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当今内油航程最大的战斗机?过去普遍认为是苏两拐系列。毕竟苏两拐首次正式的国际亮相,就是在上世纪末从苏联本土直飞巴黎参加航展;中间跨过了整个中欧与西欧的领空。而且参展完成后直接又直线飞了回去;中间没有经过任何中途机场的停留,也没有携带任何副油箱。这在过去几乎没有哪种喷气式战斗机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次堪称惊世骇俗的行动,影响可不仅仅在欧洲。后来的长耳朵家的代表团一定要现场看到苏27而对东道主积极推销的米格29兴趣不大,本质上也是受到其超大航程的震撼。后来在实际引进之后发现苏27凭借庞大的机体内部空间,可以加满9.5吨以上的燃油;不用说米格机,就是F14甚至F15都做不到这一点。F16携带3个大型副油箱的高高航线极限航程可以到3800公里。
F15携带2大副油箱的极限高高航程是4000公里。而苏两拐不携带任何副油箱的高高极限航程在4200公里。这个数字到5代时代的F22A与F35全系列都没有超过。那么苏两拐就是至今航程最大的现役战斗机吗?看来未必如此。因为在一些很现实的远海行动中,所有的原版苏两拐、包括后来进口的苏35;以及自产的J11B与J16这些重型战斗机,都无法全程伴随新H6实现自始至终的护航作业。也就是如果新H6轰炸机在某个具体的海区“绕一整圈”,那么即使航程最远的苏两拐以及其他的衍生型号,都需要进行两头接力。也就是需要起飞两波的护航机;这边的送一程;然后那头的再接一程。中间弄不好还有一段护航的空白段。这也是新H6在一些特殊航段被近距离抵近骚扰的根本原因。那么既然是,
两头接力护航,为何不一个批次的战斗机一护到底呢?根本原因在于即使内油最大的苏两拐系列,也无法全程不间断伴随。虽然从地图上简单测量,对一些特殊海区绕一圈好像只有3500公里左右的总航程。这对内油航程接近9000公里的新H6当然完全没问题;对上面提到的内油航程4200公里的苏两拐系列好像也够了。不过实际情况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不论新H6还是护航的战斗机,都不是从海岸线上开始起飞或者着陆的。他们其实都是从内陆一定纵深机场起飞也是要飞回内陆一定纵深机场降落的。这样的一来一回,仅仅内陆段就必须增加至少1000公里的飞行距离。这样再加上纯粹是海上绕圈的部分,总航程至少4500公里了。甚至已经超过了4200公里的最大内油航程。另外这种海上绕圈并非单纯的为了;