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建三局
矢志成为全球建造的卓越标杆、科技创新的行业典范、受人尊敬的一流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建三局

【五一】礼赞劳动美!“数”说中建三局建设者

中建三局  · 公众号  ·  · 2024-05-01 13: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劳动光荣 成就梦想

劳动者伟大 创造历史

今天是 “五一”国际劳动节

我们将镜头对准

奋斗在一线的中建三局建设者

用一串串数字记录下

他们工作的日常

和您一起建证平凡中的不凡

礼赞争先者的荣光



01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在闷热潮湿的地下,广州芳白城际六工区项目盾构机操作手姜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几十组不断跳动的数据,熟练操作着70多个按钮,控制好每个参数,保障盾构机安全、顺畅地进行泥土开挖、管片拼装、注浆等工作。由于盾构机全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姜维和同事们轮班倒,每日操作盾构机掘进8环,为项目如期双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助力这条广州都市圈重要的南北向骨干轨道快线早日通车。




02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仲春时节,苏州汾湖站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地上工程项目材料员沈晨辉正一丝不苟地对照堆场材料,清点并仔细记录相关数据。正值项目大干快上阶段,他平均每天要走10000步,累计完成采购、盘点和验收材料30余项,为沪苏湖高铁联调联试和年底通车运营节点全力奋斗,助力苏州首个“站城”融合高铁枢纽早日建成交付。




03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在武汉千子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产车间,汽轮机专工王朝晖正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进行日常检修,仔细查看其法兰、活节等部件有无渗油。汽轮机是推动发电机运转的重要机器,被称为发电机的“心脏”,为此,王朝晖每日要巡检4次,每次都要在高达40度的车间中检查2小时,平均完成故障消缺38条,守好这重要的一环,确保发电机顺利发电,助力保障这座每日回收1500吨垃圾、生产78万度电的绿色电厂更好地造福一方。




04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项目东北指廊一层,智能建造现场负责人肖明手持AR模型设备,对砌体结构进行数据采集,将用于模型质量验评。肖明 累计 要完成31828个构件的模型比对, 每两周需要对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平均每日采集80余项区域数据,涉及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肖明和他所在的团队以科技助力,应用BIM+AR,进行可视化指导,提前发现问题,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匠心打造这项中国民航及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为智能建造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和成果。




05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各就各位,准备顶升!”春风和煦,在武汉长江中心项目高空,顶升指挥员齐特按下顶升按钮,发出指令。他们脚下重达900吨的庞然大物是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轻量化支点顶模集成平台——“空中造楼机”。在它的“加持”下,项目可实现最快2.5小时完成一次4.4米标准层的顶升作业,以“4天一个结构层”的速度快速长高。现在,齐特带领他的团队以弦满弓张的奋斗姿态,助推项目向着380米目标高度“生长”,致力早日筑成武汉新的“美丽天际线”。




06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春日正好,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项目运维员刘书鹏正在大桥主缆上进行巡护检查, 检查大桥的重点区域与关键点位,确保这座每日2.5万车流量的大桥运行通畅。大桥悬索最高处达155米,但“高空走钢索”对他来说早已不算难事,他每日步行巡查里程超3公里,用脚步丈量大桥,守护这座宜昌城区首座跨径千米级特大桥正常运营,建证川流不息、城市脉动的活力。




07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作为中建·御景星城物业服务中心工程维修员,王文蒲是个“全能手”,设备维护、管道疏通、电焊施工样样精通。每天,他负责维护园区80余盏照明路灯,仔细巡检,及时抢修,用专业照亮2.6千米业主回家路,用辛勤守护小区的温馨与安宁。




08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在天津Z4线项目北塘工区,电焊工王正杰手执焊枪,只见火花在金属上跳跃,点燃劳动的激情,奏响奋进的乐章。每天,王正杰凭着娴熟手艺,可顺利完成40余根钢管焊接、10根螺纹钢管切割,在班组中“战绩”突出。为冲刺大桥合龙节点,包括王正杰在内的全体建设者都铆足干劲,力争早日建成这项便捷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程。




09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随着武汉大东湖深隧项目无人机巡线员韩霜每一个精准的操控,无人机在全国首条污水传输深邃——武汉大东湖深隧项目上方穿梭。韩霜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图像,逐一查看每一处沿线地表结构的安全性,一旦发现潜在隐患,立刻通知相关同事排查检修。韩霜操作无人机每月累计巡检里程达80余公里,覆盖了整个工程运行的关键节点,用“天眼”护航这个服务300万居民的民生项目平稳运行。




10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在100米高空的施工现场,中国民生银行总部大楼项目安全员李双余正仔细巡检设备、楼层防护和消防设施等。项目新浇楼承板临边300余处防护锚固螺丝、14处百米以上消防水测压、25处高处作业、两座“空中造楼机”作业区内100余处支模系统……他每日要走约20000步完成这些巡检任务,脚踏实地为项目安全施工保驾护航,助力早日建成北京CBD又一座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高品质企业总部大楼。




11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在佛山和祐国际医院二期项目九层楼顶,钢筋工熊光辉正在进行钢筋绑扎,他双手如飞针走线般穿梭,只需三五秒钟,一根长约20厘米、直径约0.6毫米的扎丝就牢牢绑扎在钢筋上。熊光辉一天能完成数千个扎丝固定,尽管戴着手套,他的手指依然长出厚厚的茧。立足岗位、埋头苦干,熊光辉和项目建设者一齐冲刺主体结构封顶节点,用巧手“编制”劳动最美的画面。




12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一声声精准的指挥口令,见证吊钩的每次平安起落。蔚蓝天空下,信号工赵翠霞正严肃望向塔式起重机,用手势、旗语向搭吊司机发出信号,井然有序地指挥现场塔吊作业,吊升、就位、矫正……她和塔吊司机配合默契,日均完成30余趟材料运转,见证这座省级妇幼保健机构茁壮成长。




13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黄沙漠土中,来自华电新疆塔城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基地二期——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的现场责任工程师李东阳 正聚精会神地测量检查光伏板安装情况,测量光伏电池组件安装间距。项目将安装3000块光伏板,他的工作是带领团队对安装情况逐一检查,确保 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达到预期目标,助力这座新疆最大单体的光伏矩阵全功率、高质量交付。




14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一串串复杂的数据流,经过处理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语言;一次次原始数据的清洗、标注、转换,为模型训练提供有效支持;一轮轮需求调研,将复杂的业务转化为具体的算法功能点;一本本学术笔记,优化模型研发思路、探索前沿科技……今年以来,知享网知识问答AI系统研发项目工程师高泽洲已完成了600万步算法的训练,200GB原始数据处理,30余次模型迭代,和团队一道全力构建企业AI知识模型,共同见证建筑行业知识智能助手的初生。



15



点 击 建证劳动者风采

手指轻轻摇动操作杆, 程优就能操作实测实量机器人在楼层里灵活穿梭,开展测量工作。机器人在每个房间仅停留2分钟,就能得到49万个点云组成的三维模型。作为武汉汉芯公馆项目智能机器人操控工,程优每天能完成1000余平方米测量面积。身处湖北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他见证了项目建立数字建造中心、智能塔机集控室,应用装配式造楼机、系列智能建造机器人,他为自己能投身智能建造实践前沿感到无比自豪。



主创 丨局融媒体中心、华东公司

素材 丨铁投公司、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总承包公司、城市投资运营公司、壹品投资公司、基建投公司、绿投公司、北京公司、华东公司、华南公司、西北公司、数字工程公司、科创公司

视频 丨总承包公司

视觉 丨何叶婷

编辑 丨周雅文

审核 丨刘   庆  张   颖


【相关推荐】

【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AI 漫“话”工地消防安全!

【世界知识产权日】智创未来,中建三局有这些“科技名片”!

【近期热点】

【抢鲜看】中建集团党组和子企业党委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聚焦】中建三局举行“五一”“五四”纪念大会暨第十五届青年文化节启动仪式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