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近期传来了两条好消息,首先是:业务处理数量和金额均实现了新突破。其中,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的业务数量在2023年达到661.33万笔,猛增50.29%。
处理金额在2023年提升至123.06万亿元(如上图),首次实现年度处理金额达到100万亿级别,同比大涨27.27%。按255个交易日计算,日均处理业务数量为2.59万笔,处理金额约为4826亿元。
第二个好消息:境外直参行实现零突破
目前,我国CIPS系统拥有1518家参与机构,这里面有1377家属于间接参与机构,141家是直接参与机构。直接参与者拥有专线,可与CIPS系统直连,而间接参与者需通过“直接参与机构和CIPS对接”。
直接参与者,通常是境内外的重量级银行或者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单位,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央结算公司、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等。
还有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等。
看清楚了吗,上述CIPS的直接参与银行要么是中资银行,要么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公司,处理的都是我国涉外的业务,没有一家是在我国境外(特指大陆地区之外)地区的外资银行。
这有什么区别呢?南生给大家简单聊聊,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公司成为CIPS的直接行,他们处理的业务基本为日本、德国、美国、新加坡境内的企业与我国大陆地区企业之间的业务。
而德国、法国、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地区,他们之间的人民币业务往来往往不采用CIPS系统,因为:还没有一家在我国境外(特指大陆地区之外)地区的外资银行,成为CIPS的直接参与机构。
现在,这个历史结束了!
CIPS发布的年度报告提到:团队人员在奔赴中东、非洲、东南亚以及我国港澳等地区拓展业务终于在2023年实现了零的突破——隶属英国财团的渣打(香港)银行成为CIPS首家外资直参银行。
在今年4月份,又传来了好消息。中国银行(墨西哥)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利雅得分行以及泰国盘谷银行成为CIPS的直参行。前者是中资银行的境外分公司,后者是我国境外的外资银行。
看到这里,有些让人感到惊讶和唏嘘
CIPS的首个境外直参行居然是英国财团,而不是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银行。这并非是说俄罗斯等国的银行没有参与进来,而是说他们的银行目前主要是CIPS的间接参与者。
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圣彼得堡银行、阿尔法银行,它们都是CIPS间接参与者,而不是直接参与机构。得努力啊,你们的贸易如此依赖中国市场,在支持CIPS上怎么能成为落后者呢。
英国,为什么积极支持CIPS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