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中招
专注于广州中考升学政策,名校招生信息分享,为家长学生提供中考升学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kedIn  ·  新的一年,爱上工作 ·  昨天  
51HR派  ·  好巧,我也因为上班得病了 | TIPS ·  2 天前  
51HR派  ·  你骂的预制菜,在春节卖爆了 ·  2 天前  
瑞安论坛  ·  来了!今天下午1点! ·  2 天前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4 天前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中招

班主任忠告:各位家长,新一年不能再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了!(转给家长)

广州中招  · 公众号  ·  · 2020-01-18 17:23

正文



文 | 二丫 , 来源:二丫陪你来唠嗑(ID:erya6165)


新的一年来了,家长或亲友,为了联系方便,或者经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纷纷给孩子配备了手机。

孰不知这是给了孩子一个带毒的苹果,各种诱惑力往往会使没有自控力的孩子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导致一个个恶果!



今天看了一位朋友的文章,《一位妈妈的忏悔,孩子,是我用抖音害了你》,看得心惊肉跳,愤懑无比。

上初一的孩子,无知的母亲给配了手机,以后从自拍开始,再微信,再网聊,再抖音,最后发展到一个初一的孩子一个人躲在房间内化妆成成年人的模样,自拍一些不堪入目的视频满足一些变态的恋童癖的欲望,涉黄涉非,妈妈发现时孩子已经不能自拔。


妈妈当然痛心、自责、忏悔,垂手顿足说是抖音害了孩子,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孩子有一部手机,就算没有抖音还有快手,还有王者荣耀,还有微信,还有游戏,还有网络小说,还有黄色视频。

说是抖音害了孩子,不如说是无知的家长给未成年的孩子买手机的行为残害了孩子。




给大家讲三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晓雯,初三学生,家有一个五岁的弟弟,因为妈妈忙于上班,还要照顾弟弟,便将晓雯托付给了年迈的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经济条件不算差,孩子管饱管暖,外公外婆都有手机,但孩子说为了每天晚上跟妈妈电话视频方便,要求配一部手机,当然一再保证上学期间不玩。

妈妈看着女儿渴求的眼神,再加上补偿心理作祟,总觉得为了二胎亏欠了女儿,犹豫片刻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虽然班主任一再强调不能配手机,但家长和孩子合伙瞒过了老师。

结果,一位成绩中上的孩子开始上课经常打瞌睡,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不谈。

突然有一天社区派出所民警到学校了解情况,这事肯定非同小可了。

原来晓雯每天晚上放学后一个人偷偷在房间做作业的同时,通过社交软件和一个山东的三十多岁的男人聊天。

逐渐深入后,荒唐地报出了自己的真实的姓名、学校、住址和电话。 并且男子在5月20号那天转账给晓雯1314元。正好聊天记录被男子的妻子看到了。

他的妻子在微博上截屏发文,某地某中学生晓雯和她丈夫关系不一般,聊天记录肉麻,尺度大。

在网上点击量已经上百万。惊动了地方公安局,立即责成地方派出所彻查此事。

一开始孩子百般抵赖,最后在铁证面前痛哭流涕, 说她也是受害者,对方给他转了1314元之后便约她开房,以后她便拉黑了她。

姑且相信晓雯说的是正确的,但是要想让对方转1314元,得有多深的聊天尺度!

办案人员当场垫付1314转账给对方,对方才答应删除帖子。



李木子,很优秀的一个男孩,16年通过努力考取了当地的非常不错的老牌四星级高中,农村家庭,普天同庆,好事。

但中考的暑假孩子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缠着家长要买手机,否则绝食、逃学、反抗。

套路仍然是保证学习时间不玩手机,就差断指写血书。

关心孩子的老师、亲戚、朋友皆劝说不能由着孩子,但家长还是心存侥幸,说不定孩子能够自控呢。

孩子高高兴兴带着新手机去高中报道。第一学期就失控,一米九的孩子,妈妈想管,说服教育两句话不到便顶回。

武力镇压,不是对手,孩子只要轻轻一甩妈妈便是一个趔趄。断粮断草,妈妈不忍心。

不是寒门出不了贵子,是寒门规则意识太薄弱,是大都数寒门的孩子不够自律,是大都数寒门的家长太于溺爱。

眼看和妈妈关系僵化,换奶奶去伺候,看看孩子可能稍微懂感恩,可能稍微良心发现,及时醒悟,迷途知返,没有。

然后勉强高一下学期,高一结束,高二坚决不上学,说要打工,打工吧,一周不到跑回来了,吃不了一线工人时间长强度大的苦。

然后高二浪一年,现在已经完全停学在家。

别的同一届的孩子正在埋头苦读迎接明年的高考,一米九的孩子在家吃饱了玩游戏,玩游戏累了再睡。近七旬的爷爷外出在建筑工地打工。

谁之过?



范哲,班级很优秀的一个孩子,17年中考,16年进入初三年级时班级第一名,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宝宝。

妈妈是小学老师,爸爸是初中化学老师。 书香门第,多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中考前三个月,成绩江河日下,上课打瞌睡,做作业就犯困。

一开始以为是学习压力大所致,所有老师”会诊“之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导意见,班级第一名都滑边,整个班级班风怎么建设?

事情的突然转机是一次数学考试,孩子竟然在数学试卷中缝写了”武林秘籍“四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字。

很自然地,那一次数学考试一塌糊涂。

再结合平时上课打瞌睡的表现和试卷上莫名其妙的字眼,刻不容缓,立即彻查书包和房间,终于在床单下面发现了一部手机。

在如此大环境下,说实话,一般的孩子老师还真不敢体罚,真的不敢。

但他爸爸是化学老师,急火攻心,气愤之余责罚肯定是少不了的。

真相终于大白,孩子利用过年的红包,自己买了一部手机,每天晚上在父母眼皮底下完成作业之后,回到自己房间,继续看电子小说,早则一两点,晚则三四点,当然还聊天、游戏。

有了问题必须下猛药,所幸亡羊补牢,在中考前三个月发现了倪端, 否则即使老师们拼劲全力,也未必能够实质性地改变他的命运。

第一孩子本身天赋和基础不差,第二360度无死角无缝看管。孩子终于在中考中逆袭成功。

但是,孩子的父母以及老师想想后怕, 一个上好天资的孩子,如果不是及时发现,会是什么样的一幅惨相?

孩子的父母都是懂教育的老师,教育管教应该是相当到位的,而一般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如果没有自制力,又有多少本该有更好前程的孩子毁于了手机的方寸屏幕之间?



这三个例子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不远的血淋淋的例子。

要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

多少专家、老师、学者呼吁,但偏偏还有一部分家长心存侥幸,宁愿相信孩子所谓的承诺,冲动之下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

无非是奖励考试优秀了、孩子升学了、孩子需要交往了、留守的孩子需要联系家长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