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爱奇艺发布重大声明,即日起正式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以内容热度替代原有播放量。这一决定在网络视频行业能够引发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在内容生产、分发、广告、营销等环节的业务流程都已形成固定模式的当下,爱奇艺的决定将会对行业中的某些部分进行重构,并对视频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与传统电视节目不同,网络视频自出现之日起就是数据化的,视频上线后的总浏览量都是清晰可见,这给视频的广告营销部分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却也滋生出一些相当大的负面效应
:
由于浏览量客观数据指标的存在,致使内容生产和分发方过度看重浏览量数据,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拉低竞争下限,从而导致刷量盛行,乃至于营造出一个庞大的地下刷单黑产。互联网是技术导向的,一个规则确定之后就总有试图利用技术手段去突破规则获取利益的力量存在,而唯流量导向的结果就是好的内容难获出头机会,劣币驱逐良币。
爱奇艺此次在政策上的调整,打击刷单黑产并不是主要目的,真实意图是给视频的评判指标引入更多维度,用多样化的数据指标来尽可能真实反映视频内容的质量。可以想见的技术路径是,原本视频浏览量是评价视频的唯一标准,如今建立一个复杂的数据模型,将视频浏览量作为其中一个数据维度,另加入互动量、参与度、点赞量、复播量、转发量等多项数据维度,在模型中分别占有不同的权重,最终得出热度指标。基于这一推测,未来浏览量大的视频热度并不一定最高,有些浏览量小一点的视频,也许能在热度指标上有更好表现。仅一个浏览量数据包打天下的时候,差不多要过去了。
传统的互联网,实质上是一种榜单经济,排在前面的广告能够得到点击,排在前面的商品也能够被优先购买,排在前面的视频能够得到优先观看。而为了能够排在前面,各方都会投入大量资源去做内容提升以外的事情,长此以往没人会重视内容提升从中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做好内容的动力就会衰减。
然而,
内容产业如果让好内容没有出头
机会
是没有前途的。
唯播放量的取向,从机制的角度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负面效应的发酵。
然而,随着热度值这一包含多个维度的数据指标出现,对于视频内容价值的评判也不再单一,而是多元化、多角度,再辅以
AI技术进行精准用户行为捕捉和内容推送、分发, 更有利于最大程度上挖掘出互联网庞大长尾内容的潜在商业价值,同时为制作更符合用户期待的作品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支撑。
爱奇艺本身是一个开放的视频平台,除了自有版权内容之外,很多视频内容都来自于
UGC
和
PGC
,且这部分的内容浩如烟海。健康的状况是,内容生产方根据客观的播放数据和市场反馈,指导自己的内容生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把内容做得更好。广告主和营销方也可以根据真实数据来合理安排营销投放,评估投放效果。现实状况是,失真的数据对于内容生产方来说毫无意义,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广告营销投放效果失真,广告主的预算被浪费。长此以往,视频平台的内容吸引力将会下降,其广告商业价值也会被降低,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采用多维度数据形成的热度榜之后
,
决定内容热度的数据维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可以从
20
项发展到
200
项,这其中到底包含哪些,可以明确公布也可以采取模糊策略,让造假者面临较高的试错成本。爱奇艺在公布此次重大调整之后,应该是会在数据上采取更大的动作了,除了热度榜还会增加热度排行榜、内容既往热度曲线、峰值热度排行榜等,让用户和广告主有更多的评价条件,用来调整自身的浏览和广告投放行为。
以往收视率调查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形成数据化,导致结果失真,可操作空间大。传统
上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