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韭圈儿
做好的投资者教育(原“韭菜说投资社区”迁移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韭圈儿

中证A500,3个月走完了沪深300的十年

韭圈儿  · 公众号  ·  · 2024-12-31 09:44

正文

站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回看今年基金行业最重磅的产品新发——

A500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当前A500总规模已达3200亿,仅次于沪深300是目前的指数二师兄。

而如果只统计场内ETF,当前A500场内规模也达到了2549亿,基本上用3个月出头的时间,走完了沪深300,花十年走过的路。


A500是全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

A500能有今天的地位,当然也是站在了沪深300的肩膀上。

首先,头部沪深300超大规模赢家通吃的格局,让机构意识到拥有一个全市场类的龙头宽基指数意义究竟有多大,A500的生命力来自于在沪深300基础上的改进和革新。

当然,A500ETF基金(512050)能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把规模做这么大,确实是超越几乎所有人的预料,归根结底,这注定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市场参与者一起努力的结果。

第一,作为“新国九条”发布之后的第一只特色宽基指数,从指数编制阶段,中证指数公司力求在A500身上优化市值加权指数常被诟病的“追涨杀跌”问题,更多考虑行业中性,兼顾中小盘龙头。

在指数正式发布之前,基金公司已经上报并发行了产品,这是A股指数发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监管对A500态度也是一路绿灯。

截止到12月29日,共有73家机构,相当于大半个行业都参与到了A500相关产品的发行中去,一个前无古人、后大概率无来者,是真正意义上的群雄逐鹿。

第二,A500不仅仅是基金公司、场内ETF的争夺,以银行、互联网代销平台为代表,众多场外销售机构也对A500场外指数基金、联接基金的发布有强力的推动,场外代销机构希望借助 场外联接(022430/022431) 新发的机会,蹚出一条路。

场外指数基金配置还有新格局,A500场外基金刚刚成立不久,就 增设了Y份额(022979) ,参与到了年底个人养老金扩容之中。

第三,当然最重要的,A500ETF基金从新发到持营,也离不开各位券商、银行从业者。

没有大家全方位的科普、以及身体力行的努力,A500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来到这么头部的地位。

所以某种程度上A500是监管、指数公司、渠道、基金公司、投资者,全方位参与的一个指数。

在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能体现在各个行业、各个环节,在我看来,A500就是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又一个体现。

而除了单纯的规模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本次A500从产品思维,在更明显的向“可投资性”以及相关的“生态圈”建设努力。

从单品的角度,A500的编制规则其实挺复杂的,几句话并不好讲明白。普及指数的编制规则和持仓逻辑是,是科普A500的第一步。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投教,也从配置以及投资角度梳理了A500的可投资性。

更多聚焦投顾服务的“华夏百晓生”,在「这样做,买对A500」系列里,也从不同角度梳理 A500ETF基金(512050) 的投资性。

比如,究竟怎么逆向买入;怎么越跌越买,投资A500?

比如,从多资产配置的角度,A500也提供了非常多的视角。

包括华夏基金11月最新发布的“红色火箭”小程序,也上线了A500的相关参考数据,这些都是在探索A500的投资性,打造相关的指数投资生态圈。

当有一个表征性、可投性较强的指数,加上一套科学有效的投资策略,基民们充分掌握以后,赚钱的概率才会更大一点,获得感才就能真正的提升。

当前A500正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可以说是开门红,但后面未来的持续性更为重要。


2025,中证A500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明天就2025了,新的一年里,对与A500还是有更多期待。

第一,A500ETF基金的期权会有谁。

大家知道,有了期权后面To C、To B的规模空间以及策略空间,才正式打开,过去监管对期权的授予相对克制,一只指数只有少数ETF能获得期权,因为要考虑规模和流动性。

而这次头部A500的规模都很大,百亿以上11只,而且彼此间的距离咬的也很紧,那给谁不给谁都不太好分配,监管会不会一视同仁呢?

第二,大资金何时开始增持A500?

正是大资金系统增持沪深300,拉开了“准·平准基金”的序幕。

未来A500规模的最大增量,也可能来自于大资金的出手。

这一年多来,市面上关于“平准基金”的研究和传闻就没停歇过,而924会议上,潘行长关于平准基金的表态是“正在考虑”,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的联想。

首先,假如我们参考日本央行常态化买ETF的路径。

2010年开始买ETF,到今年2月账面价值达到37万亿日元,由此推演人民币买ETF的量级,怎么也在10万亿以上,对A500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增量。

其次,假如我们的平准基金,只是特殊时期,挽救市场的非常之举。

那参考08年美国的TARP、97年盈富基金的前身,以及过往大资金的长线投资习惯。

从2023年开始系统买入的ETF,怎么也得等到沪深300、A500等主要宽基指数重新回到相对高点之后才会考虑撤出的问题。

那在基本面和市场信心,真正得到良好的修复前,也有比较长的持有期。

第三,中证A500能否真正在C端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上面的视角,是从机构大资金出发的,而后面A500能不能真正做成功,当然更要看C端个人投资者能否真正在A500身上赚到钱。

比起宽基指数,主题类ETF更受C端散户的喜爱,这是共识。

长江另类策略陈洁敏团队 ,之前整理过一份数据,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身上,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占比接近9:1。

宽基ETF规模绝对值很大,因为来自汇金、险资、机构的大量资金选择配置宽基指数,相比之下散户持仓的绝对值被稀释了。

而且C端用户想更多的的确是弹性,比如今年最成功的产品是20cm涨跌停的科创芯片,很直接的体现。

A500未来能否增大C端的粘性,我觉得有几点——

其一,配置思维,是否真的能在更C端的投资者心里生根发芽。

大家能不能意识到,A500是适合长线配置,而科创等指数适合拿来做波段的,二者定位和功能并不一样。

在A股这种6个交易日贡献一整年收益的市场上,单纯快进快出的择时交易,对大部分朋友都不是好办法,还是应该配置+交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