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学堂
未来的创造者,从这里起步。开智学堂是一个学习社区,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编程和写作等21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脑吧评测室  ·  【全解】这是一篇姗姗来迟的AMD锐龙处理器性 ... ·  昨天  
电脑吧评测室  ·  【全解】这是一篇姗姗来迟的AMD锐龙处理器性 ... ·  昨天  
概念股逻辑  ·  探索6G未来:重点公司引领技术创新与应用 ·  4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探索6G未来:重点公司引领技术创新与应用 ·  4 天前  
Carbon Research  ·  Carbon Research | ... ·  6 天前  
Carbon Research  ·  Carbon Research | ... ·  6 天前  
阿虚同学  ·  百度文库一拖一拽,拽出了AI行业的“Wind ... ·  6 天前  
阿虚同学  ·  百度文库一拖一拽,拽出了AI行业的“Wind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学堂

加速驶向未来!深度学习基础班二期开学典礼成功举办!

开智学堂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10-14 23:48

正文

北京的 10 月寒意渐浓,朦朦小雨和着秋风,在这个本属于沙发、热饮和书的周六下午,有这样一群人,相约来到开智深度学习基础班二期的开学典礼,同期待已久的师友相聚,共同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

有难度很正常,学习方法很重要

开学典礼一开始,阳志平老师就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以及深度学习这门课程与开智其他课程不一样的特质。

现如今人工智能越来越火热,各大科技公司都在将 AI 作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包括陈虎平老师在 2017 年开智大会上,也极力推荐年轻人进入更有潜力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直呼「编程大法好」。

人工智能的「皇冠」——自然语言处理,因为其更容易获取海量数据、迭代速度更快、可利用的领域和机会更多的特质。结合现如今心智升级,认知迭代的时代背景,开智选择联合百度资深算法工程师童牧晨玄开办了「深度学习」这门课程。

深度学习基础班与开智其他课程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深度学习在课程过程中不仅是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还更重视学习方法论和元认知。课程的讲师童老师不仅是资深的算法工程师,在学习方法上也有着多年的经验。

大家在听童老师视频讲课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老师深入浅出的风格,觉得很容易懂,但在课后做作业的时候发现难度大大的增加了,因为童老师更鼓励大家通过对答案的探索,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发现有作业难度很正常,而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在未来少走很多弯路。

珍惜学习机会,在优秀学员身边多「赖」一会

随后深度学习课程的两位教练:冯睿博和吴阳平分别为大家汇报了课程的目前进度,给出了学习上具体建议。

作为往期优秀学员,冯睿博在针对课程入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调研统计中,发现大家每周愿意投入的时间是 20 小时,而实际上 20 个小时只是基本条件。

所以他建议大家在课程前尽早开始准备,在课程中遇到问题能积极向老师同学提问,碰到困难也要坚持到底,珍惜学习机会,在优秀学员身边多「赖」一会

吴阳平教练,重点介绍了本期课程的内容要点和时间安排:

同时他也根据自己在之前学习中的经验,给了同学们几个学习锦囊:

1. 多利用碎片时间,利用通勤和休息时间刷卡片,构思作业思路;
2. 积极提问,坚持输出,输出大于完美,用教的方式学习;
3. 善用同侪激励,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4. 利用执行意图、拆解目标和行动,及时获得反馈,改进迭代。

刻意练习是痛苦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往童老师的分享,总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本届开学典礼上童老师分享的主题——「刻意练习」,同样击中了大家在学习中的痛点。

童老师高中开始就一直对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很感兴趣,这次他举了「盲棋」——不用动手在脑海中完成下棋的这个例子,分析盲棋选手眼中的棋局,相对于普通人眼中的普通棋盘更抽象,层次更深,维度也更多,同时不仅包含对局势的判断,还能深入细节。

这种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与深度学习的方法相似。深度学习在识别一张图片的时候,不是单纯判断像素点,而是拆解成多个维度的层级结构,对各个层级进行分析和判断。

深度学习涵盖了编程和数学这样抽象的知识,只有掌握一定基础才能逐渐开始享受编程的乐趣。就像下棋,只有明白基本的规则和方法后,才能享受到走棋时思考的乐趣和成就感。

而如何在了解了基本规则之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就需要「刻意练习」进行专门的训练。既然叫「刻意」练习,就说明刻意练习的过程和心流状态不一样,它并不愉快,也不会有人喜欢刻意练习,只会把他当成不得不做的事。

就像音乐家在演奏和的时候会产生心流,但是在练习乐器的基本功的时候也是痛苦的。大家在写代码的时候感觉无所不能,酣畅淋漓,但运行起来可能会看到一堆 Bug,非常受挫,这时候要有心理预期。

工作越抽象,说明你的水平越高

童老师分享结束,开学典礼进入最后的环节,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点评答疑环节。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童老师不仅在 GitHub 中对学员们提交的作业依次进行了点评,针对具体的代码进行分析,还亲自敲代码讲解论证。童老师 code 信手拈来,逻辑严丝合缝,「弹指」间仿佛自带聚光灯,整个人都变得高大帅气了起来……

现场和线上的同学们还对童老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课程对数学知识的功底要求是什么水平?」、「深度学习的应用场景有哪些?」等课程问题,童老师都一一进行了回答。而有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特别的兴趣:

请问童老师典型的一天是怎么样的?

想要向一个很厉害的人学习,就会好奇他日常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会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这可能是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产生的好奇,也是大家学习模仿偶像的方式之一。

问题很符合大家的认知,童老师的答案却有点「反常识」:

你提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之前也很感兴趣,也去了解过一些名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甚至我以前的老板也很好奇这个问题,还去观察过他的老板是怎么工作的。

而我们最后得出的答案就是「大牛们每天做的事好像和普通人也差不多,也没做什么特别的。我每天的工作也和普通程序员差不多:看一些材料、开会、打电话、写代码。如果真的要找一点不同的话,就是大牛们更会利用「杠杆」原理(利用各种方式,通过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回报)只做必须做的事,多做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事。

回到问题本身,我每天正常 8、9 点起床,起床之后进行一些刻意练习,看一些比较难的书,因为早上的精神是最好的。然后就去上班,上班的路上如果开车的话会听一些有声书,如果坐地铁或者骑自行车的话就在路上想一些事情,思考一下人生的「大问题」。

上午 10 点到公司后,因为有的程序员 11、12 点才到,所以我会有一段独处的时间,做一些不需要别人配合就能完成的事情,写一些程序,做一些调研。中午吃饭完后开个会,和同事交流沟通一下工作进度。然后到了 2 点,我开始上「杠杆」,Push 和「压榨」下面的几位程序员,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看方向是否正确。解决完他们的问题后,我会去看一些论文,偶尔会开会。晚上视工作调整,有时会开会,有时候会写一些程序,做调研或者写 PPT。

我目前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我记得我刚入职的时候没现在这么多会,工作特别简单,任务非常明确,上面的人派给我什么任务我就去完成,只要不断提高速度和质量就可以了。自己一个人写代码很舒服,特别爽(笑)。我当时觉得开会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所以并不喜欢开会。现在想开了一点,学会利用「杠杆」了。

结语

最后童老师分享了他对工作的理解:

其实很多工作都是一样,在你水平很低的时候,你被分配的工作抽象层级也低,任务简单明了。但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工作的目标、路径越来越不明晰,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去思考。每个阶段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你要学会享受其中,并且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深度学习的旅程已经开始,创造未来的同学们,新的挑战在等着你,加油吧!■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下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