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
“要资讯”
关注我们
财新专访易纲的文章发出来,看了全文作几点分析:
1,
当前确实是一个挺微妙的时期,主要是贸易战和降准带来的信息扰动,所以普遍对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有所担忧、有所怀疑,到底去杠杆是主流,进而导致和全球一致的利率上行,还是稳增长更重要,未来多次降准可期呢?易纲的专访给出了一些答案。
2,
我认为易先生专访给出的答案是,偏宽松的预期至少目前看来不一定对,当然有一些前提条件。
第一,之前最受关注的一句“管住货币总闸门”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但易纲对货币政策的解读上直接表述了,“
控制好总量的前提下
”,也就是说,总量大幅放水的可能性,至少暂时没有。
虽然市场一厢情愿在解读多少次降准空间,理论上是存在的,但不会单边降准,一定会有降准的对冲,比如通过MLF到期的对冲,或者是否更有想象力一些,一边加息一边降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也是变相加息)呢?所以,暂时看不到明显宽松的信号。
第二,虽然去杠杆已经不是央行的政策重心(详细分析见《
新行长首秀演讲的话中话
》),整个专访也就一个问题问到去杠杆,放在最后。
但是,这个文章披露了易先生清晰的去杠杆思路和目标。
他说,2017年底,中国债务/GDP为249%,比2016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是过去五年,每年上升13个百分点,这表明杠杆率的增长势头开始趋稳。
然后他说,“将整体债务率稳定下来后,我们将重点推动债务结构的优化。”
前沿君的理解是,第一步,先让债务率稳定下来。什么是稳定?就是债务率不增长,而不是增长势头放缓。也就是将2%变成0增长。第二步,再调结构。
现在还处于第一步,很可能2018年的目标就是第一步的目标。这是个清晰的量化指标。因为去年一年从13%降到了2%,所以可以想象,今年只要宏观形势不发生巨变,从2%增长到0,或者负增长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所以,
易先生说,“有望实现漂亮、有序的去杠杆”。先稳再降就是“有序”,如果今年就能负增长,那么就是“漂亮”。这一点,他似乎很自信。
去杠杆虽然不是央行工作重心,但易先生心中是有这根弦的,这是一个天花板,对宏观政策转向宽松是个约束。
3,
上述判断是有前提条件,也就是对全球及中国一季度数据的乐观基础上,易对一季度的数据非常乐观,没有提到任何不好的苗头。
他引用的数据——也是他关注的指标——包括,GDP,调查失业率,CPI,PPI,第三产业贡献率、国际收支、人民币。这里面只有提到PPI增速放缓,“但也处于合意水平”,其他都是乐观因素。
但是,如果这个基本面出现了动摇呢?那么判断也许会有所改变。当前最大的影响变数仍然是贸易摩擦,HE即将再去美国谈。
4,
目前看不到明显宽松信号,那么是不是可以看到明显紧缩信号呢?这可能同样是否定的答案。
易先生对全球宽松周期尾声的判断,基本同意,但是“进程仍有不确定性”,“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虽然没有谈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但整体来看,外部环境并没有那么步调一致地收紧。
他虽然没有直接谈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向,但在分析贸易问题时,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
他说,“现在美国财政赤字扩大,投资增加,储蓄率下降,根据这个恒等式,
美国近期的经常账户赤字还很可能继续扩大
,贸易逆差问题比较难解决的。”
他谈的是贸易,我看到的是对美元走势的判断。如果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继续扩大,而短期内也难以看到财政赤字缩小的可能,那么意味着美元近期的反弹难以持续,美元指数上涨是没有支撑的。
既然美元指数不会大幅上涨,那么人民币的压力就会减弱。人民币虽然近期走弱,但并不会持续。这会减轻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压力。
5,
综上来看,从宏观形势而言,目前来看,宽松是一厢情愿,紧缩压力也不大。那么,判断货币政策走向主要看什么?
改革。也即利率市场化改革,破除利率双轨制。
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操作,可能会被理解为货币政策的转变。
在这次专访中,他再次不厌其烦地重复对于M2增速下降的看法,没有任何变化。这次还增加了一个理由,除了金融内部去杠杆导致M2增速低之外,还提到了资金密集型产业拉动作用下降带来对货币信贷依赖程度降低。
他之所以要反复解释M2增速低,因为内部肯定有压力,很多人不理解。比如,一些部委肯定不希望看到M2的增速这么多。
但易先生非常明确地要抛弃M2这个指标,货币政策要从
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型。他说,“货币政策要适度减少对量的关注”。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需要一系列的精细的操作。
放弃M2这个指标,未来利率信号必然发挥更大作用。这就必须要对双轨制改革,这个改革会动很多存量的利益。
比如,货币市场利率高,但是信贷(存款利率)太低了,即使现在给了上浮空间,但是银行的压力仍然很大,资产回表,存款不回表。那么就需要减轻银行的压力,他专门提到了资产证券化,鼓励金融机构通过ABS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ABS可是承担了很大的使命。
从这个意义上看,改革会影响到利率的波动,或者改革会需要很多技术性、配套的操作,这会影响宏观政策。
6,
这些判断都是基于目前的形势,现在最大的变数是贸易战。压力迫在眉睫,所以国师再次赴美。
当前最急迫的事有几个:
5月11日,500亿关税清单的征求意见截止。
5月15日,关税清单召开公开听证会。
5月18日,美国财政部提出新的限制投资措施的截止日期。
5月22日,USTR就听证会意见提出反驳意见截止日期,结束关税评议期。
……
目前处于静谧期,且等这次HE访美回来后,会有新的变化。
若您有任何关于期货品种的问题,欢迎
“
点击这里
”
给我们
留言互动
,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解答。
欢迎浏览主页菜单栏,发现更多精彩
【转载须知】
后台回复“
转载
”获取转载须知
【期权潜规】
点击超全合集
| 戏说期权 | 开户交易 | 范例机会
【合集系列】
期权合集
|
原油合集
|
黑色合集
|
苹果合集
|
生猪合集
|
区块链合集
|
铁矿石合集
【贱客专栏】小萌 | 小圆
【高端会议】“资产荒”背景下的资产配置
【财富管理】合作投顾 | 元盛 | 千象 | 宽投 | 盈峰
【交易培训】
潘老师启明星交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