人:连红增)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学界认为它萌发于周朝,形成于汉代,发展于唐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明清时期,繁荣发展于当代。中国剪纸最早产生于中原地区和我国北方,河南是剪纸艺术的原生地之一。


(传承人:刘秀华)


新春之际,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演绎着无尽的新春故事。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巧手下翻飞,化身窗花、福字,贴满门窗,披在身上,为春节添彩。


(传承人:徐树斌)


(传承人:朱华梅)



叶雕:叶脉藏春,自然颂歌


(传承人:邵子可)


叶雕,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传承人选取形状饱满的树叶,经清洗、浸泡、雕刻、染色等工序,将新春元素一一刻画在薄如蝉翼的叶脉之上。以蛇元素为主题的叶雕,蛇的形态栩栩如生,憨态可掬,每一片叶雕都是对自然与生活的礼赞,对新春的美好憧憬。



糖画:甜蜜糖艺,童趣年味


(传承人:刘胜利)


糖画摊前总是围满了孩子,新春时分,糖画艺人的摊位更是热闹非凡。他们以勺为笔、以糖为墨,绘制出一个个充满新春气息的糖画作品。



一条蜿蜒盘旋的糖蛇,晶莹剔透,在阳光下闪耀着甜蜜的光芒,咬上一口,甜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新年的快乐也在心底生根发芽。



花馍:麦香四溢,吉祥满篮


(传承人:雷晨曦)


花馍是河南民间过年不可或缺的美食与祝福载体。师傅们以面粉为画布,以巧手为笔,将一个个普通的馒头幻化成寓意吉祥、色彩斑斓的艺术品。

枣花馍制作技艺、食用习俗,在新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枣花馍的制作技艺也是世代相传。在春节等重要的节日习俗中都会制作、食用到枣花馍。枣花馍形如绽放的花朵,红枣点缀其中,寓意生活红火、蒸蒸日上。


(传承人:王景会)


绳结:丝丝缠绕,吉祥永恒


(传承人:陈妹珍)


绳结艺术历史悠久,在新春佳节,传承人的绳结作品以红色丝线为主,编织出灵动的蛇形,将“巳巳如意”的美好祝福融入其中。这些绳结或悬挂于家中,或作为挂件,为新春增添一份典雅与喜庆。


面塑:巧手塑造,匠心独运


(传承人:张新芳)


擀面棒、开眼刀、切刀、压痕笔……面塑创作可不简单,出手要快,要一气呵成,精雕细琢,注入灵魂,一团面泥,几经捏搓,方寸之间,便化作一组组人物,表现世间百态。


今年,面塑传承人张新芳从揉捏、雕刻到上色,融入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以八十年代河南农村老家过年时的场景风貌为灵感来源,创作了面塑作品《春节》,把人们迎新春的热烈场景通过面塑一一展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走亲戚、挂灯笼、放鞭炮、滚雪球等场景都充满年代感,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童年回忆?






这些非遗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