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非合理用药、非合理检查、过度输液、医疗器械滥用等“小病大治、大病久治”屡见不鲜,过度医疗在不断坑害广大患者。过度医疗,除了会让患者身体受损、钱包受伤,恶化国人体质状况之外,也给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造成了巨大浪费和流失。
央视曝光:小病大治,大病久治
1. 输液成了一个巨大的医疗黑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输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为一旦生病就会想起的治疗方式。
不管大病小病总会想到打上一瓶点滴,更有甚者,换季了、高考了也去挂上一瓶。
一个吊瓶,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老百姓形象的概括为叫
“三素一汤”
,他们最喜欢用的,
就是抗菌素、维生素、激素,那一汤就是打吊瓶。
这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每个输液室都非常壮观,一大片人躺着输液。
“输液大国”
的名头,一点儿都不光彩。
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
85%
以上为静脉给药。
明明吃药或打针能好的一点儿小病,还非要用输液去解决,就好比拿大炮打蚊子,小题大做、有害无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过度医疗”。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说,“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滥用手术,滥用手术大家知道的最多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剖腹产,很多医院剖腹产占多数。
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可以说有悖于常识,但是随处可见,我们的过度医疗,已经到了如此程度了。
过度医疗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医院的创收机制,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过去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医院的利益才能从几千万发展到一亿的指标,而采用过度医疗,就可以实现井喷式的跨越!
医院一开会就是谈指标完成的情况,从20万到40万、80万、120万、180万、240万。
北大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表示,对冠心病者,国际上放支架和做搭桥手术比例是7:1到8:1,在中国则高达15:1。对此,胡大一认为,心脏支架的滥用已经成为心血管病人最大的隐患。他也曾经以国内很多心血管病人背着超过3个心脏支架来炮轰过度医疗。
“我对这个过度治疗现象深恶痛绝,我们浪费很多,无论是国家出钱,医保出钱,自己出钱,这是巨大浪费,而且过度医疗不仅仅没有效果,而且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胡大一说,现在支架做得过多,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欧洲现在这种稳定病人,做支架的不到一半,只有4成多,中国接近8成。胡大一教授认为,如果是用药物可以控制的稳定病人,绝对不能胡乱使用心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