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淄博市场监管  ·  搭建认证合作交流平台 聚力淄博产业深层次发展 ·  昨天  
淄博市场监管  ·  搭建认证合作交流平台 聚力淄博产业深层次发展 ·  昨天  
幸福东台  ·  好多东台人都在用,超方便! ·  昨天  
幸福东台  ·  好多东台人都在用,超方便! ·  昨天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筹备组征集公告 ·  2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微信牵手DeepSeek?有人趁虚而入,这种 ... ·  2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微信牵手DeepSeek?有人趁虚而入,这种 ... ·  2 天前  
MBAEMBA  ·  饿了么“老二”难当 ·  2 天前  
MBAEMBA  ·  饿了么“老二”难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保险如何应对“利差损”困境,你知道吗?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7-12-05 07:30

正文


面对危机


人生是一次旅行。航行中必然会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船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西切威廉斯

本期主题

晓保

爸爸,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你给我看一看。说小王卖货卖了10块钱,进货成本11元,问小王是赚是赔,金额是说少?

成本大于卖价的话,小王是赔钱了,金额应该两者做差。哎,你这道数学题让我想起来了寿险业务会面临的一种叫做“利差损”的困境。

晓保爸爸

晓保

“利差损”是什么?是说和小王一样赔钱了么?你快给我讲讲吧!

晓保话历史

今天我们所说的“利差损”其实和小王的处境类似,也是说保险公司收入小于了成本。那么,保险公司的收入和成本是从哪里来的呢?


解读“利差损”

“利差损”是寿险业务可能面临的一个不利的处境,所以今天我们只分析寿险业务。


一方面,寿险业务主要是出售寿险产品,而出售保险产品也面临着要承担一部分成本。


大家都知道 货币购买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今天的1块钱和10年后的1块钱肯定不能相提并论。比如说10年前我们可以用一块钱买个冰棒,现在估计只能买两小块口香糖了。

寿险合同往往是长期的,期限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保险公司使用了客户的资金,使客户失去了通过其他渠道投资保值甚至获利的可能性,所以往往会设定一定的收益率,对客户进行补偿。这个就是 预定收益率 也可以说是保险公司的成本。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收入既是保险资金的投资。 保险公司将收到的保费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投资,赚取收益,弥补业务端的成本。


说到这,大家对“利差损”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 也就是保险公司给顾客的回报过高,超过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使得保险公司出现巨额的亏损最终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危机公司、客户和市场第三方参与者。

降息导致“利差损”困境

大家可能要问,保险公司不是频繁举牌上市公司,还可以投资不动产,从中获得很高收益?而且寿险产品的预定收益率也不是很高啊,为什么会出现“利差损”的问题?


其实,不管是房地产还是金融参股机构,这些时下最为眼热,不断冲关希望有所突破的投资领域,从1995年一直到2010年新保险法出台,一直是被严令禁止的。 险资在当时能够投资的仅有银行存款、政府债券以及金融债券这三个主要的投资渠道。 这样, 银行 存款利率 毫无疑问成为了决定保险公司收益的重要因素。


打击来得很快,1996年5月起,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八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降至7.98%。快速的降息打的国内稚嫩的保险行业晕头转向,找不到北。

面临如此大的冲击,很多以寿险为主的公司决定大幅度缩减,甚至做停寿险业务。但是,也有些公司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他们认为什么呢?你想想,银行存款利率低了,而我们寿险产品的预定收益率高。这说明什么呢?


当然是寿险产品的吸引力高了啊!这样中国人民银行的降息行为有利于寿险业务的进行啊!会有更多人购买寿险产品, 所以这就是做业务的最好时机!


乍看貌似有一些道理,但是这想法却很不全面, 因为他们忽略了我们今天说的这个重要问题——“利差损”。 哎!真的是事与愿违啊!

监管部门的“秘密武器”

面对频繁的降息,以及持续加大的利率风险,整个保险行业手足无措,除了停售毫无办法。肿么办?别慌,监管部门还有一个秘密武器—— 那就是“预定利率下调”! 投资收益下降了么不是,我们无法扩大投资收益只有从另一端减少成本喽。


1997年11月7日,当时的保险业的监管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 下发了 《关于调整保险公司保费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 ,通知规定:“将人寿保险业务的保费预定利率上限向下调整为年复利4%至5.6%。


1999年,在第七次降息过后, 刚刚成立一年多的保监会 又将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并严令各公司执行。这才稳定了局面,止住了寿险业务的严重亏损。使得整个保险行业松了一口气。

其实,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国出现过由“利差损”产生大面积破坏的情况。在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和美国等地都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这也算是保险行业在追求不断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晓保解读

1993-2004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变动情况

时点

存款利率

预定利率

1993.7

10.98%

9%

1996.5

9.18%

10%

1996.8

7.47%

8.8%

1997.10

5.67%

7.5%

1998.3

5.22%

6.5%

1998.7

4.7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