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怡德,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标题:《世界将迎来一个不一样的特朗普吗?》
(正文约
4000
字,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在华盛顿正式宣誓就任第47任美国总统,历史性地开启第二任期。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同样独特——由于美国民主党籍前总统卡特于2024年12月29日逝世,其就职典礼成为美国自1973年以来首次在国家哀悼期内的总统就职典礼
(注:1972年12月26日,美国民主党籍前总统杜鲁门去世,依照惯例,美国进入为期30天的国家哀悼期。1973年1月20日,共和党籍总统尼克松宣誓就职并开启第二任期,当时典礼上均降半旗志哀)。
此外,由于1月20日天气出奇寒冷,就职典礼在国会大厦等室内场所举行,成为自1985年以来首次在室内举行的总统就职典礼
(注:1985年1月20日,共和党籍总统里根的第二次就职典礼也因天气寒冷而移至室内)。
作为共和党的一员,特朗普与尼克松、里根两位前辈一样,迎来了“非同寻常”的第二任期就职典礼。而在他们的第二任期内,尼克松因“水门丑闻”而黯然离职,里根则在任期伊始遭遇暗杀未遂,险些丧命。
此番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叠加了国家哀悼期内举行与室内举行的双重“首次”,不禁引人遐想:这是否预示着其第二任期亦将“不甚安稳”?
未来四年,世界是否将见证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的特朗普2.0时代?
▲ 华盛顿时间1月20日中午12点,特朗普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发表就职演说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6日凌晨,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宣布胜选。在发表胜选演说时,特朗普反倒少了些“大开大合”,没有过多的颇为夸张的煽动性言论,平静坦然地接受了自己胜选的事实。那些曾经令人瞠目的疯狂吐槽、激烈抨击、“毒舌”言论以及夸张的肢体语言,都似乎有所收敛。这一切,让外界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在经历了第一任期末的众叛亲离和民主党近四年不遗余力的“司法围剿”后,特朗普仿佛真的经历了某种“涅槃重生”,变得更加沉稳和内敛,准备在新任期中以一种更符合“总统气质”的方式行事,逐渐淡化第一任期时那种网红般的形象标签。
然而,就在特朗普即将踏入白宫的大门之前,外界对他的那些微弱“期待”又都破灭了。
从宣布胜选到重新入主白宫的这段过渡期里,特朗普迅速回归他一贯的“网红化”操作模式。
在短短半个月内,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连续抛出了“并吞加拿大”“购买格陵兰”和“发兵巴拿马”等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言论。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特朗普仿佛没有将这些言论当作即兴玩笑,而是以一种煞有介事的方式被他描绘为施政蓝图的一部分,甚至还宣称将在新任期内“着手推进”。这些“暴论”的出炉,不仅让人大跌眼镜,更让人们意识到,那个行事乖张、口无遮拦、时常让人哭笑不得的特朗普其实从未真正离开。
虽然这些“暴论”显然不具备实际操作性,但它们在舆论场上却激起了巨大反响,瞬间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焦点。对于特朗普而言,这种看似荒唐的策略无疑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注意力经济”操作。
无论言论内容多么离谱,他始终能通过挑动公众情绪、制造争议,将自己牢牢置于舆论中心——这正是他“草根化”与“网红化”人设的核心所在。
从这一角度分析,特朗普的“网红化”不仅仅是个人风格的延续,更是他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政治环境的一种手段。可以想见,在美国两极分化愈发严重的背景下,特朗普的这套表演式政治手法又会在未来四年大行其道,以迎合部分选民对“强人领袖”的期待。更重要的是,
这种“喧嚣式宣发”更能转移公众对于真实施政水平的关注,以掩盖特朗普无力解决美国的现实问题、交付合格的政策产品和实现优质的治理绩效。
当地时间1月19日,特朗普在华盛顿第一竞技场举行了一场颇具强烈竞选风格的“任前集会”。在这里,特朗普向全体美国人宣示了自己就任后需要紧急处理的诸多事项,驱逐非法移民、捍卫边境安全、遏制通货膨胀、加征高额关税等竞选政纲占有较大版面,近期热门的TikTok禁令、洛杉矶山火、巴以局势降温等议题也被提及。
在集会过程中,特朗普没有忘记“老对手”拜登,他表示自己会在上任后不久就“推翻那个史上最糟糕政府的所有行政令”,并宣称自己会在上任首日签署200多项行政令,“将影响美国的方方面面”。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已经考虑在上任首日即签署关于“驱逐非法移民”的“一号行政令”,“全美大搜捕”已经成为广泛讨论的“可能景象”。此外,特朗普还宣称将在上任首日即再度签署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行政令,并撤销一系列拜登政府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的限制政策,还将重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使用。
在这场任前集会上,特朗普承诺将公布美国民主党籍前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前司法部长、肯尼迪总统之弟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和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有关的所有机密记录,“一切都会被公布”。对于近期沸沸扬扬的“TikTok关停风波”,
特朗普直言自己将“拯救TikTok”,并在集会现场表示自己会于上任首日颁布一项行政令以推迟“TikTok禁令”,并表示想通过合资手段使美国占有TikTok一半的所有权
(注:特朗普发表相关言论后不久,已经主动关闭对美业务的TikTok恢复运营,并在应用主页设置了带有“感谢特朗普”声明的弹窗。TikTok同时表示,目前未与美国达成任何协议,恢复运营仅因“候任政府的积极态度”)。
对于拒绝封禁TikTok的原因,“神经大条”的 特朗普仍然快言快语——“我们在TikTok上有大量年轻的支持者,而共和党从来没有得到过年轻人的选票,所以我喜欢这里,我们不能失去TikTok”。
对于刚刚达成了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特朗普没忘记给自己“揽功”。
他在集会上宣称“这项协议只有在我们取得历史性胜利后才会发生”,并夸耀自己“在还没上任的时候就解决了一切问题,我们在候任阶段取得的成就比民主党政府四年所取得的还要多”。特朗普大力赞扬了即将上任的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并表示自己的上台才会使得中东实现“真正且持续的和平”。
相反地,特朗普于选前极力鼓吹的“上任后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论调却在任前集会上悄悄“隐身”了。
早前,特朗普新任命的乌克兰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推迟了前往乌克兰等欧洲国家的“穿梭外交”,他向媒体承诺俄乌冲突将在特朗普上任百日内得到彻底解决,但即使成功,特朗普的竞选承诺也以“百倍”差距未能兑现。相较于国内议程的“快捷”推进,俄乌冲突绝非特朗普在白宫动手签签文件就能解决的。
特朗普的就职演说中声称,“美国的黄金时代从现在开始,美国的衰落已经在此刻结束”。
他也在就职演说中相当自信地推出了“多板斧”劈向被“激进和腐败的建制派”掌控的社会:宣布美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派遣军队驱逐非法移民;将墨西哥贩毒集团指定为“外国恐怖组织”,并“消除所有外国帮派和犯罪网络在美国的存在”;指示所有内阁成员不惜一切代价“战胜创纪录的通货膨胀,迅速降低成本和价格”;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重启海上钻井项目;撤销电动汽车推广计划。然而,这位“二进宫”的总统如愿将美国带入“黄金年代”吗?恐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特朗普承诺的“战胜创纪录的通货膨胀,迅速降低成本和价格”无疑是最直接关乎美国民众福祉的。
但在全球供应链紧张和能源价格波动的背景下,控制通货膨胀并非一蹴而就的任务,单靠行政命令或短期措施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特朗普“战胜通胀”的政策工具箱包括削减政府开支、优化税收政策、加征高额关税等,这些政策能否在实施过程中有效落地并践行设计初衷,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高额关税极有可能造成大量优质的廉价工业制成品进入美国的成本指数级增加,继而间接抬升美国消费者的支付成本,继续造成困扰美国公众的物价上涨。如何协调好关税水平与物价指数的平衡度,美国是否准备好了应对因关税政策变动而供应短缺、物价上涨的预案,特朗普都没有给予明确回答。
在他看来,只要高关税政策一落地,“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