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苍
关注文士堂原创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爱生活,爱写作,更是爱唐诗宋词。 在唐诗里打马经过宋词的烟雨江南。 愿化作唐诗里照亮李白的一轮皓月。 也愿做宋词里不曾磨灭的一剪月光。 我就是那传说中的非典型文艺青年。 文士堂原创工作室人员 链接如下: http://www.jianshu.com/c/fd969b35fdc6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 http://rightknights.com )对我的文章进行维权活动,转载或商用请简信联系我。
51好读  ›  专栏  ›  唐苍

幽魂曲(鬼怪)

唐苍  · 简书  ·  · 2018-01-08 15:16

正文

幽魂一曲,摄心夺魂。  这次不说情爱,只说鬼怪。

民间有一传说,上古巫族流传下一段曲子,名曰《幽魂曲》。奏之,即可控摄阴魂,替自己做想做的事。但若此曲流入心术不正,亦或阳气不盛之人手中,则会对所招的阴魂失去控制,从而给自己带来一场劫难。

宋宣和年间,渝州涪县城内,有一位秀才,姓孔名乾,字长德,本官宦之后,早年还颇有家资,后来时运不济,家道逐渐中落,至于贫穷潦倒。他父母早亡,又无妻室,家里败落后人丁散尽,只剩他一个人凭着一点微薄的余资度日。

孔乾颇善于做文章,十八岁便中了秀才,但后来屡试不第,雄志便渐渐消尽,至三十还一事无成。

他自幼好音律,尤其擅长玉笛,街邻常能听见孔乾的笛声,或高亢,或低沉;静可清人心,躁可乱人神;喜可令人欢愉起舞,悲能致人潸然泪下。人们闻之,都赞叹不已。

虽家道中落,穷愁潦倒,但孔乾气节甚为高尚,虽曲艺高超,却不屑以此为生,在他看来,卖艺为生是那些下品人所做的事。

而且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是位难得的谦谦君子,翩翩公子,故而人们对他崇敬有加。

后来见他无以为生,人们又举荐他到城东一处学堂做先生,他便想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来,于是欣然应了。

某日日暮时分,孔乾从学堂归来,在集市上闲逛,忽闻有笛声飘扬,令人神魂沉醉其中,曲艺不在孔乾之下。人生难得是知音,孔乾欣喜若狂,便忙不迭地循着曲声而去。

转过三条街,笛声仍不增不减,却始终不见吹笛之人。孔乾心中暗道:“奇怪!奇怪!这笛声不知从何而来,方圆数里,其声不减半分,可见此人功夫之深。平生若得一见,三生无憾也。”

孔乾继续寻探,各街巷楼宇都寻遍了,仍是没有踪迹。至天晚,孔德寻到江边,见离江不远有一页小舟,舟内有一位渔人,正横笛吹奏,之前那曲声正是从此传来的。

孔乾大喜,但又怕打断这美妙的笛声。于是在江边的闲亭内坐了下来,静静地闲听。

行外之人只知曲声的美妙,而孔乾则不同,他深通曲道,不到半个时辰便听出渔翁是在重复吹奏同一首曲子,再听一二遍,便记住了曲谱。他不由地从腰间取下玉笛,与那渔人合奏起来。

也是该他的劫难,这一和,便惹上了祸事。

孔乾习得那曲子后,越奏越觉得玄妙,如此妙曲真是世所罕见,一般艺妓决难将此曲奏出来,便一遍又一遍地,已忘了时辰。

待他醒悟过来,已是月儿高升,万家灯火皆已熄灭了,那吹笛的渔翁及小舟也兀的不见了。孔乾不由暗笑自己沉醉曲中不知归家,真是个痴人。

于是起身,舒展了一下身子,便寻路往家走。

他刚走出闲亭,亭内便现出一位白衣女子,云鬓花钿、镀金步摇,雪肤花貌、美若天仙,真可谓芙蓉出水、鱼沉雁杳。那女子跟在孔乾身后,悄无声息。

孔乾也不知,直借着月色往家走,口中还悠闲地哼着曲调。那女子也不言语,直到孔府门前。

孔乾推门而入,回身关门时,才发现门外立着位女子,不由打了个寒颤,然后施了一礼问道:“这位姑娘,夜已深了,为何还不回家?在此做甚?”

那女子先是顿了一顿,知他已生了邪念,回了一礼,才说道:“小女子本是并州人士,上月家中出了变故,特来此间寻探亲戚,怎奈孤身一人,又是女儿身,行动多有不便,初来此地,又人生地不熟的,哪里寻得着什么亲戚。今日盘缠已尽,正无归处,本想寻个人家借宿一宿,却无人收留,本欲离去,却正逢公子乘兴归来,不知可否收留小女子,他日必当回报,若公子有所不便,小女子离开便是。”

她边说边做哭状,甚是可怜,说完,假装转身就要离去。

孔乾忙道:“俗话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姑娘有难,岂有不助之理,若姑娘不嫌弃寒舍粗陋,请进便是。”

说着便欠身请那女子进门,过他身旁时,忽嗅到一股异香,沁人心魂。孔乾无意中碰到那女子身体,不由一惊,暗道:“此女子怎地如此虚弱,身子冰冷似铁?”

“小生姓孔名乾,敢问姑娘芳名?”

“叫我婉儿便是!”

由于夜深,不由闲叙,孔乾为婉儿收拾了房间睡下,一个在西厢,一个在东厢。

约莫四更时分,西厢中婉儿忽大叫了一声。孔乾在东厢被惊醒,忙跑去西厢窗前,问道:“婉儿姑娘何事大叫,可需帮忙吗?”连问三声,才听婉儿柔声道:“你进来。”声如柔丝,只入心魂,令人无可抗拒。

孔乾鬼使神差往西厢里走去。进得门来,只见婉儿衣不蔽体地倚在床边,直向孔乾招手,口中念道:“你来……你来……”

究竟孔乾与婉儿会做出何等事来暂且不表,且说说那吹笛的舟中渔翁。

那渔翁不是别家,其实是位半路出师的阴阳先生(道士的俗称),有个道号,叫正恒,略懂些阴阳道术,品性较顽皮。由于那日傍晚他披蓑戴笠,不见面貌,曲艺有如此高超,所以孔乾以为他是老者,其实他不过才十五六岁。他师父道号修元,道行颇深。

半个月前,正恒从师父那里偷学得一篇曲谱,自学会后,每吹奏此曲,便事事得意。

阴阳术士大都听过《幽魂曲》的传说,很快他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从并州带了一个幽魂一路游玩,到了渝州,闲来无事便去江上打渔,每每都得丰收。不过正恒并不贪心,多余的鱼他都会放回江中。

那日正在江中捕鱼玩耍,忽闻江上有人和起了自己的笛声,听那曲声中,充满了贪欲邪念,要知阴灵最爱缠上心有贪念的人,正恒道行尚浅,无法控制,知道将惹出大祸,于是连忙赶回并州,禀告师尊,以商对策。

回到并州,见了修元老道,正恒将种种事情一一呈报,并认了错。修元责备了弟子几句,记下过错待罚,便带着弟子,做法向渝州赶来不提。

却说孔乾进了西厢,婉儿直向他招手,口中念道:“你来……你来……”,孔乾便情不由主地向她走去。

第二日天大亮孔乾才醒来,发现自己睡在西厢,想起前夜云雨,却不见了婉儿姑娘。只有那浸人心魂的余香还隐约可闻。

孔乾连忙起身去寻,却发现府内大门仍是从内关闭,婉儿不可能离去,便又回屋各处搜寻,却不见踪影。孔乾暗忖:“奇哉怪也,莫不是南柯一梦?”

第二日晚,孔乾心中无聊,又甚是思念婉儿,于是又在院中吹起了前夜习来的曲子。过不久,听见有人在扣门,开门一见,果然是婉儿,孔乾心中大喜,忙把她迎了进来。

如此日复一日,孔乾已经无心去学堂授书,日日在家贪欢。奇怪的是,每天孔乾醒来,婉儿便已离去,到晚上他笛声想起,婉儿才又来扣门。

孔乾也无虑那么多,只管一时贪欢便了。

数日后,他已瘦如枯柴,眼窝凹陷,头似骷髅。

这夜,二人正在西厢贪欢,忽闻窗外笛声响起,一层高过一层。婉儿忙穿衣起身,夺窗而出,孔乾也随着跟了出来,见是一老一少两个道人立在院中,那老道正在吹笛。正是修元道长师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