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那一座城
城市塑造了我们,我们一起探秘城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中秋快乐🎑 ·  4 天前  
创业家  ·  字节跳动,拉来一位特殊人物当董事 ·  6 天前  
张小北  ·  //@Lsltmr://@jedicat:好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那一座城

30年前的北京,全国人民都能从中找到回忆。

那一座城  · 公众号  ·  · 2017-07-15 08:20

正文


本文转自公众号:老北京城

 ID:beijing-cheng


曾经的北京,惬意,舒服,热情

曾经的北京,安静,祥和,干净

曾经的北京,已经渐渐远去

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年代

留给我们的是美好

60-70年代的北京


▼20世纪60年代,咱北京人做饭、取暖都离不开煤,尤其到了冬天,煤更是不可或缺。

那时候蜂窝煤还属于稀罕产品,一般家庭都烧煤球炉子。煤厂为了方便群众,冬天会派工人把煤球送到居民家里。


▼在冬天储藏大白菜可以说是20世纪老北京人冬天必做的一件大事。那时候北京冬天寒冷,当时还没有蔬菜种植大棚,冬季蔬菜比较匮乏,土豆、白菜、萝卜就是市民们过冬的主要菜品。

大白菜易于储存,价格便宜,是冬日里居民饭桌上的重要蔬菜。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储藏很多大白菜。由于购买人群和购买量都极大,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白菜由公社、大队、街道统一安排购销,一到采购时间就家家户户齐齐出动。


▼1966年,北京东长安街的大字报和人们购买油印小报的场景。蓝色在那会儿特时髦!


▼196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历史博物馆门口张贴的巨幅宣传画。


▼1967年,长安街上市民早晨上班的车流,那时候没有堵车,看着舒心温馨。


▼1971年,故宫重新对外开放,围观的市民。


▼20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城墙下的剃头师傅和他的老主顾。那时候剃头也就两块钱,不像现在,一去剪头发就被办卡。


▼20世纪70年代,北京街头卖蝈蝈的小贩,自行车上挂满了蝈蝈笼子。买蝈蝈玩是当时孩子们的童年乐趣之一。那时候老喂蝈蝈吃葱和黄瓜条,您还记得吗?


▼20世纪70年代,东单菜市场,市民在春节前夕购买活禽。在那时的北京,只有在重大节日前夕,才有活禽供应。那会的鸡肉也好吃,特别香。


▼1964年,景山万春亭南侧正在清理积雪的工作人员。

这场景和林语堂在《北平的冬天》中的文字很有同感:“一夜北风寒,大雪纷纷落,那景致有得瞧的。


▼故宫、景山、北海、鼓楼位于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景山中峰的万春亭虽然只有不到50米高,却可以南瞰故宫,北望鼓楼,西观北海。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一夜之间城市成为废墟,伤亡惨重。

这次地震波及范围甚广,北京亦震感强烈。北京王府井饮食服务部在中山公园为市民提供食物,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伙食的价格不超过3角钱。


▼1977年,长安街西单路口,牧羊的农民正赶着羊送去屠宰厂。


▼“内联升”始创于1853年,是北京的老字号。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继承了民间传统手工艺,讲究手法、力度,只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才能制作出舒适的布鞋。

1977年,内联升恢复了老字号,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内联升”雇用了京郊的农民来制作布鞋的鞋底,图为妇女们正在搓麻绳、纳鞋底。


▼20世纪70年代末期,晚上在广场谈恋爱的年轻人。小雨中,恋人们撑着伞偎依在一起。


▼20世纪70年代末期,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附近,长椅上谈恋爱的年轻人。那时候还不流行看电影,这么聊天多自在。


80-90年代

改革的春风吹拂大地,国人展现出了对变革的渴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巨大的兴趣。我们可以窥见在新旧交替时期,北京城里的种种细致微妙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市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跳集体舞的年轻人。


▼那时的三里屯,还刷着粉红色墙的大使馆,前面停着一辆经典的黑色老爷车。一位清洁工人穿着一身白色的工作服,在清晨用大扫帚清理街道。大使馆粉红色的小院早已被高层建筑代替了。


▼北京城开放之后,大批的外来人口涌进京城,农民打工的,自主创业的,很多年轻人怀揣着理想来这里打拼奋斗,期待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几年内,北京城的居住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这是早上9点上班路上的情景,人们在路口等红绿灯。


▼这是1985年的王府井大街,当时还是一条百货街,主要是卖一些家用电器。现在的王府井可截然不同,已经变成一条小吃街,各种吆喝声招呼着你进去品尝美食,在这条街上,你可以吃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吃,总有一种会让你找到家乡的味道。可见,街道变迁的历史有时就是城市面貌变化的缩影呐。


▼那时候,没有专卖店,没有大型商场,也没有购物街,只有百货大楼,老百姓平时需要的东西都可以在那里买到,什么红星二锅头,中南海烟,用油纸包的老婆饼,还有早上抹的百雀羚,包括做衣服用的布料,应有尽有。店里的售货员都穿着白大褂,还在用算珠计算价钱。


▼上幼儿园的时候,大家应该都玩过滑滑梯吧?大冬天,北海公园的湖冻了一层厚厚的冰,很多人在上面溜冰。年龄小点儿的,就在家长的照看下,在旁边的游乐场里玩玩,这里可是很多人整个童年满满的回忆啊。


▼北京的冬天寒风凌冽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冻得缩手缩脚,于是,老师就组织在校园里晨跑,班长在前面带头,跑累了的时候,就喊上“一二一”!大家的小脸都冻得红扑扑的,跟个红苹果似得。跑完一圈,身上就暖和多了。


▼这是北京大学的男生宿舍。80年代的大学校园,学习风气相当严谨,学生的书桌上,床头都摆满了书,什么“佛洛依德”,“后现代主义”,还有王朔的小说,都在同学们之间相互传看,闲时,几个人聚在一起下下围棋,陶冶情操。那时的大学生比较稀有,确实是“天之骄子”呀~


▼一位大叔骑着三轮车,在往家里运新买的电冰箱。据说,“电视”“冰箱”还有“洗衣机”被称为当时的家庭三大件,有了这三件,就算得上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了。虽然很多家庭的收入不高,但是一有了余钱,还是会选择踊跃购买,市场是供不应求呀。尤其是电视机,谁家里要是有一台彩色电视机,那可是很多小孩羡慕的对象,就想没事儿往他家里蹭电视看~


▼这位北京姑娘的打扮就更潮流了。绯红色的衬衫,搭上牛仔短裙,白色丝袜,配白色皮鞋,再戴上一顶大红色的帽子,简直大胆创新,个性十足。现在走在大街上,您可能觉得普通,不过,这要是搁在70年代,那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腐化,意识不端正。到了80年代,人们的观念渐渐开放,包容性也越来越强,所以,很多人开始更注重穿着打扮,街头上的美女帅哥开始引领着时尚的风向。


▼这是一对刚刚登记结婚的小夫妻,在爬长城时,在城墙上拍的一张照片。当时非常流行的一部电影叫《庐山恋》,在江西取景拍摄的,风景很美,电影不仅宣传了庐山的美景,还捧红了演员张瑜,所以,这对小夫妻想学着演员的造型,在这里留个影纪念一下。


▼20世纪80年代,北京在春秋季节常会有沙尘暴。女士们一般都系着纱巾防尘。


▼改革开放后,大家伙开始有了个人形象追求,越来越在意个人的衣着、发型。20世纪80年代,西单的一家理发店向行人展示新发型的照片,招揽生意。


▼20世纪80年代初的“换房会”。当时所有职工都是由单位统一分配住房,市民们为了解决上下班路远、夫妻分居、孩子上学等问题,在民间开始了“换房”活动。图为市民将自家房屋的情况写在纸板上,以便来换房的人了解。


▼早市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一大特色。清晨,小贩们蹬三轮车载着新鲜的蔬菜到早市出售,自天蒙蒙亮就开始,一直到中午前闭市。早市背靠紫禁城,面对筒子河,老北京的生活情趣尽显无余。


80-90年代


▼1985年 路边儿烤白薯,外国友人吃得很香!


▼1995年 胡同风情,那时候特流行烫头


▼1997年11月21日 王府井大街街边的塑料模特展示当季的流行服装


▼1997年12月22日 工人为麦当劳叔叔上色


▼1994年2月25日 妇女在饭店用餐后补妆。“下馆子”和“红嘴唇”是当时人们对经济宽裕与化妆的理解


▼1994年1月29日 北京火车站春运返乡潮。80年代以后大量民工外出打工,春运成为社会热点


▼1998年3月20日 路边出售的国产和进口品牌彩色电视机


▼1988年,民族文化宫前穿着瘦腿裤的青年在跳霹雳舞。改革开放,让人们看到,原来在中山装、绿军装之外,还有那么多新鲜漂亮的衣服也可以穿。年轻人们,开始用“奇装异服”显示自己的潮流和个性,当然,还有对改变生活状态的渴求


▼80年代初,这种拤腰西式小翻领的上衣,在年轻妈妈当中很流行,在当时也最具代表性


▼1986年街头一景,照片中所有的女士无一例外都穿着裙子,而且大多数不是红的、就是黄的。这也恰恰是80年代人们追求时尚的一个特点:你说流行什么,我就马上跟什么,很快就全社会风行了。


▼1985年冬天,羽绒服也流行红的,红彤彤一片,她们的裤子侧面带条,因为当年中国女排五连冠,令全国人民兴奋激动,运动服款式也成为模仿的对像。不光款式,连颜色都一样。这搁到现在叫“撞衫”,人们躲的就是这个,可那时候,大家都穿,那就是时尚。


▼炉子上的烤馒头


▼那时还没有欢乐谷,北京游乐园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


▼记忆中的北京交通,那时候觉得打车就10块,去哪都10块。


▼竹编婴儿车,凉快,通风


▼1978年,崇文门菜市场一角,活鱼看着真的很新鲜!


▼1997年,崇文门菜市场


▼1998年9月3日,王府井街头悬挂的维修大哥大的广告牌。移动电话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当时被称作“大哥大”,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义务劳动,擦过护栏,擦过公交车……


▼1980年 天安门广场华灯下学习的青年


▼1981年 “尝起来马马虎虎”,故宫里一个年轻人这样评论可口可乐的味道


▼1989年,小学生头戴醒目小黄帽手执明显安全牌出现在街头,北京孩子从小就有规矩

现如今,只有当你走进老院子走进胡同,听到老太太那句:“这不是哪谁家的孩儿,都长这么大了啊。”就感到特别亲切。当在街上听到那一声声熟悉的声音,才能真真正正地感觉到,这里是北京。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