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虎嗅APP  ·  高位买房的人,与自己和解 ·  昨天  
新浪科技  ·  #建行手机银行2025版发布#年末岁初,@中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AppleStore安徽首店将开业#:#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回想起三个月前与吴恩达的会面,以及当时的百度基层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23 18:35

正文


文/余亮 复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昨天,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宣布离职,与百度互相高调祝福,还表示要去比科技公司更远的地方(looking beyo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h companies),颇有些“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相比坊间各种揣测,我个人觉得这姿态很真诚,正像吴恩达。或者说,像去年12月和我聊天时候的吴恩达。
 
去年我因为接了国家高端智库的研究课题(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会有关),四处找科技机构做调研,和人工智能界广泛接触,机缘凑巧就走进了重镇百度。我一个昔日的理科生,和百度工程师们谈笑风生,一个帮忙推荐一个,其间居然就见到了邻家男孩般的吴恩达,聊了近一个钟头。


三个月前的吴恩达

吴恩达就和你们在照片、电视上看到的那样,总是笑呵呵的,有点腼腆,不知道什么是架子。用中文和他交谈,有点像在和小度、小冰等机器人对话,会频繁发生语句重复现象,因为他中文不太好。
 
他生于伦敦,长于香港、新加坡,深造并工作于美国、中国。离开、返回哪里都不奇怪,这次离开百度,也正如2014年离开谷歌,在别人眼中是“离开”,对他来说,也许只是一次正常的“云漂移”。对庞大的百度人工智能团队来说,可能也是一次不算太艰难的离合。
 
彭博社的报道暗示,他几个月前就和李彦宏商量离职的事情。而三个月前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对百度的人工智能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与所有我遇到的百度工程师一样。这可能说明,他的离开,对他自己和百度,都已经是一件被接受的事情,而非是什么“地震”。
 
去年12月的时候,《纽约时报》两万字长文报道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但百度是绕不开的话题。报道中提到,2016年的一天,谷歌翻译部门对百度发表在机器翻译领域核心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议论纷纷。报道着墨甚多的谷歌工程师Quoc V. Le说:“感觉就像有人看透了我们做的东西——论文有类似的结构,类似的结果。”但他的最终结论是,这是一个表明谷歌处于正确的轨道上的迹象。

由《纽约时报》来说百度的论文让谷歌感到自己处于正确的轨道上,有点出人意料。我问了吴恩达,才知道Quoc V. Le正是吴恩达先生在美国的博士研究生。百度团队“看透”了谷歌正在做的事情,并且领先谷歌一年发布基于NMT(深度神经网络)的翻译系统。
 
美国记者也不知道,这篇百度论文并不是吴恩达部门做的,而是百度自然语言处理部门独立完成。这可以看作百度人工智能总体实力的一个侧面注脚。
 
《纽约时报》的报道对中国企业一扫而过。但吴恩达说:国内部分媒体也需要改变习惯,不能总是以为外国更强,实际上人工智能领域很多领先技术是中国人先创造出来的。谷歌和百度技术实力都很强,但国外企业更善于PR。吴恩达对中国人技术实力的肯定是圈内皆知的。一个月前,《南方人物周刊》刚刚报道他,标题就叫《吴恩达: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应该多点自信》。
 
经过两次寒冬,人工智能概念在2016年再次引爆,各种文章、产品涌现。我在CES看到机器人就有几十种。只要有对话功能,都叫“人工智能”,其实只是接入了第三方的语音识别系统。百度拥有自己的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系统并且对外开放。不过对于这样的优势,吴恩达本人表现的很谦逊,他说:这个行业还不成熟,还在发展,标准模糊也正常。当然,实力有差距,比如“度秘”很复杂,比较少的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关于吴恩达个人经历的报道已经不少,不做赘述。我询问他来百度之前与百度CEO李彦宏长谈了什么,他也表示认同百度对人工智能的战略性追求和巨大投入。
 
我问起坊间的传说,说吴恩达刚到百度时候就采购了1000台GPU服务器,百度无条件支持,执行效率让美国同行望洋兴叹。这事是真的吗?他像个孩子一样忍俊不禁,几乎要从椅子上站起来,说:“这不是真实的!可能是我一个朋友随口说了一句就变成这样,然后被传出去了。”不过顿了几秒钟,他又说:“我们何止1000台服务器,a lot of ,many many!”字里行间透着自豪。


吴恩达在任时的百度基层
 
作为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和机器学习课程的热门教授,他说在百度期间也依然一有空就去Coursera活动,每次几个小时。离开百度后,会不会把更多精力投入教育和科研呢?他特别强调教育,在百度为培养和引进人才投入了很大精力,还曾经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到百度去实现梦想。

说到人才,我去做调研并非只为吴恩达,而是尽力去接触那些基层的工程师。相比大佬们的对外宣讲,我认为从基层更能接触到这个产业的实质。这类人平时不太好接触到,甚至本企业的非技术部门人员对他们都不了解。
 
当然,一开始的交流不是没有困难。无论男女工程师,刚开始都似乎是不想和人类说话的样子。好在我也学过一点技术,只要熟悉了一些,打开话匣子,生动的东西就来了。由此感受到了另一个百度。
 
比如聊到《西部世界》,很多人都看。我的关注点都在哲学上,他们的关注点就不一样,主要就是电视剧里表现出来的人机互动方式。他们对事情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方式,比如他们会说谁谁谁是百度技术的大牛,都是我在外面没有听说过的名字,甚至吴恩达也没有提到。做自然语言处理的工程师,听到我吐槽百度翻译有些功能没有谷歌翻译方便,会马上拿出小本子记下来。有人向我谈及如何从其他公司来到百度的经历,对比不同公司的文化。我能感觉到,那些不善言辞的工程师,在百度重技术的环境下是比较自在的。
 
虽然短暂的接触不足以证明什么,我能感受到这个庞大团队的内在动力。这个团队的运转并不依靠某个人。吴恩达是帮助其运转起来的一位重要角色。这个机器不会停下来,而且自行生长。好的企业应该像一条大河,永远在变化,也永远在前进。百度吸引了很多人才,也输出了很多人才,有来有去才是正常的。百度和吴恩达,彼此都互为生命中的一站,分开也不会影响各自的方向。

吴恩达在离职公告中热情称赞了一溜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包括王海峰、林元庆、Adam Coates、景鲲、李平、徐伟、朱凯华等。百度方面当天则宣布整合包括NLP、KG、IDL、Speech、Big Data等在内的百度核心技术,组成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AIG)。

接管AIG的总负责人王海峰,平时不太在媒体露面,偶尔露面的时候往往是在诸如AAAI大会详解百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Quora用英文回答网友关于人工智能的十大问题等等,非专业人士也不会去关注。但王海峰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ACL(Association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历史上唯一做过主席的华人,也是目前最年轻的ACL会士(Fellow)。他获得的荣誉还有很多,重要的是,百度最核心的搜索、翻译、度秘业务等,无不有他的身影。他理论强,而且擅长让项目落地,这可能更符合百度的战略——让人工智能真正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吴恩达更像一位怀有赤子之心的学者。在谷歌,他的实际身份相当于顾问。在百度,我感受到他的烂漫气质。想起周恩来、刘少奇都劝过别人:“你留在党外作用更大。”以后Andrew身处百度之外,对己对百度未必不是好事。
 
和以往一样,人们会议论百度的战略。基层工程师是不太谈战略的,但我感觉战略融化在基层骨干的身上,集中精力,或者研究技术,或者想法把技术应用落地。
 
年初百度机器人小度参加《最强大脑》,中间遇到了不利战况,林元庆发朋友圈说:“我们在比赛前一天还在通宵工作争取再提高系统的准确率,哪怕是一点点的提高也希望提高我们最后获胜的概率。我们这次采用两个模型的融合,一个是传统的generative model, 另一个是深度学习模型。在大量测试中我们发现这两个模型的融合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非常不幸运的是,在昨晚的比赛,深度学习模型做对了1和3,传统方法做对了2和3,融合后我只对了3。我们对于这样的不幸挺失望的,有些同学甚至哭了,觉得太可惜了。谢谢团队,为有这么全身心投入的团队骄傲!”是的,有人会为工作成果哭泣。
 
在小度机器人战胜人类选手之后,又遭遇网上质疑,林元庆又发朋友圈说: “我们很释然,因为我们想都不曾想过要做什么来修改结果,我们只想把技术做到最可能的好。人工智能的机会对一个人,对一个公司,甚至对一个国家,都是分秒必争,大家一起努力!”
 
谈战略不是我的专长,但我以为,有效的战略未必是拿出来说的,自觉转化为行动的战略才是真战略。以全公司之力搏人工智能,并且在全球人工智能巨头中占有一席,想不出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战略,也很难想像没战略的公司员工会这样忙碌和投入。

写在最后
 
有两个百度,一个常陷入舆论旋涡,另一个像兀自深流且河道有些复杂的大河。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两个状态同时存在,生死纠缠。坊间对百度的批评和怀疑自然有理由,不过感觉时而有失偏颇,无法把握完整相位。
 
吴恩达离职,在圈里掀起一个新的波澜。但吴恩达离职前一天,刚刚传出消息,李彦宏向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赠送了自己参与创作的新书《智能革命》,全面阐述人工智能使命,相信其中会有吴恩达的篇章。

一个月前,百度牵头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刚刚成立。而三个月前,我问过吴恩达,如果不从事人工智能这一行,你会选择什么职业?他说是心理学。他喜欢的心理学家是Milton·Erickson,一位泰斗级的催眠和心理治疗大师。在另一个时空,吴恩达也许是个温柔的心理治疗师。
 
现在,看似百度与吴恩达的一切都在按照固有节奏进行。吴恩达应该也有了时间,可以继续写作已经几个月没有更新的《Machine Learning Yearning》了。

题图:吴恩达办公室外墙,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