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纵横
每日一案例,天天有新知。创始人王璞携千位咨询师随时恭候,与您零距离答疑解惑各种管理问题、疑惑与纠结,速来互动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冻哭了!大风强劲气温骤降 全天“冰冻”模式…… ·  12 小时前  
HQ老乡俱乐部  ·  人均花费1118.54元!春节期间山西各地文 ... ·  15 小时前  
HQ老乡俱乐部  ·  人均花费1118.54元!春节期间山西各地文 ... ·  15 小时前  
练瑜伽  ·  哪吒也不过是在拼爹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纵横

房子,就是美国的人籍

北大纵横  · 公众号  ·  · 2025-01-19 07:58

正文

作者 | 镇长本人
来源 | 大树乡谈

4498字 阅读时间8 分钟

上次《 中国房地产的未来是美国,不是日本 》谈美国“住宅郊区化”,提到了美国通过房子实现“户籍管理”。正好这几天有个新热点,“TikTok难民”和“中美网民赛博对账”,说的是TikTok面临美国封禁,大量美国用户提前涌入小红书,自称为“难民”,目前小红书只有一个数据库,虽然没有平台自带翻译功能,但不影响中美民众交流。

于是两国人民在小红书上交流各种传闻,比如996、8小时工作制、美国收入和生活成本等等。于是中国网民发现,原来美国人的生活远没有“读某”“意某”以及公知们宣扬的那么好,全世界劳动者各有各的苦,反而曾经网络上批判的“ 在中国月薪2000元人民币过得要比在美国拿着每月3000美元好 ”的“陈平不等式”,似乎是真的。

在这里多解释下,“陈平不等式”来自于2019年陈平教授在清华大学论坛上的一段发言,但注意这句话是有前后文的,陈平教授讲这话是为了表达中国基础设施比美国更好,因此许多民生基础费用比美国便宜很多,而且他说的是在上海不考虑房贷的情况下,只考虑纯生活支出。

总有些人有一种极为幼稚的幻想,认为美国作为没钱寸步难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对劳动者很温柔,这简直是对资本主义、对美国最大的污蔑;想想看如果不极大提高固定支出和生活成本,如何逼着劳动者拼命工作?
既然美国连救灾都不管,都要高价雇用私人消防队,怎么会认为美国不会剥削劳动者?

这背后是某些人垄断信息源,利用中国人对美国的不了解,进行了大肆扭曲,从这个意义上,砍掉中间商,中美人民直接网络对账,还是很有意义的。

比如常有人指责的“996”,说美国八小时工作制执行得多好。8小时工作制当然是我们的目标,也应该努力做到,但拿美国作为榜样就是笑话了。

小镇之前在《 加入CPTPP的难点是劳工标准吗? 》已经谈到了,截至目前,全球主要国家中,只有美国至今没有签署国际劳工组织《强迫劳动公约》这一核心公约,因为美国恰恰是全世界强迫劳动极为猖獗的国家,严重侵犯人权。

比如这次加州大火,曝光美国参与救火的消防人员,有近800人为被监禁的罪犯,而且待遇极低。事实上美国在法律上仍然保留了“强迫监狱劳动”的条款,这一条款源于美国宪法第十三修正案,虽然法律上结束了奴隶制,但仍然允许强迫囚犯为公共或私营企业工作,注意强迫囚犯为私企工作,时至今日,美国仍然保留了大量“当代奴隶”,比如农场里的现代农奴、童工们。

现在美国的监狱已经成了生意,成立了大量私人监狱和贩卖囚犯的公司,2020年美国最大的私人监狱公司收入高达19亿美元,其中82.2%来自于私营监狱业务;而小镇在《 能不能赦免贪官? 》也提到,被拜登特赦的一名县法官,为了260万美元罗织罪名把近3000名青少年送进监狱,而这名法官所在的县只有区区31.9万人。

就在去年12月,美国联邦政府还批准了1.16亿美元的和解协议,用于赔偿103名在加州都柏林联邦监狱服刑的女性,原因是这些女囚在监狱遭到惨无人道的性虐待,这所监狱也成了“强奸俱乐部”,注意这103名女囚仅仅是幸存者。

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严格落实其他劳动保障?

就拿8小时工作制来说,这次“中美人民赛博对账”,也有了一个有意思的段子。其实天下劳动者大体是一样的。

所谓的“国外8小时工作制”这是老画饼了,实际上美国早就通过合法的制度突破了,就像美国法律禁止美联储直接购买国债,但美国通过设立特别账户,绕了一圈就突破了。

美国工作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全职和 兼职

兼职采取时薪制,就是干几个小时拿几个小时的钱,但这一种收入很不稳定,因为一周累计工作时间超过某个界限,公司就必须正式雇用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同州界限不同,但肯定在每周 40 小时以内,所以绝大多数兼职工作,每周工作时间极为有限,不可能说使劲加班多赚钱,不会给这个机会的。
全职一般执行8小时工作制,规定月薪或年薪,但没有规定时薪,只要给的工资折算到8小时超过最低工资就行。这类工作一般收入相对较高也稳定。
全职收入比较高的,为了保住工作,就需要大量无偿加班,收入越高加班越严重, 也极少有人会去举报维权,否则工作就丢了,而且美国本土裁员赔偿标准很低,美国企业到中国裁员给的多了,是因为外企更需要服从中国法律。所以 2012 年中国修改劳动合同法,大大加强劳动者保护的时候,反对最激烈的就是美国企业,认为太过偏向劳动者、对资本不友好。
比如 英伟达最近就被曝员工压力巨大,经常加班至凌晨 2 点,而且每周工作 7 天。

而广大一般收入以下的全职工作,尤其是可替代性强的,老板为了避免法律纠纷和罚款,就从劳动时间上做文章。既然只是要求8小时工作制,而时薪也只是要求高于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就行,那么就可以往下减少劳动时间,比如每天工作6小时甚至更短,然后多雇用几个人就行了。

而因为雇佣的人多了,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选择更多降薪。举个例子: 原本一个岗位每天工作8小时,月薪4000美元,雇佣3个人,总薪资12000美元;现在变成了每天工作6小时,雇佣4个人,每人2500美元,总薪资降为10000美元。

而且因为总时长变短了,就要求劳动者必须更加努力,老板获得了更多的实际劳动。

但这就导致劳动者只干一份全职无法维持生计,只能选择去兼职。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2018年时,美国约1300万劳动者从事多份工作,但这份报告没有统计临时工和自营职业,严重低估了兼职数量;而根据另一份美国官方报告,2019年超过2600万人从事多份工作,而且累加工作时间普遍超过40小时。

但注意中美统计就业口径不同,中国按人头,美国按就业岗位。 在美国,一个人打三份工,统计为三份就业,于是就会出现就业人口大增,但失业率却异常增加的诡异情况。比如2024年5月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非农就业大增27.2万,远超预期的19万,但失业率却增加了,突破4%。原因就是物价通胀压力下,更多人被迫选择更多兼职。

所以就能理解为什么特斯拉在中国搞出来莫名其妙的“上四休二,三班倒,每班12小时”的奇葩制度,就是套用美国本土做法。参见《 “血汗工厂”怎么就成了明星标杆? 》《 8小时工作制,也可能是一种隐性剥削 》。

而且不仅仅美国,欧洲各国比如法国,也存在普遍的兼职现象,一份工收入不够,又不允许加班多赚钱,于是只能自己再去找一份时薪工作。从统计上每份工作都没超过一周40小时,但加在一起呢?

话说到这,就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美国劳动者这么卷,非得去打多份工,就不能降低生活欲望、少花钱吗?

这就到了开头要谈的 美国以房控人: 美国房子持有成本极高,但没了房子,几乎等于开除美国“人籍”。

在美国,拥有固定住房,是获得正经工作以及获得许多关键生存要素的基础。因为美国很多事情得有一个具体居住地址才能办理,大量业务通过实体邮件完成。典型的如保险。

举个例子,非法走线到美国的“甜甜圈”王伟恒,有一段时间买车送外卖,他也买了车险,费用非常高。这是因为这些年美国二手车售价激增且盗抢多发,于是大幅推高了车险,这也是美国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等到王伟恒撞车以后,保险却被拒赔,理由是车险到期了,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通过纸质邮件发送提醒续签,没有收到王伟恒的回信,因此停了保险。这看起来合理合规,但实际上,保险公司看准了王伟恒这个黑户不可能拥有固定地址,王伟恒本人不可能收到邮件,于是保险就可以直接停了。撞车事件也导致王伟恒精神状态急剧恶化。

这就陷入了死循环:想要获得更高收入的正经工作,就必须先有一个固定住所,但是因为没钱租不起房子,就找不到收入高点、稳定点的工作,于是更没钱。

很多中国人无法理解美国的实际情况,就是因为套用中国国情。实际上中美差别极大,尤其在房子上。

中国人买房之后,除了房贷就没有什么持有成本了,物业费、水电费等那都是小钱。而且除了一二线大城市,到了三四线以及县城等,很多人买房都是全款的,亲戚朋友凑一凑就买了,然后花5-10年慢慢还清,也没有银行的利息,这就是长期的互帮互助。

但在美国不一样,固定生活开支极高,剔除固定生活开支之后,实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就非常有限了。

像车贷房贷这类都有的就不多说了,只不过因为美元高利率,目前利率普遍在7%左右。这些固定生活支出主要包括几大类:

房产税费、保险、基本生活开支、网络通信。

房产税费: 房产税只是固定开支的一部分,除了强制征收的房产税,还要缴纳如物业税,也就是“HOA Fee”,当然有的社区没有业主委员会,但也要缴纳类似费用,这笔钱大概是房产税的一半,另外还有其他费用。总的来说大体是2倍房产税,不同州县、社区有所不同。

保险: 注意美国没有普遍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对此小镇在《 400元的新农合是全世界最好的保险 》已经介绍了。美国一切都高度商业化,医疗、保险更是如此,虽然拒赔率很高,但不交的话可能一次就要面临破产危机,在美国一个正经普通人需要缴纳的包括健康保险、房屋保险、汽车保险,大概跟房产税差不多。

注意中国也有法定的国家社保、医保,费用要比商业保险尤其美国商业保险低得多,保障也好得多,起码不会拒赔超过三成。
到这里已经三倍房产税了。

基本生活开支: 包括水、电、天然气、污水处理费以及其他搭载在水电气上面的各种税费。网络上有一些人传美国的电价截图,证明没那么高,但是这些人没说的是,美国的电价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附加费,一般在电费的反面或者第二页。

由于美国房屋保暖性能很差,同等情况下,美国用电更多,这一块因为家庭情况不同,不好统一计算,但是要比国内高得多。

网络通信: 主要是宽带和手机费,一个月怎么也得100多美元,这还是当地要价不太高且省着用了。

以上算起来,一个正常的三口中产之家,每月基本固定支出,起码在2000美元以上,如果真按国内一些人说的,美国一个人工作养全家,那根据美国人均收入,扣税、扣固定生活开支后,能够自由支配的一个月也就千把美元。

但如果碰到各种意外,比如拖欠房产税、物业税、医疗费用等等,政府有关部门甚至私企、社区都可以依法拍卖房子,而且拍卖的价格远低于自己卖房。但一旦进入强制拍卖,绝不可能允许自己卖房去还欠款,所以一旦进入强制拍卖,大概率就要破产。强制拍卖在美国本就是一项生意。

而一旦破产,丧失了固定住所,加上没钱租房子,就找不到收入高点的正经工作,于是陷入死循环。

美国就这样通过以房控人,实现了人口管理。 这种操作比用户籍更加隐蔽,而美国全社会潜规则就是不断提高固定生活成本,逼着人卷起来,为资本贡献更大利润。

说到这,需要重点强调中美的不同,小镇在《 就算身无分文,仍然很有“钱” 》,就谈到个人财富不仅仅是自己私人拥有的,还包括享有的公共财富,个人财富只是撬动更多集体公共财富的杠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