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国自然青年项目资助金额是30万,地区基金是33万,面上项目是50万。
那么中了国自然意味着什么呢?
来,看这个图:
很简单,可以看得出来,中标前后,不仅有
账面上的直接资助金额
,更有
隐形的价值
,这种价值可以在中标后的
3-5年得到兑现
,
具体包括以下几条价值:
申请前,科研经费仿佛是自己腰包的延伸,出差都觉得捉襟见肘。递交材料时,命运仿佛交给了玄学,不成功便成仁。
当“中标”消息来临,感觉世界亮堂了,经费充裕,设备材料升级,连开会都能多享受几杯咖啡,科研生活瞬间“壕”起来!
科研人常感“
副高万年
”,职称晋升像撞墙般艰难。
中标后,晋升之路顺畅,主任、正高触手可及,科研热情重新燃起,学术道路一片光明,职称晋升的高光时刻指日可待。
申请前,
收入平平
,绩效奖金微薄。中标后,收入倍增,课题经费丰厚,工资水涨船高,
各类补助、奖金纷至沓来,科研人重获财务自由,科研之路也变得更加光明富足。
申请前,工作多为被动任务,科研像机器般运转。中标后,工作内容转为主动选择,
科研人可以挑选感兴趣的课题,主导科研方向,享受满满的成就感,科研主权在握。
之前,领导对科研人的关注甚少,汇报工作时常被忽视。中标后,
领导态度大变,关注度提升,科研人变成机构中的“
香饽饽
”,地位显著提升,
科研好运显现
。
未中标前,学术地位有限,难以融入“碉堡”般的学术圈。中标后,
学术头衔提升为教授等,主讲会议频繁,学术圈门票轻
松获得,资源丰富,朋友圈热闹非凡。
申请前,科研资源匮乏,实验室“一亩三分地”。中标后,
资源激增,实验设备、耗材齐备,科研如开外挂。自信心从低谷到满血复活,科研人昂首挺胸,前路光明。
更重要的是,有了国自然,
跳槽的时候都能挑工作了,还敢提条件了。
那么这些隐形的价值呢?
我认为至少是账面金额的5-10倍,也就是中一个国自然,
能至少带来150万~300万的“马太效应”隐形价值。
那么一份标书有大概多少字呢?
一份标书(不含参考文献),从标题、摘要、立项、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工作基础等等部分,所有加一起,字数在
1.5万左右
。
我们可以换算出来:标书中的每个字符,哪怕标点符号的价值,
大约在100-200元/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