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发布
生活在这座梦幻的城市,与TA共同成长。我们提供上海的资讯,更希望成为您又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这里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微信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发布

【记忆】这里有上海最浓的年味,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上海发布  · 公众号  · 上海  · 2025-02-01 08:00

正文


市档案局(馆)介绍,乙巳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上海的年味也愈来愈浓。要说申城年味最浓的地方,恐怕非上海城隍庙莫属。可能每一个上海人都有春节去城隍庙“轧闹猛”的经历,而已经走过30年的豫园灯会更已成为上海标志性的新春文化活动和城市文化名片。上海人津津乐道的城隍庙其实是包括城隍庙、豫园、豫园商城等在内的一整片区域,其地处市中心黄浦区,北起福佑路,南至方浜中路,东临安仁街,西达旧校场路。这片在高楼大厦掩映下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不仅留下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美好回忆,也铭刻了上海的文化根脉。详见↓

游人如织的上海城隍庙(上海市档案馆藏)




“东南名园冠”

所谓“城隍”就是城池之神。上海城隍庙原在淡井庙(故址在今永嘉路12弄内)大约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搬迁到了现在的位置。城隍庙旁,有一座精美的江南园林,那便是豫园。


豫园的主人是明代上海人潘允端。1577年,潘允端辞官回乡,开始修建自家的园林。他不惜重金,请来著名园艺家张南阳为其设计营造了一座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的私家园林,其景色、布局、规模足与苏州拙政园、太仓弇山园媲美,时人赞曰“东南名园冠”“奇秀甲于东南”。潘允端本想把这座园林作为他父亲的养老燕居之地,便将此园命名为“豫园”,意为“愉悦老亲”。


清末的城隍庙湖心亭与九曲桥(上海市档案馆藏)


可惜,在明清鼎革之际,豫园大部分化为一片荒芜。1760年,上海士绅富商集资买下了豫园的土地,开始着手重建园林。由于是众人集资,不可能归于一人所有,便决定将其捐给旁边的城隍庙。于是,豫园就成了城隍庙的庙园。1784年,重建基本完工,这座江南名园终于恢复了昔日的风采。怎奈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上海战祸连绵,豫园的景物再次遭受大规模破坏。


清末上海小校场年画《豫园把戏图》(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


同治年间(1862~1875),豫园得到了修缮。这一次,驻于园内的同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家公所筹款实施园林修复和维护,豫园渐渐又恢复了些许生气。此后,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一些公所还在园中设立学校,旧有古迹日趋湮没。


1949年,上海解放。此时豫园这颗江南园林的明珠已经黯然失色,放眼望去多是满目疮痍、颓败不堪,亟待修缮维护。


1957年绘制的豫园总平面图(上海市档案馆藏)


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开始对豫园进行全面修复。经过五年的精心施工,修复和重建了三穗堂、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等古建筑和假山,疏浚了池塘,栽植了大量绿化,豫园基本恢复了往昔的样貌。


豫园内的大假山,是江南现存最古老、最精美的假山之一,是明代筑园大师张南阳唯一传世之作(上海市档案馆藏)


1986年,南市区人民政府投资600余万元,参照清乾隆年间豫园的布局启动豫园整修工程,力求重现江南古典园林的特色。整修后的豫园典雅精巧,布局合理,植物配置得当,胜似当年,堪称恢复江南古典园林的力作,被誉为“名园接笔”。


俯瞰整修后的豫园(上海市档案馆藏)

21世纪初,豫园又得到新一轮修缮,重修了涵碧楼和听涛阁,园林景观品质进一步提升。如今,游览这座“海上名园”的中外游客,无不沉醉于那一处处散发着江南园林特有气韵的亭台楼阁、山水花木。



绚烂旖旎的豫园灯会
19世纪末,城隍庙地区形成了庙、园、市三位一体的格局。在城隍庙内及附近街道两边密布各式商铺和摊贩,出售各类货物,还有多种娱乐活动,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

改革开放后,豫园商业发展驶入快车道。1987年,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豫园商城改扩建工程竣工,新建了7幢仿明清风格的商业楼宇和一批仿古市井建筑。新置景观与原有景点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当代“清明上河图”。1995年,豫园商城获评“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


改扩建后的豫园商城(上海市档案馆藏)


自从清末城隍庙的庙市兴起之后,“白相城隍庙”就成为无数上海人的美好记忆。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城隍庙里更是人山人海,而最吸引人的自然要数豫园灯会。

豫园的元宵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1875年刊印的《瀛壖杂志》中记载,元宵之夜,豫园内“远近亭台,灯火多于繁星,爆竹之声累累如贯珠不绝,借以争奇角胜”。20世纪30年代以后,豫园元宵灯会趋于沉寂。1979年,豫园重新举办元宵灯会。当时的花灯虽然品种不多、数量有限,但观灯人流如潮,一夜入园的游客即达5万之众,盛况空前。到1992年前,豫园又不定期举办了多次元宵灯会。


1985年,豫园灯会参观券(来源:方志上海)


1995年起,每逢春节,豫园商城都举办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简称“豫园灯会”),最初都是从正月初一办到正月十五,近些年,豫园灯会的开始时间都有所提前,结束的时间也常有延后。譬如,2021年的豫园灯会从1月28日(腊月十六)开始,延续至3月1日(正月十八)


2011年,豫园灯会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的豫园灯会都以当年的生肖为主题,运用各种灯光科技,营造出美轮美奂的绚丽景观。每至新春佳节,街巷之内游人如织;九曲桥上欢歌笑语,所有人都陶醉在这梦幻般的夜色之中。


1990年代春节期间熙熙攘攘的城隍庙(上海市档案馆藏)


2023年,豫园灯会开始从《山海经》中汲取灵感,以“山海奇豫记”为核心主题,结合多元科技手段,和丰富体验活动,让上古神话中的神仙瑞兽、奇花异草跃然于雕梁画栋之间,在九曲桥畔上演了一场充满东方美学韵味的旖旎幻梦。2024年,豫园灯会首度“出海”,亮相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与黄浦江畔同日点亮华灯,共迎中华新春。


1995年首届豫园灯会(上海市档案馆藏)


2025年的豫园灯会业已璀璨绽放。此次灯会延续中式浪漫特色,以“万物美好,众生奇妙”为主题,以四大穿越之门、五大主题场景为主线,围绕《山海经》绚丽呈现生肖蛇与山海林木间百鸟百兽交错和谐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发的神奇景象。已经“三十而立”的豫园灯会不仅为上海增添了浓浓的年味,更是为市民游客奉献出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奇幻世界。




2025年豫园灯会生肖蛇年主题灯组





END



资料:市档案局(馆)

编辑:康玉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